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有《漱玉词》。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品高的文化修养。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究竟哪一个是李清照的真性情呢?让我们一步步走近这位传奇的女词人,一一破解这些问题。李清照的词婉约、清新、忧愤、深沉。李清照的词,倾诉真挚情,善用白描法,熔炼家常语。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被誉为“一代词宗”的李清照,她的词可分为南渡前和南渡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李清照生活优裕,其词多写闺情、相思,不乏风韵优美之作;南渡后,颠沛流离,连遭不幸,丈夫病逝,被诬为通敌,后又因改嫁事遭横议,其词题材拓广,风格变为低回婉转,凄苦深沉。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犹如雪里春信的梅花,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绽放在宋代的词坛上,成为婉约派之宗主。其词委婉含蓄,跌宕曲折,感情芬馨,意态神骏,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有极高的研究鉴赏价值。C词创作者,正是用独特的视角,从自身关注的立场,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以及思想观点,李清照作为一个词人,也不例外。她用她自己的表达方式抒发她对生活对国家的感情。女性,她细腻,敏感的笔触,描绘的是生机昂然,真实的生活图景。面对如此坦率的词人和词作而企图框上爱国与否,反封建与否的框子,不是很可笑么?李清照是集“愁”之大成者,纵览从古至今文坛上著名词作大家的作品,李词言“愁”最多,而又最具力度和魅力,以致于许多由著名男词人所作的描写愁苦的词,都不敢同李词媲美。以写“愁”见长的李词,魅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相思之愁李清照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之后,感情十分美满和谐,他们不同于封建时代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妻,他们有着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爱好,不仅在诗词上常相唱和,还能同在一起研究金石书画,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少见的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夫妻。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金石录后序》中明显看出,而且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那个“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替,徒要教郎比并看”的少妇形象中也可看到。然而婚后不久,这位情投意合的丈夫就“负岌远游”,令李清照承受了刻骨的相思,词人在不少词作中抒发了这种离愁别恨。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而安定,词作多描写闺情,流露出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展现出女词人多愁善感的个性和真挚细腻的情感。所以,词中的“愁”主要是描写相思离别的闺中闲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首词全篇由一个“愁”字统领,抒发了孤寂生活中的相思之情。上片写独处的愁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二句分别用薄雾弥漫的地面,浓云笼罩的天空,轻烟飘散的香炉三个意象,写出了天愁,地愁和物愁,从而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使意境全出。再加上“愁”又从“永昼”漫延到“半夜”,更为人愁埋下了伏笔。下片借用“东篱把酒”这一历史典故,点明了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国破家亡的忧患之愁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相继被俘,北宋也随之灭亡了。宋高宗赵构仓皇南逃,在建康建都,始称南宋。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也被迫离开故乡,辗转南渡到了建康,二年后,赵明诚在奉诏赴湖州太守任途中,因病身亡。李清照倍受打击,之后便流落到杭州,越州,金华等地。后来,又改嫁于张汝舟,张汝舟是一个假面书生,他贪图的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金石。达不到目的,便对李清照进行凌辱,“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请求诉讼离婚,历经磨难终于成功,但是却因此而入狱。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和各种不幸的遭遇,给李清照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她彻底崩溃了,从而写出了更深婉,布满愁情的动人词篇!总体来看,李清照后期的词多写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情境,词风由前期的轻盈清婉转向了沉痛哀伤,词中的愁也由前期的闲愁升华到更高的一个层面,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内容,儿女情长的闲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丧失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的失望破灭等交织而成的愁,这种愁是复杂的,是沉痛凄厉,深刻感人的!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2.“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3.“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此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这些词都蕴涵着词人对国家破灭的莫大悲哀,满腹的愁情荡漾在心中,而这样的国愁并非是词人一人所有的,对山河破碎沦陷的叹息,对国破人亡的怨恨情思,对离乡背井的不满是当时所有人的共同感受,所以这些词在当时又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这蕴含国愁却出自于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词,却显得独特而新颖。——韶光易逝的感伤之愁李清照的“愁”除了前期中的闺中闲愁,后期生离死别的惆怅之愁和国破家亡的民族忧患所带来的愁之外,萦绕在她心头的还有伤春惜春的生命悲凉感引发的愁。《如梦令》就是一首佳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通过摄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了惜花,惜春之情。词中隐含了两个意象,即问话的主人和答话的卷帘人。一个漫不经心,意闲语缓;一个情系海棠,心悲语急。词人采用参差变化的对话句式,真实地表现了两个人心境的差异。此词虽用语浅显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尤其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句,更是深刻传神地表现出词人因花落春去而怅惘忧伤的情怀。为人称道!《宋词》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唐宋词欣赏》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新选宋词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参考文献: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88!
本文标题:李清照和她的愁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5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