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斜弱视与双眼视》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双眼视与斜弱视学》课程教学大纲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10年6月课程负责人签字:余焕云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2011.9.18日期:《双眼视与斜弱视学》课程教学大纲(BincularVisionandStrabismus&amblyopia)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NN02055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1(36/15)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学分2.5课程性质考试适用专业眼视光学本科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1双眼视概述和基本测量332眼球运动和不等像333SP法则和图形分析方法334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临床分析和处理335视觉训练和视觉疲劳336眼外肌解剖生理、斜视检查337斜视概论内斜视、外斜视338非共同性斜视339斜视治疗3310弱视3311低视力13312低视力23313聚散功能检查和AC/A的测量3314调节功能测量、图形分析法参数的绘制3315双眼视功能训练3316斜视检查与同视机操作3317斜弱视临床门诊观摩课33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能够掌握正常双眼视的概念、常见双眼视诊断的检查方法;掌握常见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检查诊断和处理;掌握图形分析法和S法则和P法则的运用。掌握常见视功能训练的方法和仪器。熟悉眼球运动以及检查,熟悉不等像的概念以及处理原则,了解视疲劳的概念以及常见原因。掌握常见斜视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基本掌握斜弱视专科的主要检查操作;掌握弱视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掌握屈光不正、斜视及弱视的关系;并能熟悉弱视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掌握低视力的诊断标准、检查方法以及处理方法。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赵堪兴主编本科教材《斜视弱视学》;人卫版,2011年;王光霁主编《双眼视觉学》第二版;北京,人卫版,2011年徐亮《低视力学》第二版、北京、人卫版、2011年参考书《斜视》《现代斜视治疗学》ScottB.SteinmanFoudarionsofBinocularVison2000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试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聚散功能那个检查和AC/A测量,实验室进行3学时调节功能检查和相关参数的图形绘制,实验室进行3学时视觉功能训练,实验室进行3学时斜视常规检查,在实验室进行3学时斜弱视门诊见习,在斜弱视门诊进行3学时第一章正常双眼视和基本测量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双眼叠加作用、视觉方向、双眼融像和立体视的概念以及正常眼动的常见分类。掌握眼调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参数。掌握眼调节和辐辏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眼辐辏相关概念和相应的参数;掌握隐斜的概念。(二)熟悉双眼视的发育以及神经和视觉神经的解剖。熟悉眼不等像相关概念;熟悉眼运动的测量。(三)了解眼注视视差和相联性隐斜的基本概念。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视觉方向、双眼融像和正常眼动。详细讲解眼调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应参数;重点讲解眼调节参数和辐辏参数以及测量;重点讲解眼辐辏参数相关概念和对应的参数。(二)讲解隐斜的概念和调节辐辏的关系(三)一般介绍双眼视课程安排以及考核,目前双眼视临床和研究的热点。一般介绍熟悉注视视差和相联性隐斜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眼球运动和不等像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眼球运动的常见分类以及常用的检查方法;掌握不等像的概念;(二)熟悉常见眼球运动的机制;熟悉临床不等像的处理原则(三)了解不等像的检查方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眼球运动的常见临床分类,常用的检查方法;重点讲解不等像的定义(二)详细讲解眼球运动机制;不等像的临床处理原则。(三)一般介绍不等像检查方法第三章SP法则和图形分析方法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完整的图形绘制方法,包括隐斜、辐辏范围、正负相对调节等;掌握图形分析法的特点。(二)掌握Sheard法则和Percival法则内容以及相关的应用(三)熟悉双眼单视清晰区的概念和特点,PRC、PFRC、PFC、NRC、NFRC和NFC等概念。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完整的图形绘制方法,包括隐斜、辐辏范围、正负相对调节的绘制;详细讲解图形分析法的特点。(二)重点讲解S法则和P法则的内容以及应用。(三)一般讲解双眼单视清晰区的概念和特点第四章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临床分析和处理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非老视性调节功能异常、聚散功能异常;(二)熟悉老视者的双眼视改变和垂直位双眼平衡失调。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非老视性调节功能异常、聚散功能异常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二)一般讲解垂直位双眼平衡测量和处理原则。(三)一般讲解老视者双眼视改变第五章视功能训练和视疲劳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常见视觉训练方法和以及在双眼视异常病人中的应用(二)重点掌握各种视觉训练方法尤其是各种训练仪器的使用(三)掌握临床常见视疲劳引起的原因(四)熟悉视疲劳的处理原则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各种训练仪器的原理和使用;(二)一般讲述视疲劳的常见临床病因(三)自学视疲劳的处理原则第六章眼外肌解剖、运动生理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眼外肌的解剖、运动生理,(二)掌握斜视的定性、定量检查方法(三)熟悉斜视相关的双眼视概念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眼外肌的解剖生理及斜视的运动、知觉改变。(二)重点讲解斜视的一般检查和斜视角定性、定量测量方法(三)一般介绍斜视相关的双眼视概念第七章斜视概论及内斜视、外斜视一、目的要求(一)熟悉斜视的分类方法(二)掌握各种常见内、外斜视的特点、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三)熟悉屈光不正与斜视的关系(四)熟悉斜视患者屈光不正的处理原则(五)掌握常见内、外斜视的处理方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斜视的分类方法(二)重点讲解各种常见内、外斜视的特点、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三)重点讲解屈光不正与内斜视的关系(四)重点讲解各种斜视患者的屈光不正处理原则(五)一般讲解内、外斜视的处理方法第八章非共同性斜视一.