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的专业成长计划(0—5)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新教师变成了一个有了将近一个学期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这一个学期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感触颇多,收获颇多!为了使自己更快地适应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改善,必须注意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专业成长计划。一、专业现状分析我是一名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该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发展自己?如何完善自己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自己能在理论的熏陶与实践经验的浸润中成熟起来。我虽然在大学学过系统的语文专业知识,但面对学生,面对实际的环境,这些事远远不够的。因此,我认为自己的专业成长还不够理想,也越来越感到知识的欠缺。踏入课改之途,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新发现,要使自己不落伍,更需要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成为科研型的教师。(一)个人优势分析教师是我热爱的职业,当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理想。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抱着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心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善于学习,能够虚心向他人请教,并接受善意的批评;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二)个人劣势分析我对教材的处理,缺乏自我创新、自我风格,更多地停留于别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对于教材的分析理解还不到位,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难点。二、本阶段教师根本状况剖析:1、这一阶段是教师的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根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它素质的阶段。2、本阶段的重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根本功的矛盾。三、本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预设目的:1、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常规。2、形成关于所在学校、所教学生、所教学科、教学程序、班主任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大量感性认识和具体的知识。3、通过实践,具备必定的教育教学能力。4、三——五年左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二、专业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二)具体目标1、师德目标:有健全的职业道德,充满爱心、耐心、细心,有大胆的勇于尝试和创新之心,能多学,多看,多尝试,凡事多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成为一个善良的,有个性,有思想的人。2、素养目标:多阅读教育教学类书刊,有大量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并能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较高的数学素养,能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学科文化素养。坚持每天读书,做到读书有体会,上网有博客,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3、能力目标:能独立承担镇、区级观摩课、研讨课,并能得到大多数老师的认可,有自己的教学特点与个性,成为一个拥有快乐心态,有一定辐射作用的人。争取上一节优秀的公开课,争取成为优秀新教师。4、管理目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有特色、有成效。注重家校沟通,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三、具体措施1、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随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不断深入,我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不仅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外,我还将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以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2、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3、坚持写“教育反思”。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教师日复一日地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压力和冲突,这时,不妨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自己或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的教育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理论,认识取得的经验,吸取教训。这就是反思。如果说,“教学就是培养一种习惯”是大家尊崇的教育信条,那么它就不仅仅适用于教育对象——学生,教师本身同样受用。教师要养成的是一种研究的习惯,一种反思的习惯,不断思考自己的精彩与失误,这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以一堂课为例,我们在这堂课的设计、执教和教后可以进行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行动前反思:我要实现一个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设定的这个教学目标合理吗?它有没有损害学生的发展?我清楚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吗?我这样教能实现教学目标吗?行动中反思:自己新课程背景下理想课堂的追求是什么?我真正关注学生了吗?知识是我直接“给”,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我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我的课堂是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行动后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有好些?我的讲解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的体温学生感兴趣吗?对学生富有挑战性吗?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要差些,为什么?教师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教育事件、教育行为,包括具体的一堂课,也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是一种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比如在进行了儿童诗教学或对联教学一个阶段后,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接受情况、成效的体现及整个教学安排的经验和失误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尝试和研究的开展。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4、开展叙事研究教师叙事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师所叙之事是其生命中真实的经历。叙事决不是虚构,更不是捏造,它总是在特定的事件、地点、人物、环境等诸多背景下发生的。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方式,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生活中输理、寻找出自己的教育故事,原汁原味地呈现教育事实本身,让有血有肉的事实本身来说话。由于教师叙述的是自己所经历之事,这些事件又多发生在课堂上、教室里、教学中、校园内的,而且多与教师或学生有关,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便通过这些事件的串构具有了真实的场域和共同的记忆,这些事件也使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的活动具有了高度的相互关联性和不可分离性。教育叙事研究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育生活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教育思想或教育信念,从而彰显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意义的研究教师是教学实践工作者,教师的教学生活,就是在学生中间亲历教学的人和事的具体情境,每天都在发生的动人教学故事。教师拥有最丰富的叙事材料,讲述并反思这些鲜活的教学事件,写成案例,不仅帮助教师发展了专业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和教学风格,而且也找到了得心应手、会讲、乐写的表达方式。比之过去硬着头皮去写似懂非懂、七拼八凑的论文,这无疑是更适合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表达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同样也是积累素材,同样也是写下水文。语文教师的特长是进行写作。我们不妨写下自己的鲜活的课堂经历、教学一得和与学生在一起的快乐,在教育叙事中找到灵感,引导学生也写身边的故事,写精彩的生活,写难忘的课堂,写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叙事中,相互鼓励,师生得到一个共同进步。笔者以为,教育叙事应该也可以成为语文教师的拳头产品。5、加强基本功训练。“三字一话一画”的老师基本功要不断练习,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于我的普通话水平不高,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将重点训练这一条,以便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5、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生动的课堂、全面的语文素养,都不是一日之功,我不敢奢望自己一下子成为特级教师,不敢奢望有自己的教育专著发表,但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会一直朝着心中的梦想迎风起航,虽一路风风雨雨,但是我一定坚持不懈,尽心尽力。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专业成长计划,虽然不尽完善,但相信在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时刻牢记人民教师的职责。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充实自我,踏实勤恳的走好每一步!争取在收获的季节,有着属于自己的丰硕成果!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自己怎样解决的一:我们倡导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是,低段学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对策:(1)在讨论前,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二:传统观念下的课堂环节观与真实课堂教学的矛盾。以往的教学,考虑环节是否完美,是否紧凑。而真实的教学中以学生的体验、探索为主,由此产生许多预料之外的新情境、新因素、新问题,教师要改变固定课堂环节观,做到以学定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让师生产生积极的交流,产生互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强烈,从而往往出现拖堂现象,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降低课堂效益的现象。对策:我们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他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与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三:教材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它使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而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则显得导向欠明,这样让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工具性训练的度,尤其针对青年教师来说,就显得难度更大,这便成为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对策: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人文素质”,还是“工具素质”,都不是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而抽象存在的。我们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当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外积累,扩大知识面。语文课程标准是每个教师语文教学的指航标,把握目标,准确定位,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一定会从中感受到领悟新课标真谛所带来的喜悦。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第二个问题:如何批评学生,怎样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第三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第四个问题:如何正确的引导班级舆论?第五个问题: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第六个问题: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第七个问题:如何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
本文标题:我的专业成长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9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