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同步精选课后训练【7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同步精选课后训练【7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本文的作者是时代的(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且焉置土石?11.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愚公决定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其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本文是以二山的高大与愚公的老、弱作对比,显示愚公的坚毅和执著。C.本文写操蛇之神的恐惧与元帝的被感动,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D.本文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难与坚毅乐观的精神。【答案】【小题9】战国列子【小题10】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焉:哪里)【小题11】B【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解析】【小题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学常识识记题。记忆时要关注作者的朝代、称谓、取得的成就等。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10】试题分析:这个翻译句子虽然短,但也不容易翻译对。要注意“焉”的解释为“哪里”。“且”是“况且”的意思。翻译句子要注意现代汉语的语句结构,要翻译通顺并且尽量采用直译法。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11】试题分析:B本文的对比主要是“愚公”和“智叟”对比,“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高大衬托了愚公的老弱。因此B不对。本题主要要分清楚写作手法中的“对比”和“衬托”。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5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4分)(1)辍耕之垄上()(2)天下苦秦久矣()(3)为天下唱()(4)固以怪之矣()【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小题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2分)(1)(2)【小题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6分)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人名)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胜已为王。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到)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争辩)数(几次),乃置(放),不肯为通(通报)。陈王出(出游),遮道(挡在道路中间)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伙伴)!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在宫殿中进出更加随意),言陈王故情(以前的事情)。陈王斩之。(1)用自己的概括故事的内容(2分)(2)上文中陈胜的做法与课文《陈涉世家》选段中的哪些语句正好相反?请把《陈涉世家》的这些语句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3)请你结合所给古文语段内容,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答案】【小题1】(1)辍:停止(2)苦:苦于(3)唱:通“倡”,倡导(4)怪:以…为怪(4分。意思对即可。)【小题2】现在逃亡也是死,做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分。只要能通俗的语言把意思阐述出来即可。)【小题3】①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各1分,字数符合要求,大意对即可)【小题4】①葛婴因立襄强为楚王而被陈胜杀了;陈胜杀了贫穷时的伙伴(各1分)②苟富贵,无相忘;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各1分)③不设标准答案,可从诚信等角度谈(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这里“苦”“怪”为意动用法;“唱”为通假字现象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注意“亡”“等”重点词的理解。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的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要求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寻筛选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学生精读文章,初步筛选,看清方向,明确方向,仔细分辨,识别障碍。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小题4】试题分析:从近五年中考本类试题的形式上看,这五年的题目均为填空简答题。五年中有三年的题目后面带有答题要求。答题要求分为两种,即,要求答案用文中的话表述,或答案用自己的话表述。从提问内容看,所有题目都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发问,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读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对语段理解无误,回答这类题目基本不存在难度,而没有读懂语段,这类题目的正确率也就不能保证了。因此,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这里学生能从原文内容中理解和总结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总结合理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猫说(8分)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①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风猫’。”又客说之曰:“大风飚起,维②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③?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斯墙圮④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注释】①尚:超过,高过。②维:文言助词,可不译。③如……何:把……怎么样?④圮:塌坏。【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2)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3)不如名曰‘云猫’。()(4)维墙虽固()【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小题3】读完这篇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答案】【小题1】(1)以……为奇、认为……奇特(2)确实(3)命名(4)即使【小题2】捕鼠的本来就是猫,猫就是猫,为什么要让它失去本来面目呢?【小题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保求人性本真。(或对人、对事物的评价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恰如其分,不能夸大或缩小。)(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奇”,形容词动用:认为不一般。这类用法,一般在名词代词之前常用见。“诚”,古今异义,古义为“确实”。“名”:名词动用:命名。“虽”,古今异义,古义为“即使”。考点:文言字词理解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课外古文不熟悉,且本题中大多为古今异义字词,容易混淆。学习古文,要注意多积累字词,了解它们的含义以及变化,加强识记。【小题2】试题分析:“故”,本来;“耳”,语气词不译,不要望字生义;“胡”:为什么;“本真”:本来面目。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在不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容易望字见义,凭直觉翻译,比如“耳”字。平时要多读古文,增加古代语言方面的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小题3】试题分析:抓住最后一句中“本真”理解,可从“追求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等方面感想。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读懂文章不容易。文章的“显义”大多在文尾,有的是写事情的结尾或影响,有的是作者的评价,古文也是如此,阅读时要了解这个特点。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4分)(1)阡陌交通阡陌:(2)便要还家要:(3)余人各复延其家延:(4)便扶向路扶:【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B.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C.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D.遂与外人间寻向所志,遂迷【小题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小题4】本文通过虚拟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答案】【小题1】(1)田间小路(2)通“邀”,邀请(3)请(4)沿着,顺着【小题1】C【小题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小题1】表达了作者渴望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劳动,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理想社会。【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小题1】本题考查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中的“乃”都是“竟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同步精选课后训练【7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8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