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件系统1.在文件管理系统中,用户以()方式直接使用外存。A.逻辑地址B.物理地址C.名字空间D.虚拟地址2.根据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可以分为()和()两类。()A.字符串文件/页面文件B.记录式文件/流式文件C.索引文件/串联文件D.顺序文件/索引文件3.文件信息的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的变换是由()决定的。A.逻辑结构B.页表C.物理结构D.分配算法4.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A.查找位示图B.查找文件目录C.查找作业表D.内存地址转换5.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主要是为()A.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内存空间D.解决不通用户之间文件名冲突6.磁盘上的文件是以()为单位读写的。A.块B.记录C.区段D.页面7.文件索引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关键字(记录号)和()。A.内存绝对地址B.纪录相对位置C.记录所在的磁盘地址D.纪录逻辑地址8.文件由()组成。A.数组B.块C.记录D.磁盘9.磁带上的文件一般只能()。A.顺序存取B.随机存取C.以字节为单位存取D.直接存取10.删除文件就意味着需删除文件在内存中的说明信息,说法是否真确?A.正确B.错误1.操作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检索系统D.数据存储系统2.文件系统是指()A.文件的集合B.文件的目录C.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D.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体3.从用户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虚拟存储B.保存系统文档C.保存用户和系统文档D.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4.文件的逻辑组织将文件分为记录式文件和()文件。A.索引文件B.流式文件C.字符文件D.读写文件5.文件系统中用()管理文件。A.作业控制块B.外页表C.目录D.软硬件结合的方法6.为了对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进行安全管理,任何一个用户在进入系统时都必须进行注册,这一级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A.系统级B.目录级C.用户级D.文件级7.为了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A.约定的方法B.多级目录C.路径D.索引8.一个文件的绝对路径名是从()开始,逐步沿着每一级子目录向下追溯,最后到指定文件的整个通路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的一个字符串。A.当前目录B.根目录C.多级目录D.二级目录9.对一个文件的访问,常由——共同限制()。A.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属性B.用户访问权限和用户优先级C.优先级和文件属性D.文件属性和口令10.磁盘上的文件以()。A.块B.记录C.柱面D.磁道1.磁带上的文件一般只能()。A.顺序存取B.随机存取C.以字节为单位存取D.直接存取2.使用文件前必须先()文件。A.命名B.建立C.打开D.备份3.文件使用完毕后应该()。A.释放B.关闭C.卸下D.备份4.位示图可用于()。A.文件目录的查找B.磁盘空间的管理C.主存空间的共享D.实现文件的保护和保密5.一般来说,文件名及属性可以收纳在()中以便查找。A.目录B.索引C.字典D.作业控制块6.最常用的流式文件是字符流文件,它可看成是()的集合。A.字符序列B.数据C.记录D.页面7.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不同物理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具有直接读写文件任意—个记录的能力。A.顺序结构B.链接结构C.索引结构D.Hash结构8.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A.顺序结构B.链接结构C.索引结构D.Hash结构9.如果文件采用直接存取方式且文件大小不固定,则宜选择()文件结构。A.直接B.顺序C.随机D.索引10.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这样可以()。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主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冲突问题外部设备管理1.通道是一种()A.保存I/O信息的部件B.传输信息的电子线路C.通用处理器D.专用处理器2.CPU对通道的请求形式是()。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转移指令3.通道对CPU的请求形式是()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跳转指令4.环形缓冲区是一种()A.单缓冲区B.双缓冲区C.多缓冲区D.缓冲池5.系统利用SPOOLING技术实现()A.对换手段B.虚拟设备C.系统调用D.虚拟存储6.在配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用户程序通过()向操作系统提出使用外部设备的要求。A.作业申请B.原语C.系统调用D.I/O指令7..CPU与通道可以并行执行,并通过()实现彼此间的通讯和同步。A.I/O指令B.I/O中断C.I/O指令和I/O中断D.操作员8.()是直接存储设备。A.磁盘B.磁带C.打印机D.键盘显示终端9.下列叙述,正确的一条是()。A.在设备I/O中引入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内存B.指令中的地址结构和外存容量是决定虚存作业地址空间的两个因素C.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被唤醒后,可直接进入运行状态D.在请求页式管理中,FIFO置换算法的内存利用率是较高的10.系统中,象键盘、终端、打印机等以字符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为()A.字符设备B.块设备C.虚拟设备D.独享设备绪论1.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一种()。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工具软件D.字表处理软件2.UNIX属于一种()操作系统。A.分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实时系统D.分布式系统3.操作系统是一组()程序。A.文件管理B.中断处理C.资源管理D.设备管理4.下里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A.CP/MB.MS-DOSC.UNIXD.WINDOWSNT5.用户要在程序以及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A.进程调度B.作业调度C.键盘命令D.系统调用6.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CPU的利用率不高B.失去了交互性C.不具备并行性D.以上都不是7.DOS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作业管理程序D.打印管理程序8.在Pascal程序中调用的sin(x)是()。A.系统调用B.标准子程序C.操作系统命令D.进程9.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A.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标准代码B.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C.