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突兀的大石头》课件
“突兀”是高耸的意思,“突兀的大石头”就是高高耸立的大石头。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乡就有这样一块巨石,他不仅是小朋友们捉迷藏的好地方,也激发了少年李四光无数的疑问,这样的大石头从哪里来?他不满足大人们的解答,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明白了巨石的来历。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少年时代的李四光的勤学好问和他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吧!李四光,原名仲揆,地质学家。1949年以前,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hōng)哄动哄堂大笑哄(hǒng)哄逗哄骗(hòng)起哄一哄而散(cáng)隐藏躲藏藏(zàng)西藏宝藏喜欢—喜爱突然—忽然兴趣—兴致遗迹—遗址发现—发觉欣慰—宽慰喜欢—讨厌明白—糊涂满足—贪婪事实—猜想欣慰—惭愧迷惑不解—恍然大悟1.通读全文,弄懂文中的一些地名和地质学术语。2.细读课文,思考:少年时代的李四光对奇怪的大石头提出了那些问题?后来李四光取得了怎样的成就?3.把李四光少年时的问题与后来取得的成就联系起来,体会勤于思考,执著追求的重要意义。第一部分(1-9段):“写家乡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困惑这李四光的整个少年时代,始终没有找到答案。第二部分(10-14段):写长大后,李四光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月光下,仲揆(李四光小时候的名字)和孩子们常在一块大坪地上捉迷藏。小仲揆最喜欢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边。开篇点题,并自然引出下文,同时也说明了这块大石头是孩子们经常见到的,为表现小仲揆能在平常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精神作衬托。他问小伙伴们:“哎,你们说,为什么这儿会有这么一块突兀的大石头呢?”“哈哈哈!”小伙伴们一阵哄笑,“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语言描写表现了小仲揆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可贵品质。面对这块大石头,李四光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谁都说不清楚。”小仲揆感到不满足了,“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李四光从小就与众不同,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小伙伴,陈二爹,父亲的回答显然满足不了李四光的好奇心。整个少年时代,直到后来离开故乡回龙山,小仲揆也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小仲揆的整个少年时代都被这个问题困惑着,从来没有忘记寻找问题的答案,说明他始终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从来没有放弃过,表现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有他后来的重大发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让他意识到大石头可能是“被冰川推移过来的一块大漂砾”,进一步说明了他从来没有忘记少年时代的疑惑,始终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1921年,在太行山麓的一次地质考察中,李四光第一次发现了第四纪冰川在中国存在的遗迹。这时,李四光开始意识到,故乡那块突兀的大石头,也许是被冰川推移过来的一块大漂砾。“再次回到故乡”进行考察,表现了李四光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懈的追求精神。1933年,李四光再次回到故乡,对这块突兀的大石头进行了一番地质考察。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这正是李四光童年的疑惑与他后来震惊全世界的研究成果关系所在,正是好奇心在发明创作中的意义所在。他专门写了一篇《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论文,这时李四光已步入中年。在论文中,李四光还特地提到了他在幼年时捉迷藏的那块大石头。这块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你知道了吗?找出答案。这个“使他迷惑不解的时间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问题,终于找到了科学的答案。对此,他表示欣慰。小时候产生的一个疑问,在经历四分之一世纪后终于找到了科学答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一是我们要学习李四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求知,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执著精神。二是让我们懂得了好奇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只要勤于思考,甚于提问勇于探索,才能创造出更有科学价值的成果来。本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从李四光弄明白大石头来历的事中,你体会到什么?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本文标题:《突兀的大石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2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