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书法讲座第一章:书法简史第二章:书法基础知识第一讲:执笔的姿势第二讲:运腕与用笔第三讲:结体与布局书法简史先秦书法汉字的起源,奏响了中国书法的先声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存留刻画象形符号人物:许慎《说文解字.叙》甲骨文1:时间3500年以上的历史,夏商之际。2:书法形式美的基本因素①刻画书写的笔法美②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③字与字、行与行组合排列上的章法美3: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3100~2300年历史时间金文、石刻、简帛材料变化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先秦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变化:1、点、团和肥笔趋于消失。2、笔划更富有抽象性。特点:偏重实用,与占卜、祭祀有关金文:商代金文与甲骨文同样具有书法意味。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公元前770~476春秋时期公元前475~221战国时期各系文字书风的地域特色:●材料发明:简、牍、帛。刺激书写发展Ⅰ、齐系文字书风《齐侯盂》《陈曼簋》Ⅱ、燕系文字书风《燕侯载簋》《郾公匜》Ⅲ、晋系文字书风《侯马盟书》Ⅳ、楚系文字书风《王子午鼎》《越王勾践剑》俗称鸟虫篆《信阳长台关楚简》Ⅴ、秦系文字书风《秦公簋》春秋《石鼓文》《秦公钟》《秦公鎛》●隶变的过程:“隶书者,篆之捷也”以毛笔直接书写,使书法解脱了与工艺的束缚,书者在独立的书写中、个人性情、审美趣味、用笔技巧均能反映出来,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朱墨书迹的出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篇章。秦汉书法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秦国崛起国力渐强“七国争雄”中,秦王嬴政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后,政令其一是“车同轨,书同文”。李斯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公元前202年,经四年“楚汉之争”刘邦胜项羽,国号“汉”史称西汉。公元25,刘秀称帝。史称东汉。秦代大篆、小篆、隶书隶书隶书是秦朝狱吏程邈出于工作之便整理了在民间流行的简便字约三千字,用于抄写有关文书之用。这种写法初期只限于下级衙役、狱吏应急使用,不能上大雅之堂,故称隶书(秦隶)。隶书的特点是将小篆字形改圆变方,笔划改曲为直,结构更趋向简化,并开始分出偏旁部首,书写也人乃便利了,真可谓是汉字的又一重大改革,也是古文字时代向今文字时代过渡的桥梁。隶书的出现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它产生在秦代,却通行于汉朝,所以也有秦隶和汉隶之分,整个两汉四百年是篆书渐退而隶书大盛的一代。秦隶没有¨点画俯仰之势”,其结构近似小篆,也可以说是小篆的一种草写,字形基本上是方形。汉隶较秦隶更易认易写,虽初期的汉隶还稍有点篆书的痕迹,但已有“蚕头雁尾”的波折之势。晚期汉隶字形结构更加整齐规整,每个字都有挑法,字字有棱角,如我们常见的《曹全碑》、《华山碑》、《张迁碑》拓片,从这些碑帖中叮以看到平整美观,活泼大方,比早期隶书更加发挥了毛笔书写的特点,是人们广泛使用的字体。由于隶书的撇、捺都向两边伸展,象个“八”字,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八分字。汉隶碑刻简介乙瑛碑汉隶碑刻简介西岳华山庙碑礼器碑汉隶的发展西汉初年,承继秦制,但急速的隶变大潮却很快动摇了官体文字小篆的正统地位。原为下层官吏和民间通行的隶书,地位得到了上升,即使是高级文书、重要典籍,也不再都以小篆来书写。例如,作为西汉皇宫官署文字档案的未央宫刻字骨签,也多以当时通行的隶书书体。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隶的发展《老子》乙本,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战国经典,均以隶书写成,正反映了秦末汉初日用书体变化的消息。从考古资料看,西汉初期的隶书,然遗留很多篆书的字形构造,而中后期的简牍上,这种篆书形构的痕迹则渐少,汉隶成熟的时代已经到来。魏晋书法魏晋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开始,到东晋结束,前后200年。这一时期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魏晋时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钟繇为代表,其楷书和行书的笔法研究与书法实践,开启一代新风,将汉隶转向魏晋楷、行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卫视家族、王氏家族、都学习他的笔法。张芝、索靖、韦诞也学习其草书。第二阶段:以王羲之为代表。他在继承钟、张的同时,使楷行草推向历史的高峰,脱去汉代隶书质朴滞重的笔意。创造出流美飘逸的书风。第三阶段:以王献之为代表,他在其父羲之书法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创造,其行草变蘊藉为外放更显神骏。东晋的四大望族书家王氏一门王羲之父辈:王敦、王导、王廙郗门书家庾门书家谢门书家
本文标题:书法发展简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8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