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通用航空与公共运输航空是我国民用航空的两翼,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用航空主要指除军事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建筑业以及医疗、抢险、气象、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以及私人飞行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飞行主要在3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因此相关经营活动又被称为“低空经济”。随着近几年政府不断放宽低空领域飞行,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中人才是关键。航空服务业作为航空业的人力后盾,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是售票、客运、货运、安检、空乘。民航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到底需要多少人作为其服务体系的支持?以及航空服务人才该如何培养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这些问题都有待及时解决,才能适应行业的急速发展。为了充分了解民航业特别是通用航空未来十年对于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我们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了全面而又广泛的市场调研,以下是对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一、航空服务人才需求分析(一)民航业发展对航空服务专业的需求1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民航每年新增飞机就达到250架。如果1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研基金项目《国际民航组织标准课程体系TRAINAIR研究》(项目编号:按照1:150的人机比计算,每年大约需要37500名(5年需要187500人)各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就飞行员的需求来看,按1:10的人机比计算,每年将需要2500人(5年需要12300人)机务维护人员按1:33的人机比计算,每年将需要8250人(5年需41250人)。其他专业人才按1:107的人机比计算,每年将需要26750人(5年需133750人)。未来5年,民航业投资规模将在1.5万亿元以上,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将达到4500架以上,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通用航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低于民航需求量的50%,2015年低空空域开放后我国民航发展中对于航空专业人才数量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中国民航学院专家都业富表示:“按照我国民航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民航市场将达到目前美国民航市场的水平。目前全美航空公司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而我国的从业人员不足20万,有近50万人的缺口。这个数字也许会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员工配置而有所调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航空人才都将处于短缺状态。”另据统计,航空公司每年增加客机30余架,一般一架150座左右的客机,从空乘人员到地面配套管理、服务人才至少需要150人,300座以上的超大型飞机需要的员工更多,“空姐”就需72名,加上飞行员、空勤、地面服务、A2000631)的研究成果航空机务各类配套岗位120余人,整架飞机需200余人的班子。以此推断,未来几年整个航空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二)通用航空领域对航空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来,拉开了充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通用航空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对经济GDP贡献率已经达到1%,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未来,通用航空产业将引领继公共交通之后人类交通运输的“第四次革命”。专家推算,未来我国将拥有通用飞机约5万架左右,再加飞行培训维护保养费用,市场容量超过3万亿元。因此,国家有意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用航空是资本、技术密集,并且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其产业链很长,直接涉及建筑业,培训、运营、维修、商务等第二、三产业,符合我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方向,就业带动效应非常明显。民航业内专家建议,发展通用航空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服务保障体系。通用航空发展将带动机场建设、机务维修、民航服务业以及民航教育培训等相关部门的发展,不仅使民航市场得到扩大,而且会使民航的整体实力大大加强。鉴于以上客观事实,培养高素质的空中乘务、地面服务、民航客运、民航运输业人才是民航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航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民航运输企业深化体制改革,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申报设置“航空服务”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二、目前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分析尽管民航业飞速发展,航空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民航业发展的瓶颈。《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欢迎各种力量参与到与民航相关的教育事业,鼓励各类普通高校开设民航专业,支持建设与民航实习实训有关的培训基地。因此,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空中乘务、地面服务、民航客运、民航货运等现代服务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航空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高职院校,能否满足发展迅速且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需求,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目前航空服务业人才需求状况呈如下特点:(一)航空服务专业就业优势突出2011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年产值超过1500亿美元,直接提供126.5万个就业岗位。按照我国通用航空产业2020年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产值以及与美国同样的产值就业比例计算,通用航空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将达到20万个以上。考虑到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发展初期配套设施需要人员更多的情况,未来数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应在30万个左右。按照国际上通用航空产业1:12的间接就业带动系数计算,其提供的全部就业岗位将在300万个以上。整个航空业自身将演变成一个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服、航空气象、地面服务、流程签派、航空营销以及票务销售等多元化的复式行业。从国际国内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因其专业性和用人高标准,其职业稳定性得到保证。而民航业的职位远远不止这些,紧缺的岗位多达数十种,对各类服务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都有需求。仅航空公司和机场就需要空中乘务、国际客运、国内客运、航空物流、飞机维修、安检、航空服务、生产调度、市场营销等各类岗位,仅技术商务类岗位就多达70几种。说起热门职位,在未来几年内,民航业对民航运输、空中乘务、飞机机电、航空服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扩大,安检、机务人才也非常火爆。