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D.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10.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时,(),响应时间越长。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用户数越少1.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A.主存储器B.控制器C.运算器D.处理机2.操作系统是对()进行管理的软件。A.软件B.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4.操作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处理机管理()管理、设备管理及信息管理。A.进程B.存储器C.硬件D.软件5.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利用率B.利用率C.稳定性D.兼容性6.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备的一种系统软件。A.CPU的利用率不高B.失去了交互性C.不具备并行性D.以上都不是7.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及多任务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及分时操作系统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及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8.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C.实时处理D.共行执行9.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硬件支持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A.RISC技术B.通道和中断机构C.集成电路D.高速内存10.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1.()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A.网络B.分布式C.分时D.实时2.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则响应时间越长。A.用户数越少B.用户数越多C.内存越少D.内存越多3.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策略为用户服务。A.可靠性和灵活性B.时间片轮转C.时间片加权分配D.短作业优先4.()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A.单用户B.分布式C.批处理D.监督5.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A.实时B.分时C.分布式D.单用户6.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航空订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A.1B.2C.3D.47.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A.可靠性和灵活性B.实时性和可靠性C.灵活性和可靠性D.优良性和分配性8.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程序B.内存C.CPUD.中断9.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不需要硬件的支持。A.进程调度B.时钟管理C.地址映射D.中断系统10.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1.在一个以批处理为主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吞吐率,总是要力争缩短用户作业的()A.周转时间B.运行时间C.提交时间D.完成时间2.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3.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A.作业运行程序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4.一个作业处于运行状态,则所属该作业的进程可能处于()状态。A.运行B.就绪C.等待D.(A)或(B)或(C)5.作业调度算法中“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使得()。A.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较短B.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最短C.系统效率最高D.长作业的等待时间最短6.一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则该进程所属的作业存在于()中。A.内存B.外存C.高速缓存D.寄存器7.作业调度从处于()状态的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A.运行B.提交C.后备D.完成8.从作业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叫做()。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运行时间D.等待时间9.()是指作业从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时的时间间隔。A.触发时间B.等待时间C.响应时间D.运行时间10.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为单位把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以便执行。A.进程B.作业C.程序段D.程序1.在进程管理中,当()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2.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A.就绪状态B.执行状态C.阻塞状态D.撤消状态3.P\V操作是()。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D.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4.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状态。A.指令B.原语C.信号量D.信箱通信5.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A.同时执行B.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C.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D.共享系统资源6.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一1,则表示有()等待进程。A.0个B.1个C.2个D.3个7.下列的进程状态变化中,()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A.运行-就绪B.运行-等待C.等待-运行D.等待-就绪8.一个运行的进程用完了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后,它的状态变为()。A.就绪B.等待C.运行D.由用户自己确定9.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A.-1B.0C.
本文标题:操作系统复习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9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