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王浦劬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1.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2.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①道德政治观: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②权力政治观:韩非、马基雅弗利、马克斯韦伯③管理政治观:孙中山、庞顿、吉尔、让布隆代尔④决策政治观:戴维伊斯顿、哈罗德拉斯韦尔⑤神权政治观:董仲舒、阿奎那、黑格尔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①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③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④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二、政治学1.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2.政治学的内容构成:①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②功能来划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③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宏观政治学(政治现象)微观政治学(政治人)④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静态研究(政治组织、政治制度)动态研究(政治行为、政治过程)⑤研究方法来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实证的政治学。我国政治学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的。3.政治学原理的特性: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4.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家努力使政治学科学化的结果。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主要特点:⑴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⑵注重定量研究。⑶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⑷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得到公正的结论。⑸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⑹分析任务应该在于政治的“实然”。缺陷:(1)借用其他科学分析途径,往往夸大该途径或角度对于政治研究的普遍意义,有很大的片面性。(2)简单搬用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具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3)不可避免地受到研究者立场、研究技术设计、研究课题等方面的影响。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6.中国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封建社会的政治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学,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7.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①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②基本途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③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8.西方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9.西方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二编政治关系一、利益与政治1.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对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2.利益的构成因素:第一,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第二,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第三,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利益的内在矛盾:①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②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③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④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利益关系: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5.共同利益: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6.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7.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个侧面,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因差异而形成矛盾的一面。包括两个方向的矛盾:(1)横向利益矛盾:指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2)纵向利益矛盾:指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8.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①利益是人民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②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③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④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9.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①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②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③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④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政治权力1.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利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2.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3.构成要素:①客观构成要素: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②主观构成要素: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4.特性: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展延展性、多重职能性。5.类型:①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社会公共权力(普遍性,至上性)和执政党权力。②按照政治权利的功能划分:立法权(首要地位,主导价值是民主)、行政权和司法权。6.政治权力关系:①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②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③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④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中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们都统一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立法权在三权中处于统率地位,行政权和司法权不过是贯彻和执行立法权的手段。7.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指令方式,压力方式,规约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暴力方式。8.政治权力制约的三种方法:(1)以权力制约权力(2)以道德制约权力(3)以权利制约权力三、政治权利1.权利: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2.政治权利: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3.特性: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权利主体的自主性,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自由价值性。4,基本内容:(1)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权,参政权,诉愿权。(2)社会主义国家:自由权,选举与被选举权,监督与罢免权,诉愿权。5.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①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②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行;③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展;④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第三编政治行为一、政治统治1.政治统治: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构建这一关系的基本途径就是政治统治。2.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益和要求的行为。3.功能:控制和约束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4.内容:把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5.特点:①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②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③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④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⑤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6.基础:①政治权力基础(政治权力的存在和作用,是政治统治行为得到实施的基本凭藉,具有前提性意义)②社会基础③公共职能基础④心理基础(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构成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7.政治统治的类型:(1)马克斯·韦伯:传统型政治统治、魅力型政治统治、法理型政治统治。(2)马克思主义:奴隶主阶级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无产阶级政治统治。8.政治统治的方式:强治方式,法治方式,绩治方式,理治方式,德治方式,心治方式。二、政治管理1.政治管理: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现对于社会的管理,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管理行为。2.内容: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3.特征: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4.职能:①实现社会共同利益②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5.类型:①实现的本质利益目标划分: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奴隶社会的政治管理,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管理。②功能划分: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司法管理。③不同对象划分:对于社会成员的管理,对于政治组织的管理,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对于经济组织的管理。6.方式:(1)从政治行为方式分析:①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管理方式(特点:具有父权管理特色,高度集权性,人治特点,以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伦理规则为管理依据。)②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管理方式(特点:具有契约管理的特性,是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管理,法治特点,主客体共同治理。)(2)从管理行为方式分析: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政治监督。7.政治管理的作用:①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②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③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④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三、政治参与1.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2.基本特点:①从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②从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③从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④从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⑤从目标与对象来看,它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3.类型:自动参与,动员参与,消极参与。4.主要方式: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5.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政治心理,政治机制,社会机会。6.政治参与的作用:①政治作用:(1)是公民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2)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3)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4)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5)影响社会政治稳定。②社会作用:(1)影响社会公平。(2)影响经济发展。(3)影响社会流动和自治。(4)影响历史发展。第四编政治体系一、国家1.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2.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十分严重,民主传统薄弱,革命和进步力量相对弱小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军事寡头公然抛弃资本主义民主制,以恐怖的极权统治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福利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现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缓和阶级矛盾的资本主义国家。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指一定社会阶级以何种形式组织起来反对敌人和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影响因素:国体,具体的历史条件,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和政治力量的对比。(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是政体的基本决定因素,同时,国体又要通过政体来反应和实现。)①剥削阶级国家政体:君主政体(专制君主政体、立宪君主政体)共和政体(贵族共和政体、议会共和政体、总统共和政体)②无产阶级国家(采用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巴黎公社政体形式、苏维埃政体形式、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形式4.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
本文标题:政治学原理(第三版)――王浦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1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