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全面转型》
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全面转型数据化,不只是一种技术体系,不只是万物的比特化,而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重组,是一种更新中的社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每个人是数据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数据的消费者。以数据海量采集、存储及其分析应用为基础的“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也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聚合和提升,都属于“大互联网”的范畴之中。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际竞争焦点将从对资本、土地、资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重点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跃程度以及解析、处置、运用数据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成为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领域,“得数据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各国大数据战略的焦点从数据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大数据:变革世界的关键资源奥巴马的大数据战略:设白宫数字部《孙子兵法·用间篇》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这一用兵之道,强调只有预先了解情况,掌握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运筹计算,才能做出正确的情况判断,胜负预测和定下决心,再通过主观努力去争取胜利。这也正符合了大数据的特性。奥巴马邀请来自硅谷的高德曼担任白宫数字部主任,并称“高德曼是这个数码时代的缔造者之一,他将给白宫带来新的能量和最渴求的技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推进大数据上已经形成了从发展战略,法律框架到行动计划的完整布局。•由用户自主输入和提交的数据第一类•由采集器-终端采集的数据第二类•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元”数据第三类大数据分类:按着数据来源的分类大数据的前世今生:大数据源于生产、消费行为的信息化、数字化,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生成、累积的海量的网络行为数据。这些数据规模非常庞大,以至于人们将不能再用G或T来衡量,所以,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表明,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人类连接方式的改变导致了数据爆炸式增长数据实时采集技术(以医疗大数据为例)医疗大数据:上海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上海市“医联工程”及区县卫生数据中心)已经积累了覆盖3900万人群、1400TB数据量的电子诊疗与健康档案等医疗卫生数据(涵盖了全市38家三级医院3900万就诊人群的诊疗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信息、健康档案、检验及影像检查报告、医学影像图像文件、住院相关病历、医保结算等医疗卫生数据,涉及就诊记录2.1亿条,处方记录9.1亿条)。支持时间戳采集增量数据(1)病人就医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支持数据库日志采集增量数据(3)临床医疗研究和实验室数据支持触发器采集增量数据(2)智能穿戴设备带来的健康管理沉睡数据唤醒数据活跃数据•即处于客观存在状态,但既没有被标识也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的数据•被标识但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的数据•被有效标识和使用的数据大数据分类:按着数据活跃度分类大数据时代:去“加号”实现真正融合BIG:仅仅“大”是不够的生产工具的大变革必然引发生产关系大变革。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认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这个过程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第二个阶段是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和收获(每个阶段各20-30年)。三大变革:一是新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成;二是对数据资源的松绑:开放与共享;三是引发的分工形态和组织形态的变革。时间历次革命主要标志主体部分作用领域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纺织机、蒸汽机、工作母机冶金、技术、轮船、火车等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石化、钢铁、电器、运输等20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和计算机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核能、航天、材料、自动化20世纪中后期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和生物微电脑、信息技术、数据库生物、材料、制造、娱乐等第四次技术革命互联网普及应用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产业、生活、社会、政治破坏式创新:产业革命与人类文明发展9其他领域平台化共享化产业组织演进产业结构升级新要素数据驱动式经济增长模型制造业农业贸易流通数据主导型社会分工网络技术创新专业分工经济增长产业经济社会治理理论基础快速化大数据环境下社会治理………理论延展具体产业网络化开放化大数据引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方位变革共享经济、长尾经济、零成本经济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产业、科技和国家治理全方位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正在使我们的社会从“大块头时代(数量、规模致胜)”,迈向“大智慧时代(知识、智慧致胜)”。大数据带来的变革是全方面的,作为具有强大变革能力的大数据,不仅引发技术革命,经济变革,更引发国家治理的变革。数据主权的提出也使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角色发生转变,使国家治理结构逐步实现从国家独大的治理结构转向多元共治,从封闭性治理结构转向开放性结构,从政府配置资源模式转向市场配置资源模式的转变,作为基础设施的大数据和作为基础性制度的大数据同时存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思维”最重要大数据时代正开启一个伟大的转型新技术新业态新金融新制度-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DT时代来临-商业革命正在发生-新经济与新金融相互激发-大数据治理-平台治理-社会多元治理-……大数据时代:新的经济社会体系工具和要素基础设施通道产业业态经济生态全社会数字化治理的三层结构经济社会层逻辑基础设施层物理基础设施层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大数据时代的新基础设施——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安全存储等设备的迅猛发展,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了巨大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新加坡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0多年前,新加坡就不断推出国家层面的通讯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2014年的研究,新加坡在“电子政务”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最佳互联国家”评估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将新加坡排在第二位。