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语言地理学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第八章语言地理学一、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二、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三、语言的传播与影响四、语言景观语言的定义语言: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第1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一、语言的产生二、语言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功能三、语言的发展一、语言的产生无直接痕迹,靠间接证据“北京人”70—20万年“FOXP2”基因?劳动是语言产生的惟一源泉。语音和语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源论、多源论,未成定论。二、语言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功能(一)语言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1、社会性——约定俗成,由社会决定book,lay,fee2、交际性——价值所在,不可取代手语、烽火、鼓声、数学公式、红绿灯3、工具性——信息载体、思维工具“声音”最方便、灵活、成本最低(二)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一种媒介;3.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罗塞塔碑石碑上使用了两种语言(埃及文和希腊文),三种文字(象形文字,通俗体文字和希腊文)文字、印刷术、电报、电话、电视机、电脑三、语言的发展(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二)汉语的发展(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1.英语的形成和统一起源于公元5世纪(凯尔特语)公元前55年,罗马人入侵(拉丁语)盎格鲁——萨克逊语(形成英语的基础)公元700年三部族混合形成英语8世纪末,丹麦人入侵(那维亚语)公元1066年法国侵入英国(三种语言:法语是官方语言;拉丁语是宗教语言;英语是世俗语言)1382年英语成为全民语言(保留大量法语、拉丁语词汇)“文艺复兴”时期吸收许多欧洲语中的词汇18世纪后,工业革命,吸收大量外地词汇现代英语“日不落帝国”——世界语言2.英语的扩散和发展英国本国方言与伦敦标准语通过移民和政治作用,英语成世界语言,产生英语的国外方言(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美国英语的形成与美国英语方言(新英格兰、大西洋沿岸中部南方)(二)汉语的发展根据语言特点汉语可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北方、西北、西南、江淮)、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起源(1)北方方言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的共同语言(秦“书同文”政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2)北方方言分布(长江以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面积占汉语地区的四分之三,人口占70%以上)(3)北方方言地域差异——分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个方言区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1)南方的各方言中历史最早的一种(2)由于中原移民影响与中原语言接近(3)主要分布长江三角洲及浙江大部分,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稍晚于吴语,源于古楚语(2)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的东北部,分新湘语(长沙语)和老湘语4、粤方言的形成语发展(1)粤方言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古百越人聚居的地区),广州话为代表(2)北方移民(中原汉语)对粤方言的影响(3)粤方言的影响(华侨、香港)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晚于吴、湘和粤语(2)分布于福建省、广东潮汕地区和台湾省的绝大部分地区(3)由于北方移民路线(海、陆)和历史跨度和福建省的条件差异,形成汉语中较独特的方言,且内部差异较大难于互通,有较多的土语群。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1)缺乏突出的特征(2)分布在江西的北部与中部,分布界限不明确。7、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北方移民(后期——居边缘山地或聚居)(2)集中分布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第2节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一、世界语言谱系二、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一、世界语言谱系1、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一)印欧语系(二)汉-藏语系(三)闪-含语系(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五)非洲语言(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七)其他语言语言区: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等语线:根据词汇应用和发音差异而划出的地域分界线。世界上讲得最多的14种语言语言语系书写体系汉语汉藏语系汉字英语印欧语系拉丁字母表俄语印欧语系斯拉夫字母表西班牙语印欧语系拉丁字母表印度语印欧语系梵文字母表马来西亚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拉丁字母表阿拉伯语闪含语系阿拉伯字母表孟加拉语印欧语系孟加拉语字母表日语不确定汉语日语字母表葡萄牙语印欧语系拉丁字母表法语印欧语系拉丁字母表意大利语印欧语系拉丁字母表韩语阿尔泰语系韩语字母表泰卢固语德拉威语系泰卢固字母表第3节语言的传播与影响三、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一、语言传播特性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一、语言传播特性1、分类(1)谱系扩散和波形扩散(2)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2、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外延性、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3.经济条件的影响1.行政区划的影响2.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自然因素的影响(二)社会人文因素影响三、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第四节语言景观二、地名景观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一)文字的本质特征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这就是文字的本质特征。(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1.汉字2.阿拉伯文字3.希腊文字4.拉丁(罗马)文字二、地名景观(一)地名景观的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二)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地名景观1.我国的地名景观2.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我国的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者祈福方面2.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1)美国(2)其他国家
本文标题:第八章 语言地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8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