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20/1/301社会心理学第七节社会影响第一单元从众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2020/1/302社会心理学社会影响概述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感情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影响者通过以下六种手段影响被影响者:强制奖赏威望法权参照信息2020/1/303社会心理学第一单元从众一、从众的概念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其特点是:(一)引起从众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三)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2020/1/304社会心理学二、从众的功能1、从众具有社会要求个体一致的功能。(社会正常运转的需要)2、从众具有个体对社会生活适应的功能。(知识有限与适应未知世界)从众是一种被动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2020/1/305社会心理学三、从众的类型(一)真从众:个体不仅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是一种表里如一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上不存在冲突。心服口服。(二)权宜从众:从众只是在压力的环境下发生,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心理仍然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因为行为与心理不一致,会体验到焦虑,在压力解除的条件下会出现行为真实的表达。(三)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环境不允许表达,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官员对学生反美游行)2020/1/306社会心理学四、从众行为的原因(一)寻求行为参照(真从众)(1)它来源于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定时他人的行为具有参考价值。(2)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动,自然可靠。2020/1/307社会心理学(从众行为的原因)(二)避免对偏离的恐惧(权宜从众)(1)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2)中国人更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东方集体文化)2020/1/308社会心理学(从众行为的原因)(三)群体凝聚力(高层次从众)1、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2、认同感较强,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团队精神)2020/1/309社会心理学四、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素1.群体成员态度的一致性(压力高低)2.群体对个体有较强的吸引力(吸引力强弱)3.群体规模的影响(离散程度)规模临界值3至4人。2020/1/3010社会心理学(二)个体人格因素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产生越少;反之,亦然。(自我认同)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自信心弱,从众多发。(个性、特征)(三)情境的明确性1、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标准很清晰,从众减少;2、如果情境很模糊,不好做出判断,从众会增加;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有影响,但未有明显的确定性关系。2020/1/3012社会心理学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一、社会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社会干扰: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也称社会抑制。2020/1/3013社会心理学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剌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2020/1/3014社会心理学二、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美国学者扎荣克(R.B.Zajonc)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学,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1、优势反应它是指已学习和掌握相当熟练的不假思索即可作出的动作。他人在场是强化的必要条件他人在场会导致个体动机(观众效应)、竞争动机(结伴效应)的水平提高和获得他人对其评价,个体被激活,产生促进作用。(百米赛跑)2020/1/3015社会心理学(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2、弱势反应它是指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费脑筋的动作。他人在场是强化的必要条件他人在场会导致个体动机水平提高、行为能力相应降低,加上个体的责任意识下降,产生惰化。(分心与效率低下)2020/1/3016社会心理学三、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任务时偏少,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出工一条龙,收工一窝蜂)(赖人屎尿多)2020/1/3017社会心理学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一)模仿的概念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其特点是: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2.相似性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2020/1/3018社会心理学(二)模仿的意义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礼仪)2.适应作用(早期自立)3.促进群体形成(一致)2020/1/3019社会心理学(三)模仿的发展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的实质内容的模仿。2020/1/3020社会心理学(四)塔尔德的《模仿律》法国社会学者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提出了模仿定律:1.下降律(模仿上层人士)2.几何级数律(漫延迅速)3.先内后外律(本土文化优先)2020/1/3021社会心理学二、暗示(一)暗示的概念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2020/1/3022社会心理学(二)暗示的分类1.按信息来源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2.按暗示者的目的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3.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4.按暗示效果分为暗示及反暗示。2020/1/3023社会心理学(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社会地位、权力、威望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效果的客观因素。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往往易受暗示。2020/1/3024社会心理学三、社会感染(一)社会感染的概念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1.双向性:你感染我我感染你。(非典)2020/1/3025社会心理学(社会感染的特点)2.爆发性:在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与震荡,引发强烈冲动性情绪爆发和非理性行为的产生。(9·11事件)3.接受的迅速性: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非典时期的板兰根事件)2020/1/3026社会心理学(二)感染的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税法修改)2.大众传媒的感染:是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伊拉克斩首行动)2020/1/3027社会心理学(感染的分类)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是指发生在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球迷在球场闹事,循环反应)2020/1/3028社会心理学第七节完毕谢谢!
本文标题:7社会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5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