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保健/养生 > 社交礼仪 心理健康 课件 PPT
心理健康方法、技巧给不同性格者开处方自尊型性格特征:高傲自大,唯我独尊,个人英雄主义强,好为人师,名利观念重,性格急躁,易于发怒,专横跋扈,独断专行。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和胃溃疡、肝脾肿大等症,对健康危害极大。处方: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以放宽眼界,开阔胸怀,移情易性,加强修养,能帮助你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消沉型性格特征:心胸比较狭窄,性情孤僻,心情抑郁,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意志消沉。这种性格的人,易患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的疾病。处方:常听乐曲。音乐是喜形悦色、去忧消愁、开阔心胸的振奋剂,它能缓解紧张情绪。谨慎型性格特征:胆小、懦弱、多疑,对人对事谨慎有余而放胆不足,与人交往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弱。这种性格容易加速心理与生理的衰老。处方:多交往,在与各种人的接触中增加胆识,扩大视野,学会分清大事与小事的界限和处理方法。迟钝型性格特征:沉默寡言,反应较差,喜欢独居,不爱活动,不善交际,对环境应变能力差,对新事物缺乏敏感性,抗病能力差。这种性格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和痴呆症。处方:自语发泄。专家认为,自言自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心理行为方式。它可以发泄内心世界与感情上的压抑,倾吐心中的不满和愤恨,从而获得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平衡协调。大学生交往的不良心理表现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足太多,优势太少。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自傲(冷漠)心理总觉得自己优于别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不愿与人为伍。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自恋心理过分地自我关心,自我欣赏,抱怨别人不重视他或(她)。害羞心理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被动。封闭心理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地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恐惧心理感到紧张、担心和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孤僻心理行为怪癖、偏执,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猜疑心理爱用不信任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刻板心理喜欢把人按某种类型来划分,而不是根据这个人的本身。投射心理“以已之心,度人之腹”。自己善良(自私)就认为别人也善良(自私)。泛化心理把对方的某一优点或缺点无原则地加以泛化。所谓“一好(丑)遮百丑(好)”逆反心理对对方的言行不加分析地反抗和抵制,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使双方关系紧张。随意(作戏)心理过于放纵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情绪变幻莫测,使人难以适应。交朋友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自私(贪财)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目的,不顾他人利益和需求。交友目的是“互相利用”,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且常常“过河拆桥”。虚假心理对人缺乏真诚,如逢人只说三分话、虚情假意等。支配心理以满足支配欲为目的,拉帮结派,惹是生非,一旦对方不听其支配,便拒绝交往或施以惩罚。嫉妒心理对他人的长处和优势、荣誉和成绩十分不满,抱有憎恨情绪,冷嘲热讽。敌视心理仇视他人,厌恶他人,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敏感心理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往往容易痛苦和焦虑。⊙自卑心理–“我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还是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免得又多一个人讨厌我。”–“从来就没有人愿意与我交朋友。”–“我的样子令人看到就讨厌,我最好还是坐得离别人远一点。”–“我能说出什么好的建议呢?还是不说话为妙。”自卑自我否定•表现为较自卑,由于在学习、社交、经济、家庭、相貌等方面不如别人,有强烈的失落感。遇事从坏处着想,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过于自负,对同学和老师的话过于敏感。自卑与自我接纳(案例)•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克服自卑的心理,可是不行,自己无形的对比就让我开始自卑起来,接着心情就不好,也没精神,影响工作也影响周围的朋友。•我很烦恼。看到别人很有成就我除了羡慕就是无限的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建树都没;别人长相漂亮,就害怕照镜子,讨厌自己为什么长这个样子,爸爸妈妈弟弟都不丑,就我不好看,又很胖;看到别人的伴侣很好看,看起来条件不错,就难过,觉得是我的水准太低所以没人看上我......•其实很多道理我都懂,我知道该自信点,自信很重要,能影响整个人生,自信不是来自不正确的比较,而是发自内心的,可是我一点底气都没有。•我买了很多书,都说要怎么建立自信,怎么处人做事才能博得大家的好感,怎么才可以让自己整个人充满自信,对生活有信心,有憧憬……我努力过了,很辛苦,最近实在熬不过去了,心里很不舒服,对什么兴趣都不很大,这样的心情我很讨厌,只有工作很忙碌时我才能忘记这些种种,很多时候我会发呆,神游。•我该怎么让自己走出这样的心情?我很苦恼,我想学心理学,我时常觉得自己心理有疾病,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一个否定自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很多人都问和你同样的问题,该怎样让自己变得自信.这些提问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奇怪和荒谬的逻辑,好象这些人都想变成另外一个人,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是不好的,自己的生命是失败的、痛苦的、不值一钱的.这种求助动机直接决定了所有的求助行为都是无效的.•因为你不接纳自己,你否定了整个的自己,就无法为自己负责,注定所有好的、积极的种子都无法在这样的土壤里生存和开花.这些人只是不切实际想要有一种外界魔力改变自己,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想象中的自己.•你可以不断向外界寻求帮助,从别人那里获得一点支持和温暖,可是这星星之火很快就会熄灭,因为你内在没有火源和生火的炉子.