其中,空中乘务、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安检以及维修人员四类职位最为吃紧。民航业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属于极有潜力的行业。国内航空公司青睐录用高职毕业生,他们更加适应现代服务业的素质要求。高职毕业生在英语能力、服务意识、问题处理成熟度上比中职学历的毕业生更占有优势,进入岗位后虽然起点相同,但是以后晋升的机会较多,发展速度也较快。(二)高质量、专业化的航空服务人才紧缺加强航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根本上是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依托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的通用航空技术人才培养,鼓励社会力量开展飞行、机务、乘务、运营服务等职业培训。如何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民航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是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民航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指标主要排序为:外型条件符合行业要求、良好的职业素养、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好、扎实的职业技能等,需要更多具备高素质,全技能的复合型航空界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沟通交际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的公文写作知识,航空客运、货运空中服务等主要一线服务部门的业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等相关知识等。高质量的航空服务人才将受到企业的欢迎。建立规范的、高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是航空服务专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发展趋势。(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重任的民航高等教育,应当充分分析航空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这对于优化航空服务业学科教育总体布局,建立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推动航空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创新课程设置,增加实训机会。高职教育培养适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突出实践能力,大部分学校都十分重视建设实训基地,将“学与做”紧密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校企合作。学校以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实践能力强充满活力的航空服务教学团队,特别是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应即是“讲师”又是“高级技师”,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开拓就业渠道,与各大型航空公司建立长期而稳定的教学、实训、实习的合作关系。第三,提高综合素质,满足用人标准。航空服务人才市场出现“数量的过剩与高质量人才短缺”的不均衡状态,民航服务真正需要的人才难于寻觅,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提高民航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技能要求,仅以“够用”两个字来表示就显得不足,难以适应航空服务业的新发展。因此,推进航空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使其更好的适应航空业对人才的需要标准,就变得迫在眉睫。三、申办航空服务专业可行性分析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及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我院现拟开设航空服务专业,有坚实的软硬件教学条件,有一支优秀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成功的办学经验,因而是完全可行的。创办航空服务专业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备,又能缓解社会对民用航空专业人才的急需。(一)学院办学条件学院创建于1974年,现占地面积412亩,拥有经管理类综合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图书馆、校园网、拥有多个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建有形体礼仪实训室、化妆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和普通话测试站等80多个实验实训室;学院还依托安徽军工集团和部分地方企业,建立了1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精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250余人,其中副教授40人,中级职称90多人,双师型教师50余人,校舍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图书26.8万册,现有在校生6000多人。此外,2014年我院与北京通用航空公司合作,在现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下增设了航空服务方向,共招收了34名学生。学生培养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由企业专家和学校领导亲自面试,根据空乘人员的标准严格选拔人才;同时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专家和专业老师共同教学、联合培养。今年暑期,我院老师又参加了北京通航和东方领航组织的航空专业培训,师资力量得到很大提高。这些都为我院创办航空服务专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办学基础。(二)办学特色(1)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工学结合”办出学校的特色。学院根据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始终坚持至少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半年,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探讨共同制定学生到现场实践的实施管理办法,建立校企双方共赢的机制,使这一培养模式坚持稳定实施。许多企业已经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已在全国建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一半以上学生的企业实践是企业主动向学校提出计划安排的。随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展开,校企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企业已经介入到从设置专业直到毕业就业这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入到校企广泛合作、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企业中蕴藏着大量优秀的教育资源,我们利用它办出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良好效果,呈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安徽国防学院的特色和品牌。(2)企业实践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实现高质量就业。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安排学生的企业实践,是校企双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学校从学生有可能在实习企业就业的角度安排企业实践,企业从深入了解学生补充优秀人才的角度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则从严格要求自己争取留到实习企业的角度在企业刻苦努力,三个角度瞄准一个目标,实现了高
本文标题:航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4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