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现实主义思潮课件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主讲人:章婷婷概念含义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现实主义在中国产生的背景中国现实主义大致形态类别★(1)“思想启蒙”型现实主义★(2)“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3)“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4)“人生观照”型现实主义(5)“风俗文化”型现实主义★(6)“心理体验”型现实主义★(7)“政治阐释”型现实主义概念与含义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特征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原则,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①它偏重对现实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描写,强调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现实关系。②典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核心。③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现象,以及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遭遇。④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它具有广阔的审美可能性,不排除采用假定、夸张、荒诞、变形、意识流等多种手法。它重视社会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是它的艺术特征之一。⑤思想基础一般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谴责社会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平等地位,但一般未触及社会矛盾和现实关系的真正根源。背景现实主义在中国新文学中的发生:第一,中国的国情滋长现实主义的土壤。20世纪的中国积贫积弱,重在对社会,对现实积极参与的现实主义自然为人接受。第二,现实主义要求的历史使命意识,民族自省精神与中国新文学的目标及其自身发展完全对应。随着中国社会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新文学更显现出向现实主义倾斜的走势,由五四“人的文学”到20世纪30年代的“阶级文学”,再到抗战时期的“民族文学”,作家的历史使命意识与民族自省精神不断强化,文学创作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张扬。第三,现实主义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及中国作家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相契合。中国现代作家除了精通西学还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对于传统文学精神的承传,不自觉地内化在他们意识当中。第四,中国作家强烈的现实主义使命意识,也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渗透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全过程中,同时,苏联文学对中国新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使得现实主义在中国有着显赫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现实主义”,对国外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吸收,有近距离关照的偏差,包括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时间距离是指大量吸收的近期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成果,而体现19世纪“正宗现实主义”的理论则缺少介绍与研究。空间距离指,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接受源苏俄与日本,所以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20世纪新兴现实主义理论(卢卡契,布莱希特等)西方现实主义者的文学理论在中国却影响甚微。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主要来源于对西方文学思潮的接纳和认同,其“传入”的内容包括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两方面。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划分:按历史形态划分,中国现代文学在三个历史时期,有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30年代的现实主义;抗战爆发以后的现实主义。按形态角度划分大致有七种类型。如下:中国新文学七种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1)“思想启蒙”型现实主义思想启蒙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潮,于是,“思想启蒙”和现实主义结合便是历史的宿命。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思想启蒙”型现实主义的最初源头就是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的“合流”,尤其是法国、俄国及日本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直接影响。“思想启蒙”型现实主义在我国近代渐渐成型,五四时期真正形成并达到第一次高潮。以鲁迅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源泉是18世纪欧洲启蒙思潮和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中国新文学作家最初是从思想启蒙层面接受现实主义,后来又以现实主义理论与创作进行思想启蒙。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主要是法国和日本启蒙思潮影响的产物,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内在要求。启蒙思潮与现实主义思潮的契合点是对“理性精神”的共同追求。启蒙现实主义作家鲁迅鲁迅是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也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与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一样都是建立在“为人生”的基点上的。1933年,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曾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这既道出了五四时期鲁迅文学创作的基本目的,也道出了五四时期鲁迅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虽然早期他翻译过充满浪漫色彩的《斯巴达克思》,写过侧重浪漫主义诗人的《摩罗诗力说》,但他所注重的并不是浪漫者的神思和幻想,而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反抗现实战斗精神。1911年鲁迅写作带有转折特点的“现实主义试探之作”《怀旧》,“文学革命”开始后,陈独秀、胡适大力提倡写实主义,他在《新青年》同人的催促下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等小说以示声援。到1925年,在其创作的成熟和高峰期,发表了带有现实主义宣言性质的《论睁了眼看》,比较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鲁迅现实主义的独创之处(一)麻木的“看客”心理看客心理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狭义的是不觉悟的启蒙对象“看”启蒙者的牺牲;广义的是扩大了的一种“看客”心理,启蒙对象之间的相互“看”,冷漠,麻木,旁观,对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无关痛痒,甚至还以别人的不幸和痛苦作为奖赏和娱乐材料。