“智慧国2015”或称“iN2015”计划是新加坡于2006年推出的一个为期十年的发展蓝图。“智慧国家2025”计划中政府将构建“智慧国平台”,建设覆盖全岛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的基础设施与操作系统,根据所获数据预测公民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例如,预先根据交通情况预测塞车路段、利用电眼来观察环境的清洁、使用无人驾驶车辆提供短程载送服务等。新加坡智慧国计划(SmartNation)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ICF(IntelligentCommunityForum):智慧城市即智慧社区,重视广域的经济发展,利用低成本、高速的通信和信息技术来促进经济发展及公众福利。评选的指标涵盖五大项:(1)宽带建设,(2)知识劳动力,(3)数字民主,(4)创新,(5)市场营销力世界通信协会(WTA)分支,每年举办全球Smart21城市评选活动,已超过十年。IBM提出: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协助政府、港口、机场、火车、超市、学校、医院等系统整合起来,使各地方资源运用更有效率,让城市因此变得更聪明。于2008年年底提出“智能地球”概念,目标是让人、物品与服务透过网络互相联结,形成智慧化的世界。大数据时代美国的智慧架构大数据与政府革命:一场推动全社会的共创运动政府革命的时代与历史演变政府1.0革命政府2.0革命1)管理技术的采用;2)政府导向服务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政府3.0革命大数据挖掘、分析、处理和智能能力,大重构政府流程1)透明政府2)责任政府3)智慧政府“政府1.0时代”•侧重于“以政府为中心”,政府在公共事务中扮演较为单一和主导性的角色(如,单纯地提供信息)。“政府2.0时代”•侧重于“以公众为中心”,政府更加主动公开信息,地吸纳多元主体的参与,行为、过程和形态更符合和满足公众需求。“政府3.0时代”•侧重点在“以每个人为中心”的架构上,政府更加主动数据开放、共享与共治,同时更加注重沟通与合作。朴槿惠总统:韩国政府正式开启“政府3.0时代”第一,由国家独大的治理结构转向多元共治。大数据进一步赋权于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使其分享原本国家独占的治理权力,形成多元共治或多中心治理的国家治理结构,尤其在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治理污染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领域,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几乎具有同等的数据治理能力。大数据时代政府面临全面转型第二,由封闭性治理结构转向开放性结构。大数据要求数据开放,实现公共信息共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制度黑箱问题。在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等全新信息技术的猛烈冲击下,原来存在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差、文化差、知识差、能力差正在逐步消除。第三,由官僚科层制转向扁平化结构。大数据将抑制传统科层机构的权力独断,打破原来“条条块块”的行政区划、部门区划、层级区划的壁垒,形成科层机构共享的公共数据,拉平政府机构,推动政府流程再造。大数据时代政府面临全面转型第四,由权力决策机制转向公共决策机制。政府就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决策事项,从草案的提出、方案的讨论、决策会议的举行、决策实施和反馈等全过程,依法组织公众有序参与的决策制度。通过大数据战略树立透明的政府、智慧的政府和责任的政府形象。第五,由政府配置资源模式转向市场配置资源模式。大数据时代政府面临全面转型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体系”“智慧决策体系”“阳光权力平台”将逐渐成为现实。真正使政府由“权力本位(管制工具)”向“责任本位”(法治、信用和承诺)转型。大数据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技术预测:股价、房价、汽车销量、客流量、奖项、比赛胜负…规划与决策: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监测与分析:疾病传播、网络舆情、消费者价格压力…大数据与宏观经济预测决策大数据可以为每个市场主体进行“精确画像”,为决策主体提供充分信息,从而为宏观经济治理模式带来重大突破。•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地面作物直接监测,包括农作物面积、长势情况、产量估算等,获得农作物产量信息。近年来,传感器在农业机械方面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这为农产品产量统计拓展提供了新的出路。如带有空间定位传感器的收割机可以直接记录各区域的农作物产量,并将数据传到相关机构的服务器上。政府统计通过合理的途径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便可统计到更客观、准确的农产品产量。“农业大数据”•目前的工业企业景气度调查主要是针对规模以上企业对每个季度企业的景气状况、生产经营、资金面情况、盈利和投资情况等的调查,主要填报对象为企业经理或企业负责人,这种调查以主观判断为主。网络媒体数据分析可以通过企业经营论坛等网络数据的分析,提炼特定词汇的频率、正面或负面倾向、不同词汇间的关联性等,在变化的环境中分析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情感,从而预判经济走势。“工业大数据”•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较为典型的应用,车载终端、无线传感器、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技术产品使得车辆运行的物流信息,包括收费数据、监控视频、路面运营数据、监控数据等,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完整采集。这些结构多样的数据,为交通运输统计提供了新的数据渠道。“交通大数据”大数据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应用•“911”之后,美国政府在反思中发现,多个安全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不能及时分享情报资源,是虽然掌握了诸多线索却没能预防恐怖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建立“棱镜”等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手段,美国国家安全部门能够以更高效率完成对多种来源数据的分析,并揭示出不同行为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能够运用分析算法预测危险分子的行动趋势。“大数据反恐”•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交通安全局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乘客筛选系统,为美国本土各个机场提供应用接口。当乘客购买机票时,系
本文标题:《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全面转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5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