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末代沙皇全家照沙皇俄国(1546-1917)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1917-192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22-1991)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重在农业重在工业经济政治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全面否定模式,但背离了社`发展方向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列宁的探索保卫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时期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有益探索模式形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材料反映了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怎样严峻的形势?①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叛乱②经济情况极为糟糕,③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国内:苏俄境内反革命叛乱,经济困难,政权面临危机。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农业:(2)、工业:(3)、贸易:(5)、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余粮收集制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特点: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对粮食和主要消费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4)、分配:目的取得军事胜利(战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积极:适应战时所需。保证战争胜利,巩固政权消极:挫伤积极性,遭到农民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效果如何?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当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生产力水平落后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AC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模式)。1.背景: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阶级敌人乘机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1).农业方面: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贸易方面: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4)分配方面: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解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巩固了工农联盟。)(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影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解析新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借用商品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生产,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党的要求就是“学会做生意”。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单一的公有制体制。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C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上海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上海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6、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评价)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5、评价A.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稳定政治形势。B.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即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新经济政策的意义(作用)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认为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C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险恶的国内外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匮乏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主要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推行粮食税工业普遍工业国有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禁止商品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原则强制劳动,配给制按劳分配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但也引起了农民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受到广大工农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疑难突破①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和尝试。②都是在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是符合当时客观形势需要的。③都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国家优先。④都涉及农、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⑤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相同: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背景措施手段性质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原则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宁:借助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思维拓展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中你可以得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3、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4、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例1】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的名称B.周年纪念的时间C.第一枚的图案D.第二枚的图案【例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课堂演练体验高考】.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运动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符合俄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A项是战时措施超越了俄国生产力水平,C项也超越了俄国生产力水平,D项是俄国领导人“左”倾错误的产物,A、C、D都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知正确答案为B。【例4】(2012·江苏单科·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例3】(2011·江苏单科·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课堂演练体验高考】【例6】(2013·海南单科·1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例5】(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
本文标题: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轮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4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