目的要求(一)掌握麻痹性斜视的特点、分类、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二)掌握麻痹性斜视的治疗原则(三)了解A-V型斜视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和处理方法(四)了解几种特殊类型斜视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麻痹性斜视的特点、分类、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二)重点讲解麻痹性斜视的治疗原则(三)一般讲解A-V型斜视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和处理方法(四)一般介绍几种特殊类型斜视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第九章斜视治疗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斜视的主要非手术治疗手段,如三棱镜、配镜、正位视训练等(二)掌握斜视手术适应症。(三)掌握斜视手术方式主要分类。(四)掌握斜视手术的几种常见并发症以及处理。(五)熟悉斜视手术目的与时机。(六)熟悉垂直性斜视手术方法。(七)了解斜视术前术后常规处理。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斜视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如三棱镜、配镜、正位视训练等(二)重点讲解斜视手术适应症。(三)重点讲解手术方式主要分类与几种结膜切口。(四)重点讲解斜视手术的几种常见并发症以及处理。(五)一般介绍斜视手术目的与时机。(六)一般介绍垂直性斜视手术方法。(七)简单介绍斜视术前术后常规处理。第十章弱视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弱视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二)熟悉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的关系(三)熟悉弱视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四)掌握不同类型弱视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弱视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二)重点屈光不正,斜视与弱视的关系(三)重点介绍弱视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四)重点介绍不同类型弱视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第十一章低视力(1,2)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WHO低视力与盲的定义和分级。(二)熟悉各国低视力的流行病学。(三)掌握低视力的视力检查方法和步骤。(四)掌握低视力评价用视力表的理想要求和目前可以作为低视力检查用视力表的特点。(五)掌握视力表增率与视角放大率的密切关系。(六)掌握低视力的验光方法和特点。(七)掌握低视力助视器的放大原理。(八)掌握常用低视力助视器分类。(九)掌握近用助视器中最常用的高倍正镜片的放大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十)掌握远用助视器:两种望远镜的原理、特点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WHO规定的盲、低视力的定义和分级标准。(二)重点讲解低视力的流行病学。(三)详细讲解低视力的视力表要求和目前常用视力表的特点。(四)重点讲解准确举行低视力检查方法和步骤及记录方法。(五)重点讲解低视力患眼的验光方法。(六)重点讲解低视力助视器分类。(七)掌握讲解低视力助视器的放大原理。(八)重点讲授近用助视器中高倍正镜片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适应症;(九)一般讲解近用望远镜、手持放大镜、台式放大镜的特点和应用。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说明:课程总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数9学时实验项目个数3课程总学分1.5学分实验学分学分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或限选)课□任选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类别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其他□考核方式实验书面报告打分适用专业眼视光学五年制本科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双眼视异常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双眼视异常,尤其是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检查项目、检查过程加深理解;通过对图形分析法相关参数的测量和绘制分析,掌握双眼视异常的教学和科研的一种思路,自学另外的双眼视分析方法;通过对常见双眼视仪器的训练,加深双眼视异常的理解,并掌握双眼视异常的最大治疗步骤――-视觉训练。通过对临床典型病例的演示和示教以及在实验室对斜弱视的主要检查操作进行练习,能进一步的掌握斜视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及诊疗的流程;基本掌握斜弱视专科的主要检查操作;熟悉同视机使用操作;掌握弱视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掌握屈光不正、斜视及弱视的关系;并能熟悉弱视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三、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模块名称)学时主要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验类型1聚散功能检查和AC/A的测量3聚散功能(包括vonGreaofe测量水平垂直远近隐斜;远近水平垂直聚散力)计算性和梯度性AC/A的测量。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上述检查操作性2调节功能测量、图形分析法参数的绘制3调节功能(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状态判断)测量;图形分析法中相关参数的测量以及在图形上的绘制。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上述检查操作性3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训练3实体镜、单孔双孔滑板、红绿立体图以及BROCK线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上述检查操作性4斜视定性定量检查;眼位、眼球运动;同视机的使用3介绍角膜映光法,眼球运动,遮盖-去遮盖试验,maddox杆,三棱镜+遮盖试验,线状镜,Worth四点检查随机点立体图检查的检查目的,检查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介绍同视机的检查原理、主要用途和结构,操作要领和各画片的特点和用途。详细讲解自觉斜视角和他觉斜视角、三级双眼视功能、九个诊断眼位的检查步骤和操作要领(与现场演示结合)。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斜视的基本检查方法以及同视机的一般检查方法的步骤。操作性5斜弱视门诊观摩3通过在斜弱视门诊对典型病例学习,熟悉斜弱视的诊疗规范,掌握斜弱视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临床见习四、实验教材及参考书:(按编著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赵堪兴主编《斜视弱视学》人卫2011年王光霁主编《双眼视觉学》人卫第二版2011年NancyB.Carlsonetalclinicalprocedureforocularexamination2nded1996
本文标题:《斜弱视与双眼视》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6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