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62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AQ化工企业标准AQ/S1001-2012XXX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审核:审批:2012-02-发布2012-02-实施×××公司水汽分厂发布2编审人员签字目录姓名职务职称签字编制安全工程师审核分厂厂长分厂副厂长批准安环部部长3目录1、事故特征………………………………………………………………41.1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41.2各工序存在的事故和造成的伤害…………………………………41.3可能出现的事故征兆………………………………………………72、现场应急组织与职责………………………………………………73应急处置………………………………………………………………9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9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93.2.1氨气中毒………………………………………………………93.2.2火灾和爆炸……………………………………………………103.2.3触电……………………………………………………………123.2.4灼烫……………………………………………………………133.2.5淹溺……………………………………………………………153.2.6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163.2.7盐酸、泄漏…………….………………………………………173.2.8NaOH泄露…………………………………………………………173.2.9硫酸泄露………………………………………………………183.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内容,应急救援协作单位联系方式……194注意事项………………………………………………………………204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水汽分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盐酸、硫酸、液氨、液碱等危险化学品,,这些物质一旦发生泄漏,都可以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可概括为中毒、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灼烫、机械伤害等。1.2各工序存在的事故和造成的伤害类型A脱盐水工序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灼伤本工序使用氢氧化钠、盐酸皆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设备、管道、阀门泄漏时意外接触,操作不慎可能发生碱液、盐酸喷溅,有造成作业人员眼睛、皮肤化学灼烫的危险。2)中毒工序引发中毒危害的主要因素是液氨泄漏及盐酸,最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是储罐及连接管道阀门、法兰。3)火灾爆炸液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液氨泄露,氨气与空气混合,遇高热、明火、静电等火源引发火灾爆炸。4)溺水本工序涉及中和水池、中间水池、原水池等水池,人孔加盖不严或操作不慎可发生溺水事故。5)机械伤害水泵、风机转动部分,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有使作业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6)高处坠落5高空作业时,没有佩戴安全带、绳等安全器具,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或不慎,在水箱、水池部位巡检时,存在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B锅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灼烫锅炉蒸汽、给水管道及阀门保温不良、锅炉人孔、检查孔关闭不严、人员操作不慎可能发生被烫伤以及烫伤的危险。2)高处坠落高空作业时,没有佩戴安全带、绳等安全器具,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或不慎,在锅炉本体部位巡检时,存在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3)触电电除尘运行电压约为7.2kV,其它设备电压380v,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完好的、并经耐电压击穿试验的绝缘保护用品(绝缘鞋、手套)作业时,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4)火灾锅炉在点炉初期投用油枪时,如发生泄露易引起火灾.5)机械伤害水泵、风机转动部分,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有使作业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C循环水工序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灼伤本工序使用硫酸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设备、管道、阀门泄漏时意外接触,操作不慎可能发生硫酸喷溅,有造成作业人员眼睛、皮肤化学灼烫的危险2)溺水本工序涉及凉水塔水池、吸水井等水池,操作不慎可发生溺水事故。3)机械伤害水泵、风机转动部分,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有使作业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4)高处坠落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或不慎,在凉水塔、水池部位巡检、检修时,存在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5)灼烫6汽轮机本体及蒸汽管道、阀门保温不良、人员操作不慎可能发生被烫伤以及烫伤的危险。6)触电设备电压380v,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完好的、并经耐电压击穿试验的绝缘保护用品(绝缘鞋、手套)作业时,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D给水预处理工序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溺水本工序涉及凉水塔水池、吸水井等水池,操作不慎可发生溺水事故。2)机械伤害水泵、风机转动部分,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有使作业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3)触电设备电压380v,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完好的、并经耐电压击穿试验的绝缘保护用品(绝缘鞋、手套)作业时,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E输煤工序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机械伤害胶带机、电机转动部分,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有使作业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2)触电设备电压380v,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完好的、并经耐电压击穿试验的绝缘保护用品(绝缘鞋、手套)作业时,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3)高处坠落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或不慎,在起重机、大倾角作业、巡检、检修时,存在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4)火灾与爆炸粉碎机操作过程中,如煤粉尘浓度过高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煤粉尘空气混合达到粉尘爆炸极限,遇高热、明火、静电等火源引发火灾爆炸。