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三十七道品 Bodhipakkhiya -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会
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釋開仁.2011年6月15日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一、佛弟子修學的心要──道諦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註本)》:苦痛的原因(集)消除了,生死大苦也就從此結束,得到了涅槃的大解脫。但無始以來,苦與集是不斷的延續,如不修對治道,是不會自動結束的。所以要說到道諦,道才是佛弟子修學的心要,如生病而請醫生,主要是為了服藥一樣。二、何謂菩提分法?《俱舍論》卷25:經說「覺分有三十七」,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盡、無生」智,說名為「覺」。隨覺者,別立三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無上菩提。…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三、三十七品之重要性(一)佛出現於世,便有三十七品(二)修三十七品自然順得漏盡:1、如伏雞隨時蔭卵,冷暖得所2、如手執斧柯,漸漸微盡3、如舶靠岸風飄日暴,藤綴漸斷(三)無漏根、力、覺支、道支為勝義正法(四)三十七品非是小乘法四、三十七品之項目(一)四念處:1、身念處:色蘊2、受念處:受蘊3、心念處:識蘊4、法念處:想蘊、行蘊satipaTThAna:1、sati+upaTThAna:念的現前、建立2、sati+paTThAna:念的處所、所緣(二)四正勤:1、未生惡令不生,2、已生惡令斷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長PrahANa:斷除、精進(正斷、正勤)PradhAna:最勝(正勝)、精進(後有斷除)巴利語PradhAna只有「精進」未生惡令不生止惡已生惡令斷外法不放逸內法未生善令生生善已生善令增長(三)四神足:Iddhipāda1、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Chandasamādhi-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oiddhipādo2、勤,3、心,4、觀欲三摩地:以欲為因而生的定斷行:精勤之行成就:具欲定與勤行神足:能引發神變(神變的足為神足)(四)五根Indriya:掌握心的控制力(五)五力BalAni:對治障礙、無畏穩定1、信,2、精進,3、念,4、定,5、慧四不壞淨四正斷四念處四禪四聖諦正見正語.業.命.勤正念正定無漏慧(六)七覺支:BojjhaNga1、念,2、擇法,3、精進,4、喜5、除(輕安),6、定,7、捨《大乘義章》卷16:七覺在於修道,修中之要唯止與觀,是義相資能達彼岸。定者是止,擇法是觀,故說此二以為覺支;猗、捨二種助止力強,精進及喜助觀力強,故復須立;念能俱調故立念覺。止:定(猗、捨)觀:擇法(精進、喜)念(七)八正道:MaggaNga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印順法師《佛法概論》:1、從修行的目標說,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2、從修行的先導說,正見是德行的根本3、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而進修五、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一、信──信根,信力二、勤──四正勤,勤根,勤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三、念──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四、定──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五、慧──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六、尋思──正思惟七、戒──正語,正業,正命八、喜──喜覺支九、捨──捨覺支十、輕安──輕安覺支六、「六法」總攝道諦正見(四念處、擇法、慧、信)慧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戒正勤(四正勤、通三學)正念(念)正定(四神足、定、喜、捨、輕安)定七、道品相攝的意義加行根本後起四念處、擇法正見慧、信四神足正定定、喜、捨、除八、修學的次第九、唯定與慧能盡惑印順法師《空之探究》:從聖道的修習來說,經中或先說聞法,或先說持戒,而真能部分的或徹底的斷除煩惱,那就是定與慧了。……所以《大毘婆沙論》引《法句》說:「慧闕無靜慮(禪),靜慮闕無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遠」。回向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本文标题:三十七道品 Bodhipakkhiya -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0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