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7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7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苏联近现代历史上的大国变迁暴行、联合、牺牲、胜利美苏两极对峙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1、两极格局的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这会主义阵营形成两个旗鼓相当、界限分明的力量中心,双方全面对抗,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基础上。极——指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2、两极格局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标志两极格局初步形成。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它勾画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评价:雅尔塔体系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知道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为什么美苏会从盟友走向对手?“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为什么美苏会从盟友走向对手?1、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2、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冲突;3、美国确立了全球称霸战略,苏联努力扩大其世界影响并成为美国独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是正式形成的标志。开罗会议(英语:CairoConference),代号“六分仪”会议,亦称第一次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会期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英美在埃及开罗召开,三国领袖出席。背景:在太平洋战场上夺取了战略进攻主动权的美国积极酝酿美英苏中首脑会议,以便商讨尽快结束战争和决定战后世界的政治安排。由于斯大林不同意与蒋介石会面,4巨头会议先后由美英中和美英苏分别在开罗和德黑兰举行。主要议题:(1)关于对日作战计划。罗斯福为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影响与控制,主张从印度经缅甸向中国方向进攻,将日军逐出缅甸,恢复与中国的陆上交通;蒋介石也希望在缅北发动战役,以促使美英增加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巩固其实力地位。但是,丘吉尔不愿美国在东南亚和远东的地位得到加强,不愿美中军队参与解放英国前殖民地缅甸的作战,因而予以反对。三方最后作出在滇缅路对日作战的决定。(2)关于远东战后安排。三方对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在太平洋地区夺取或占领的所有岛屿并将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在战后如何处置原为欧洲国家和日本属地或势力范围的某些殖民地附属国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罗斯福主张给这些国家以形式上的独立权,以便日后美国扩大自由贸易市场;丘吉尔则拒绝讨论任何有关远东英国殖民地的前途问题,拒绝交还中国的香港与九龙。《开罗宣言》主要内容:三国宣布,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所攫取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内使朝鲜自由独立;坚持战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团结合作、彻底打败日本的决心和途径,打击了法西斯日本的侵略气焰,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之一。但是,宣言只规定剥夺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统治权,却不谈如何处理;关于朝鲜独立日期的规定含糊不清;对香港的地位亦未作出明确规定等。重要意义:第一、开罗会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第二、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为中国战后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提供了依据。第三、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为结束战争和战后处置日本提供了依据。德黑兰会议(TehranConferenc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背景: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英美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年1月1日,以美英苏中领衔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就形成了。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三国首脑达成协议:进攻西欧的“霸王”战役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动,登陆兵力达100万人,苏联则承诺在同一时间向德军进攻,以配合盟军西线的行动。关于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初步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半年左右参加对日作战。作为交换,苏军可以进入中国不冻港大连,大连可以在国际监督下成为自由港。苏联的此项要求并未经过中国国民政府的批准,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波兰问题也是德黑兰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丘吉尔企图以满足苏联要求,换取对方承认英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斯大林赞成丘吉尔的建议。罗斯福对丘吉尔的意见并未表示任何反对,只是要求在美国大选前切勿泄露,因为这一决定关系到600~700万美籍波兰人的选票问题。就这样,美英苏少数几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达成了协议,背着波兰人民作出了处置波兰领土的决定。德黑兰会议还就战后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同意建立一个非地区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战后的秩序与稳定。美国在会议上坚持英美魁北克会议上确定的“霸王”战役,即在1944年5月1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作战计划。美国认为,在法国登陆是到达德国心脏地区的最短路线,可以“减少牺牲美国士兵的生命和尽快赢得战争”,然后换取苏联在远东对日作战。美国不愿为英国扩大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去冒险,也不愿再往后推时间,否则就要失去上场争夺最后一分的机会。斯大林紧紧抓住第二战场问题不放,要求立即给霸王计划确定日期,任命指挥官并提议英美在法国南部、苏军在东线发动攻势互相配合。由于罗斯福基本同意斯大林的意见,三巨头终于达成协议。斯大林在会谈中曾表示,在打败德国后,苏联将对日作战。会议期间,罗斯福单独同斯大林讨论了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问题。双方交换了各自的设想,但未作出具体安排。会议决议:1,成立联合国代替国际联盟。2,苏联可得波兰东部一些土地作报酬。3,通过了在1944年5月1日以前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即诺曼底登陆。4,苏联承诺,在对德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但要求以获得整个库页岛为回报。意义:首先,它在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上第一次协调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战略,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这次会议解决了三大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同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与合作,这又为盟国今后解决其他各种问题和合作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也达成了某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对战后世界产生了不良影响。雅尔塔会议(YaltaConference)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背景:1943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结束的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败局已定,随着反法西斯盟国军事行动的发展,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需要迅速解决,特别是应该制定盟军在反希特勒德国战争最后阶段的协同一致的军事行动计划,处置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对日作战,实现战后世界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客观上愈加迫切地需要三大盟国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三国首脑各自带来自己之议程。罗斯福希望游说苏联终止与日本不作战的协定、对日宣战,并且支持盟国在太平洋作战;丘吉尔希望东欧在战后能自由选出民主政府;斯大林则希望控制东欧,因为对苏联的战略布局极重要。主要内容: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历史意义: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它协调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关系,取得了相互谅解,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有利于动员盟国全部力量,最终打败德日法西斯,对战后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在牵涉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主权利益问题上,违背了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尊重主权完整的原则,有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背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已于1945年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会议进行期间正值英国大选,丘吉尔败选下台,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偕新外长贝文于1945年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主要目的: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内容:讨论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还讨论了对日作战、赔款等问题,并作了规定。苏联重申按时参加对日作战。会上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反映了美国、英国和苏联的关系开始恶化。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为东、西方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从而成为战后一段时期内国际斗争的重要内容。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波茨坦公告》的主要目的是迫使日本提早投降,并且规定日本投降以后的处理事宜。同时《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3、两极格局的特点(1)美苏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2)美苏及其盟国阵线分明,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对抗集中表现在:政治上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经济上为封锁与反封锁,军事上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意识形态上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3)相互对峙过程中不诉诸战争,即“冷战”是其对峙主要方式。(4)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4、两极格局形成原因:(1)二战结束,共同敌人消失,美苏失去了合作基础。(2)欧洲中心动摇,地缘政治出现真空,为为美苏扩张提供空间。(3)美苏两国势均力敌。(4)美苏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根本原因)(5)1947年“冷战”的形成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5、两极格局的动摇与
本文标题:第17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5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