短篇小说《示众》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看客”心理的一次最为集中的演绎。在杂文《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中写了第一种“看”,揭露这病态的社会相。在小说《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和《祝福》等写了第二种“看”。《孔乙己》中三次写到哄笑的场面,可怜可悲的孔乙己成为咸亨酒店的笑料,“我”、掌柜,客人都是“看客”。(二)卑怯的奴隶根性奴隶根性氛围三个层次:(1)他们从来不把自己当人看,从来没有争到“人”的价格,只是把坐稳了奴隶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祥林嫂就是争做奴隶的典型。(2)他们从来不把同胞当人看,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把怨恨转发到更弱小的奴隶身上。例如阿Q。(3)他们的反抗也只是“奴才式的破坏”。(三)作为麻醉剂的精神胜利法鲁迅现实主义的特点首先,鲁迅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既是一种艺术方法也是一种艺术目的,以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主题为中心,深刻的揭露现实及造成灵魂麻痹的根源,促进人们觉醒。其次,鲁迅的“灵魂的写实主义”是开放的,它以启蒙精神和现实主义精神为轴心,在主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糅合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技巧。再次,鲁迅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呈现出“复调”特征。(1)鲁迅的启蒙主义小说既有对被启蒙者灵魂的审视,同时也灌注着一个伟大的启蒙主义者对自我灵魂的挖掘与对启蒙本身的拷问。(2)鲁迅小说读者意识的复调性。小说中包括虚拟的启蒙对象和真正的启蒙对象,虚拟的启蒙对象是指小说中的“庸众”“昏睡的国民大多数”而真正的启蒙对象则是读者,是现实生活中的大众。(2)“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由于作家看待人生的立场、态度不同,对文学的价值取向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现实主义形态,在诸种现实主义形态中,创作量最大、影响最显著的是“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20世纪中国的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直接源头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其中接受俄罗斯、法国及东北欧被压迫民族的现实主义文学影响最大。它一方面突出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精神,以集中揭露并批判社会弊病为主要使命,从对单个“人”的关照扩展到真个社会面,包容了复杂的社会内涵,也增强了文学对于社会现实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批判注重客观写实,尤其重视创作中的科学理性审视,这对五四以来对写实技巧多为笼统地提倡以及过于情绪化的写作倾向的匡正。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作家,倾其全力于社会问题。“社会批判”型的一般形态(一)社会现实批判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文学研究会作家,如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王鲁彦等创作,作品多半反映民生疾苦,痛贬社会痼疾,现出鲜明的平民关怀精神。(二)社会政治制度批判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语境使民众的政治热情普遍高涨,人们对专制制度的失望,关注社会变革,社会政治制度批判创作就应运而生。其特点是紧扣社会重大事变,抨击反动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如叶圣陶于“四一二”事变后,短篇小说《夜》,林淡秋《散荒》,夏衍《上海屋檐下》等。(三)社会“全般”的史诗描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茅盾为代表的注重社会分析的一大批“史诗”型巨著的出现,标志着此类创作的成熟,其特征是作家们注重社会“当代史”的演示和批判,不再满足表现身边的“小悲欢”而是以史家的眼光描绘社会“全般现象”。典型的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作家茅盾茅盾对现实主义的接受起初主要集中在丹纳等的实证美学和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研磨上。在20世纪20年代初前期,茅盾对丹纳理论的介绍和应用最突出。但并不是全部吸收而是借鉴。在20世纪20年代初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茅盾在《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中考查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与俄国社会革命的密切联系。他也赞叹高尔基“第一个把无产阶级所受的痛苦真切地写出来,第一个把无产阶级所负的巨大使命明白地指出来给全世界人看!”这使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既有巴尔扎克一类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诸多特点,也吸收了高尔基开创的现实主义新质。茅盾借鉴国外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侧重点是在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性一面,这也形成了他的特色。20世纪20年代初,作为同是文学研究会成员,茅盾和周作人、郑振铎等一起提倡“为人生”的写实主义,但是茅盾提倡的与周、郑二人是有差异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理解的“人生”是基于“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其落脚点在个人,认为文学始终是个人的。茅盾强调的人生是社会,认为“文学家所欲表现得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要研究全民族,全社会。再则,茅盾强调的为人生侧重在批判人生,即揭示人生中丑恶的一面以匡正,这与其他二位的理论有差异,他们更倾向于“表现”尤其是“情感的表现”。在《致文学青年》一文中就“很反对那些没有深切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个人情感的产物”要求文学青年从深处分析社会,认清社会矛盾。《我们这文坛》中更明确的提出。从1927年~1949年,二十余年,茅盾写了八部长篇、五部中篇五十多个短篇。首先,体现文学当代性的宏大叙事开阔了“社会”视野,强化了现实主义文学关照社会、批判社会的功能。他笔下的批判对象—社会,是包罗万象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政客、资本家等各阶层人物。20年代创作的《蚀》《虹》集中写敏感多变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反映了“革命”的幼稚、狂热和脆弱。30年代的《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等,社会动荡、经济破产的社会现象。40年代的《腐蚀》透视社会的黑暗性,《霜叶红似二月花》大规模续写历史,意在完整表现五四与大革命全程,显示历史深度。其次,从经济角度切入剖析,分析社会结构,表现因经济问题引发的社会文化心理,达到了社会本质的现实主义理解。30年代的创作最典型。以《子夜》为例,吴荪甫作为30年代民族资本家的典型,一面是雄才大略,具有很高地位,一面是中国民族资本趔趄不前的发展脚步。再次,对社会的批判是通过时代生活画面的形象展示和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使科学理性始终是以形象的表达方式呈示。通过把人物嵌入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完整现实之中,充分揭示个人的
本文标题:中国现实主义思潮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9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