一个否定自我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他要么自暴自弃,要么象溺水的人,盲目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靠依附和剥削别人来生存.地质构造怎样,决定了你人格的大厦能建多高•不管自己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子,不管现在生活有多么不如意,首先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你想把自己的楼房建设好,要考虑地基问题,地基有多深,地质构造怎样,决定了你人格的大厦能建多高。别人的大厦和设计蓝图你是没有办法照搬的,因为你没法选择出生的环境,没法选择你的父母和你的样貌,没法选择你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羡慕、嫉妒别人没有用,自怜自艾没有用,抱怨上天不公没有用,•因为上天给你的东西你没有利用好,老是盯着别人手里的饼看,却不知道别人做饼过程的艰辛,老是抱怨别人的饼多好吃,却不肯动手做自己的饼.•久而久之,你更加厌恶自己,把自己的灶台也拆掉了,自暴自弃,乞讨,到处问别人如何才有饼吃,你如何才会有饼吃呢?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意味着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暂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接纳自己意味着看到自己的不完善,但是不急不慌乱,对自己有信心,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在现实中做出努力.•接纳自己意味着重视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意识着尊重自己,也能尊重别人,客观的看待别人和自己的差异,理解自己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说自己不好,依然不放弃自己.•接纳自己意味着自己犯了错误时知道只是某件事或者某件行为是错的,而不代表你的整个人是不好的,允许自己犯错误,错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自己在错误中学习.•接纳自己意味着接纳生命中所有真实的现象,意味着不主观、不偏执,不卑不亢.•接纳自己就能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你的心中才会有爱,有力量,你把爱传递给别人,别人就会回馈给你双倍的爱,这样生命才是一个和谐.⊙自我中心•“他们太讨厌了,没有人认真听我说话。”•“我说的这些真正是有哲理的,你们就听着好了。”•“你们不要再去说那些无聊的话题了,听我讲讲这个问题的最新的动态吧。”•“闭嘴,当我说话的时候。”表现:很少关心他人固执己见保持很高的自尊心盛气凌人•由于一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宠儿,走进大学后依然被关注,造成心理上的优越感,肯定自己,否定他人。在交往方式、态度上的尺度把握不好,往往易伤害他人。自我欣赏•表现为不宜与他人相处,但自我感觉良好,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因为较关注自己,对他人的感受不在意,不尊重别人,自我定位偏高,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孤僻心理“我才不与哪些地位比我低的人说话。”“我讨厌别人来打扰我,我宁愿一个待在一个清净的地方。”“要是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孤僻的三种类型•怪癖型–有常人不能接受的习惯,如洁癖;•清高型–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高,同时对别人评价很低,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性格型–“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正常心态)占56%–“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回避型,25%)–“我很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焦虑—矛盾型,19%)自我封闭•表现为不愿与他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不合群。由于不善和不主动与他人交往,感到孤立,自我心理压力大,生活态度不乐观•⊙多疑心理–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你们这么热情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现在的坏人多得很,我还是小心为妙。”–“这些人一看就像坏人。”消除猜疑方法:自我控制法收集证据法直接面谈法妒忌心理•对与自己有联系的、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某人取得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忌妒的特点: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隐秘。如何克服妒嫉心理•克服认识上的偏差–别人的成功并等于自己的失败;•多关注成功者的努力过程,而不是结果–过程中的艰辛、成功后的付出是否是自己能够担当的?•妒嫉心理出现后要进行调适–把不服气的心理引导到积极的方面,或超过对方,或转到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被妒嫉对象的行为•面对自己的成绩,要学会泰然处之;•面对自己的手下败将,要学会尊重和恰当地帮助。我做错什么了,他们这样对我?逆反心理的三种典型表现•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暴力攻击缘于心理受挫生活中的攻击事件比比皆是,如,指责、谩骂、嘲笑、诽谤、消极怠工、运动场上争斗、行凶抢劫以及战争等等,都体现出攻击性。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死本能),人从攻击能量的释放中获得快感。由于“超我”(道德、法律、良心)的约束及“自我”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攻击本能在社会许可的范围内释放或者通过转换的方式释放,或者将其转换到工作、学校、娱乐中。如果释放渠道受阻,攻击本能就会蓄积。当蓄积到一定限度后,当事人就可能置“超我”于不顾,冲破“自我”防线。极端的表现为疯狂杀人(向外释放)或自杀(向内释放)。但个体常常迁移攻击目标,如工作受挫发泄到配偶身上,对老板不满暗中作梗等。给人体反复受挫,终会出现直接攻击行为。性格偏激,自尊心强而又极自卑,被动攻击性强。当他们受辱、受挫、遭贬、被拒绝、被排斥后,心生仇恨。他们实施报复具有冲动性(有的计划周密),难预防。这类人多数幼年受虐、受忽视,缺乏母爱,敌意强,理解情境主观臆断,两级思维,过度防御,不知如何化解矛盾,受辱不知合理回击,攻击能量容易蓄积。具有超强攻击性的几类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此类人无视社会常规、准则,经常撒谎骗人,容易责怪他人,行为冲动,易激惹,喜争强好胜,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报复行为。偏执性人格障碍者–此类人多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多疑,容易将别人中性或友好的言行误解为敌意或轻视。好斗、过分自负,总感到受压制、被迫害,反复上告、上访。犯罪嫌疑人杨佳(上海闸北暴力袭警案)可能属于此类人格
本文标题:社交礼仪 心理健康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4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