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二课(2015级)可用研究
2015级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立足一对关系,考查了两个方面,凸显了三个难点。立足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从价值与供求两个方面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从价格变动分析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三个难点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相关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曲线变动的分析。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从单元看必须明确价格与货币的关系,价格与消费的关系。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角度,认识价格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具体分析价格变动与消费的关系,价格变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价格变动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一条规律价值规律•两个影响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三个关系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考点概览考点一供求影响价格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考点五、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考点六、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间接(具体)影响因素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气候时间地域考点一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商品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2)直接影响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求关系商品缺余购买者销售者俗语价格涨跌何方有利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争相购买趁机提价“物以稀为贵”价格上涨卖方市场供过于求商品过剩持币待购竞相出售“货多不值钱”价格跌落买方市场2、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涨跌的影响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供求状况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供过于求,商品过剩购买者争相购买持币待购销售者趁机提价竞相出售典型表现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引起价格变化的因素?1、间接因素:2、直接因素:3、决定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政策、风俗、宗教、政治局势、心理预期、其他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价格上升价格下降价值决定价格可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价格能否影响供求关系?考点一供求影响价格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特别提示】: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每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赚钱不亏不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本(2)个别劳动时间对具体商品生产者的影响(假设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3、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结论: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1)含义和表示方法: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2)劳动生产率的分类: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3)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时间成反比1、劳动生产率: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2、注意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指同质商品的数量、可用商品件数来表示;价值量: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商品的数量之积。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使用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商品的价值量越小。由此得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08年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解析】2007年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此时,该商品的价值W=1÷(1+25%)=4/5元=0.8元,故选B。反比正比反比无关无关无关无关反比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价值量×产品数量)反比影响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商品的价值(决定因素)价值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供求关系(影响因素)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降低。纸币的发行量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如果少于市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降低。货币本身价值随着上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货币本身价值也在不断变化。一般来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稳物价其他因素地区差异、反季节差价、市场垄断、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民俗习惯等•(2011高考四川卷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解析】“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反映了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一定要反映价值,B符合题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一定要在每时刻都等于价值,A错误;第每个交换点上,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从较长时期看,价格仍等于价值,C错误;题干没有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5.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3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2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4小时劳动时间。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场上出售()A.甲生产的茶杯的价值量最大B.乙生产的茶杯的价值量最大C.丙生产的茶杯的价值量最大D.甲、乙、丙生产的茶杯的价值量一样大【解析】选D。•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点评〗解答商品价值量计算题的口诀是:“提高加,降低减;正比乘,反比除”。•【解析】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二倍,此时1只羊=2代大米÷(1+2),即1只羊=2/3袋大米。故选D。我们也可以假定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现在1只羊可以换X袋大米,那么X×(1+2)=2袋大米,计算可知X=2/3袋大米。•(2011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本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计算出2011年,在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值量:132元÷(1+20%)=110元;第二步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10%的情况下的年产量:10万件×(1+10%)=11万件;第三步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元×11万件=1210万元。故本题选C项。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价值规律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第二,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第三,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一致。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思维拓展】如何准确理解“等价交换”?第四,“等价交换”中等价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第五,不能因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如文物、名画、邮票等价格高于价值,但他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扩大生产。同时,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引入社会政治生活。〖特别提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0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A考点五、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①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________对它的购买。②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________对它的购买。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需求法则: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变动。价格下跌,需求量________;价格上涨,需求量________。减少增加增加减少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需求量需求曲线买落不买涨一般规律----需求法则考点五、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买涨不买落,是消费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况,实际上是人们受各种客观情况影响,消费心理预期在起作用,担心物价一涨再涨,因而在物价上涨时出现了抢购现象;而价格低时人们总是渴望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因而手持货币观望。同价格影响生活消费的一般规律并不矛盾.【思维拓展】如何理解”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考点五、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考点五、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需求法则②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________,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________。较小较大考点五、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商品价格商品需求量互补商品需求量替代商品需求量上升下降【特别提示】: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正方向的(同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反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品需求量会下降。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下图为价格变动下图为价格与替代品需求量变动与互补的变动品需求变动•(2010.浙江文综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商品房和廉租房与商品房是互为替代品,政府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就是为了抑制商品房的过热,故①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②说法绝对化。•(2011高考广东卷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B
本文标题: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二课(2015级)可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3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