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第1单元
第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阐明了哲学的内涵、哲学的派别与哲学的作用。对于哲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握三对关系:①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对于哲学的派别,可以掌握一个核心、两种派别、两对关系。即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对于哲学的作用,掌握一个概念、三对关系: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哲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其中国化的关系•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什么是哲学?•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8-9页•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P10-12页•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及其主要观点P12-13页•第3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P16-17页•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20-21页1、什么是哲学?•从哲学的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从哲学的本义看: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从哲学从内容或本质上看: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从哲学从功能上看: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从哲学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含两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谁在先、谁在后3、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划分依据•4、哲学与时代的关系•①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统一”•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21页•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1、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正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注意:概括和总结)•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注意:哲学)•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7、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0、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刻舟求剑”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C.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D.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5、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水是万物的本原•D.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6.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7.下列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观点相一致的是•①我思故我在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气者,理之依也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9.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0.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C.“事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事物层出不穷,让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难以认识。这使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二(1)班以“借我一双慧眼吧”为主题,探究哲学的意义•甲同学搜集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上述哲学思想可反映出哲学史上存在着哪两大哲学派别?(2分)•(2)这两大哲学派别的观点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1)上述哲学思想可反映出哲学史上存在着哪两大哲学派别?(2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这两大哲学派别的观点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
本文标题:《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第1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1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