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全面开启幸福高淳建设新征程(讨论稿修改版123)
1全面开启幸福高淳建设新征程合力创造转型跨越发展新业绩——在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吴卫国(2011年7月21日)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高淳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化部署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拼搏奋进,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幸福高淳建设,为实现“十二五”发展新跨越而齐心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一、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淳跨入历史新阶段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七年,是高淳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快速提升期。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凝心聚力推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淳”取得重要进展,圆满完成了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使过去的七年成为高淳拓展发展新空间、焕发发展新活力的七年,成为高淳探索发展新路子、增创发展新优势的七年,成为高淳应对发展新挑战、开创发展新局面的七年。2七年来,高淳解放思想纵深推进,发展思路更加完善。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主题鲜明地开展了六次全县性解放思想活动,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从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向追求人均财富、绿色崛起、幸福赶超的深化;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打造工业强县、湖滨新区、边贸中心,向建设经济繁荣、生态文明、文化灵秀、和谐安康幸福高淳的提升;在发展思路上实现了从培育产业特色、城市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向营造“五大新优势”、提升“五大竞争力”的拓展;在发展举措上实现了从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向主攻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三大重点”的聚焦,在不断探索特色发展新路中,使发展理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发展路径更加符合县情特点,发展思路更加符合阶段特征,发展导向更加符合人民意愿。七年来,高淳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增长提速、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004年的3.14倍、3.37倍、3.13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12位、第15位、第9位、第13位,我县进入全省全面小康达标县行列。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特色富民经济彰显新的优势,建筑业发展跨入全省“建筑强县”行列,造船水运能力分别突破100万吨和200万吨,高效农业比重提高28个百分点、达到51%,“固城湖”螃蟹成为全国“五个第一”知名品牌。3七年来,高淳后发优势日益放大,发展基础明显增强。大工业优势逐步显现,工业规模企业从104家发展到277家,工业规模经济占全县工业比重从38.7%提升到72%,新增年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8家、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45家,县经济开发区发展活力和产业基础逐步增强。大交通优势加速形成,县域一级公路里程达到42公里,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346公里,溧芜高速西段、省道246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宁高轻轨、宁高新通道、芜申运河等重点项目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大旅游优势得到提升,生态之旅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慢城”,高淳老街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6强,成功申报固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来淳游客年均增长30%以上。大商贸优势日益彰显,县水产批发市场跨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行列,年销售超亿元的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场交易额分别达到2004年的2.9倍、3.4倍,我县成为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县和全省商贸十强县。大环境优势持续放大,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建成区面积从9平方公里拓展到2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39%提高到49.5%,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机关作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来淳投资者对发展软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七年来,高淳创新创优形成氛围,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三创”实践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优的先进典型,特别是以三大本土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创新发展典型,在引领广大企业做大做强上发挥了示范效应;以武继军“村官楷模”和桠溪镇生态4文明建设为代表的镇村科学发展典型,被市委、市政府全面总结推广;以三大特色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群众首创精神,在促进创业致富、产业富民上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以生态法治和“五无村(社区)”创建等为代表的平安法治建设经验在省市推广,连续七年保持了进京非正常上访“零登记”及刑事发案、信访总量、越级上访全市最低纪录;以两轮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村官防腐保廉体系建设、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等为代表的党建创新经验,树立了党建工作品牌,扩大了党建工作影响;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在“四个一线”等关键领域建功立业,使党员干部队伍展现出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同时,省淳中、县人民医院、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等有着显著发展业绩的“三创”典型,在全县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七年,是高淳负重爬坡、砥砺奋进的一段不平凡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使经济社会保持了一个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取决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齐心奋斗、合力拼搏,得益于历届县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共高淳县委,向所有为高淳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过去七年,高淳不仅在发展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主要是:——形成了一条产业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路径。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上把生态确立为第一竞争力,不断深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保护生态、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生态、在特色化进程中彰显生态的思路,坚决摒弃“先污染5后治理”的老路,积极探索“以环境促发展”的新路,在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中,实现了工业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使产业与生态逐步变“相互矛盾”为“良性互动”。——形成了一套抓重点与重点抓相一致的推进机制。坚持把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特色化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重点,在新型工业化上突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城市现代化上突出大交通建设与组团化开发互动并进,在产业特色化上突出三大富民特色经济与三大新兴特色产业齐抓并举,尤其把抓项目作为抓发展的重点,在牢牢聚焦重点中推动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相统一的工作导向。注重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在不断增进群众福祉的基础之上,将民生为重的人本理念、普惠全民的制度设计、共建共享的执政行为贯穿始终,以“三位一体”的坐标体系推进富民增收长效化、公共服务普惠化、平安和谐法治化,尤其是实施了区域联网供水、一线圩堤达标建设等一批重大民生实事工程,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新农保试点县、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省群众文化先进县、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体育强县等一批荣誉称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形成了一个团结协调与合力干事相促进的发展氛围。注重发挥好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服务发展大局中的职能作用,不断增进县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切实加强对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淳”这一共同的事业凝聚合力、鼓舞干劲,特别是成功6应对了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经受了去年超高水位汛情和今年历史罕见旱情的重大考验,巩固发展了全县上下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干群同心、目标同向、事业同创的生动景象。近七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特别是面对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产业能级偏低的矛盾依然突出,开发园区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科技人才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社会管理创新机制还显滞后,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不断增多,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压力加大;面对全域统筹的新任务,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尚不完备,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还不均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面对区域竞争的新态势,少数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动力不够强,创新解难的办法不够多,狠抓落实的作风不够实,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二、奋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幸福高淳建设新局面今后五年,是高淳由全面达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高淳正处于转型跨越的黄金发展期、绿色崛起的攻坚突破期,经济社会发展既蕴涵着难得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大的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处于孕育期;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备坚实基础,国内外大环境为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更多机遇。在新的发展阶段,省委明确把实施“八项工程”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市委要求把聚焦“四个第一”、推进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作为全市“十二五”发展的根本路径,特别是将“双7学双争”两个典型选树在高淳之后,市委主要领导又对高淳“十二五”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希望高淳加快环境向生态化、产业向高端化、城乡向现代化转型跨越,勇闯新路,奋力赶超,后发先至,创造辉煌”,这一系列重大决定为我们的科学发展实践、转型跨越赶超明确了目标定位、提供了强大动力。从高淳情况看,经过“十一五”的探索实践,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镇村科学发展上赢得了先发效应,在县域交通建设、发展要素集聚上迎来了重要转机,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创业上进入了新的阶段,紧密契合了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方向,构筑了高淳有别于其他区县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纵深推进,对化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推进体制机制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等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置身新的背景、推动新的实践,我们既要因时顺势加速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又要不失时机抢抓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机遇,更要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转型跨越、弯道超越的轨道,努力在“十二五”发展中后发先至、创造辉煌。全县上下务必形成高度共识,务必把握发展大势,务必抓住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聚焦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幸福赶超,坚定不移推进环境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城乡现代化,奋力走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前列、走在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前列、走在幸福城市建设的时代前列,努力走出一条更有高淳特色、更具比较优势的科学发展路子。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高淳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8型跨越为主线,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幸福赶超之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在更高平台上提升环境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城乡现代化水平,努力把高淳建设成为城乡环境最优美、富民强县最协调、社会关系最和谐的幸福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县域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6%、32%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两番,人均发展指标进入全省前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体、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创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生态更加文明。全面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县、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国家级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生态涵养区覆盖率达到70%,主要水体流
本文标题:全面开启幸福高淳建设新征程(讨论稿修改版1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3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