F污水处理工序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灼伤本工序使用酸碱,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设备、管道、阀门泄漏时意外接触,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喷溅,有造成作业人员眼睛、皮肤化学灼烫的危险72)溺水本工序涉及多个水池,操作不慎可发生溺水事故。3)机械伤害水泵、风机转动部分,防护罩不健全或损坏,有使作业人员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4)高处坠落作业时精力不集中或不慎,在凉水塔、水池部位巡检、检修时,存在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5)触电配电室存在10kv电压,设备电压380v,操作人员没有佩戴完好的、并经耐电压击穿试验的绝缘保护用品(绝缘鞋、手套)作业时,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1.3可能出现的事故征兆上述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绝大多数属突发事故,当有以下操作或征兆时,须引起注意:A危险化学品储罐、管道附近有氨气、盐酸气味,说明存在泄露,有引起爆炸和中毒、及人员灼伤的可能;B异常天气的发生,特别雨天、雪天、雾天导致事故的因素增多,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增大;C设备维修期间,作业环境复杂,高处坠落等事故增多;D开停车期间,可变因素较多,事故可能性增大;E其他工序停车、故障时,容易产生次生事故;F安全设施不备用时,引发事故。2、现场应急组织与职责2.1发生事故后,事故最早发现者迅速报告值班长(对讲电话频道1)或分厂厂长×××(13589633…)、副厂长×××(1396321…)或在第一时间向调度室(对讲电话频道1、公司应急电话…….)报告后,迅速展开自救和应急处置,以事故不扩大或不产生此生灾害为准则。人员组成以岗位人员为主,紧急情况时有生产调度室协调构成。2.2事故所在岗位班组长在值长、分厂厂长到达现场以前的现场处置和人员组织。82.2.1值班长主要职责有:a迅速向生产调度室和分厂厂长汇报;b确定现场处置方案,执行或向上一级汇报;c确定是否组织人员疏散和组织本岗位人员的疏散;d处置或带领本岗位人员进行事故处置;e疏散时班长最后撤离现场。2.2.2主操作应急职责:a值班长不在时履行值班长职责;b协助值班长做好应急救援处置、汇报、协调工作;c做好生产装置的应急处置,例紧急停车等。2.2.3分厂厂长应急职责a负责分厂岗位人员的应急培训、组织和管理;b应在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c负责分厂级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组织协调;d负责应急救援处置、汇报、协调、处置方案制定等工作;c服从调度室的协调和安排。2.2.4生产调度室:a调度室值班人员为应急现场指令发布部门;b负责应急情况下的现场处置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启动、向公司领导汇报等事项;c做好其他岗位人员的疏散工作,应急扩大时,协调好公司外人员的疏散工作。d负责抢险人员的协调和安排,夜间值班时负责总协调。e参与应急信息发布。2.2.5其他人员、部门职责参照《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执行。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最早发现者迅速报告值班长或在第一时间报告值班长(对讲电话频道1)或分厂厂9或分厂厂长×××(13589633…)、副厂长×××(1396321…)或在第一时间向调度室(对讲电话频道1、公司应急电话…….)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如关闭总阀、切断总电源等。在不同情况下,报警和应急处理先后顺序可适当调整,以事故不扩大或不产生此生灾害为准则。报警内容: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位置2)事故性质(火灾、泄漏、爆炸)3)事故规模和人员伤亡情况4)自救情况分厂厂长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及人员,查明泄漏部位或者发现可能导致更大风险的因素,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响应级别,下达应急处理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到位。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氨气中毒A公司设计到氨气的岗位由脱盐水站岗位,其它岗位人员因氨气蔓延可能发生伤害。发生氨气泄漏时,岗位人员按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部分或本处置方案进行处理。B及时向值班长、分厂厂长、生产调度报告,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C液氨储罐泄漏应急处理(1)、液氨储罐的处理: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阀门处的填料阀门泄漏。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门关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漏完毕。(2)、连接管路泄漏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漏,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漏的处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喷水。D急救措施(1)、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10(2)、呼叫120或者其他急救医疗服务中心。皮肤或眼睛不慎于接触到该物质要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至少20分钟3.2.2氨气中毒现场处置的注意事项A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等措施,以防救援人员中毒。B氨气抢险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必须穿防化服,呼吸类防护器具必须进行定期校验,严禁穿戴不合格防护用品。C引导下风向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现场的所有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迅速逃离现场。D进入抢救现场不少于两人,做到互相支援。E参与抢险的人员必须经过训练,经测试合格,未参与训练的不得参加应急抢险F应急救援结束后,应对救援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G对氨气波及到的范围内所有人员进行疏散,不能遗漏。3.2.2火灾和爆炸3.2.2.1火灾和爆炸处置程序1)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分厂厂长、调度室(值长)、安环部报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1)接到报警后,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其它岗位)快速集结,投入灭火行动。2)接警人员接报后,立即根据情况作出操作指令,决定运行方式,一切控制以控制灾害、不扩大灾害为准。3)调度室人员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及向有关部门报告,派人到门口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事故发现者可越级报警。4)各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3.2.2.2锅炉燃油系统管道着火事故的应急处理1)速切断泄漏源,如不能有效切断,采用湿棉被覆盖,或用惰性介质吹灭,也可采用灭火器灭火,灭火时注意喷出介质的量能够将火焰与空气隔绝。燃油系统管道着火时注意用11消防水对燃烧周围降温处理。。3.2.2.3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
本文标题:62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1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