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SOLO分层评分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SOLO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温州市平阳新纪元学校水头校区黄益味2017年11月17日【2014绍兴卷】10.文章最后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4分)【2016绍兴卷】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梁衡【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2017绍兴卷】8.“我”对友人的言行有多次误读。试以其中一次为例,简要写出友人的本意和“我”的理解,并探究造成误读的原因。(6分)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如何评价、如何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学作品是人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温儒敏《新高考语文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1.命题将更加注重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3.更加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4.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5.作文的改革,应当往理性靠拢。6.文言文命题的改革不满足于“读通”。当学生学习一门新学科时,一开始他们是以量的方式获得分离的、互不相关的内容。但是,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质的变化发生了,所学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了,构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在最高层次上,学生的思维中建立起相应的抽象体系,它可以衍生处新的维度,如形成科学假设,或解决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可观察的学习结构·序》“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比格斯教授和凯文·卡利斯教授一起提出。原意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他们认为,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以判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这种分析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高度的评价方法就称为SOLO分类评价法。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相比,“SOLO”分类结构的焦点集中在生回答的“质”,而不是回答问题的“量”,更好体现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的良好结合。“SOLO”分类评价理论。从理论层面来看,学生的思维操作模式包括能力、思维操作、一致性和收敛、回答结构四个方面。同时,学生的思维水平层次由低到高可以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五个层次结构。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针对学生对某一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从思维操作模式和思维层次水平两个维度,通过分析回答的结构特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作出评价。《魔法妈妈》主要内容:一个小男孩西恩要养一只小狗作为宠物,爸爸不允许,妈妈很为难。有一天,妈妈拿了一个土豆给小男孩,让他不管去哪儿都把它带在身边;到第三天的时候,给它拴上一根绳子,然后拉着它去花园玩儿,妈妈会施魔法将他变成小狗。爸爸看到小男孩这样,以为他想要小狗想疯了,就赶快给他买了一只小狗。结果每个人都很高兴,小男孩得到了小狗,爸爸以为挽救了小男孩。问题:为什么称“魔法妈妈”?魔法妈妈(线索)解决爸爸和西恩的问题(相关素材)SOLO层次答案示例层级描述前结构西恩妈妈真的会施魔法;妈妈有魔法,真的变土豆为小狗;妈妈很厉害;妈妈骗了西恩和爸爸。回答与材料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同义反复、转换、跳跃到个别细节。单点结构妈妈其实根本不会施魔法,她只是和爸爸开了一个玩笑,就是土豆变成小狗了。或妈妈实现了西恩养小狗的愿望。只从爸爸或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多点结构妈妈巧妙地实现了儿子的心愿又没有让丈夫生气,就像传说中会魔法的精灵。从爸爸和儿子两个角度理解,但没有联系。关联结构妈妈是一位会巧妙化解矛盾的聪明母亲,“魔法妈妈”是一种幽默风趣的比喻。从爸爸和儿子的矛盾角度去理解。抽象拓展结构妈妈是一位巧妙化解父子矛盾的聪明母亲,“魔法妈妈”是幽默风趣的比喻,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从父子的矛盾角度去理解,并形成普适性的理论认识。SOLO分层评分标准:回答结构▲问题线索X不相关素材●给出的相关素材○未给出的相关假设R得出的结论单个素材正确理解单个素材正确理解单个素材正确理解……内在关联结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OLO)结论123文本相关素材其它相关素材单个素材正确理解单个素材正确理解……内在关联结论(阐释)文本相关素材第一层级:因为这棵树雨水落不到树上,风吹不动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所以是假树。(1分)——着眼于“文章表层”(如果是种在大棚中的树?文章内容)第二层级:因为对于一棵真正的树来说,风雨到来之时它应该有呼应,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而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际,没有反应。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棵假树。(2分)——着眼于“自然属性”(单点)第三层级:因为对于一棵真正的树来说,风雨到来之时它应该有呼应,这是它的自然属性;而自由生长则是树的本性,但这棵树被禁锢在十七楼的窗户内,既远离自然又失去自由,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棵假树。(3分)——着眼于“失去天性”(多点)【2014绍兴卷】10.文章最后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4分)不是假树。第一层级:因为文章第⑩小节说“它真的是一棵树”。(1分)——着眼于树本身第二层级:因为这棵树内心还是渴望着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2分)——着眼于“树心”(单点)第三层级:因为虽然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时,它不可能像其他树那样呼应,但它的心依然渴望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它失去了自然的土壤,却依然保留着树追求自由,渴望阳光的天性。(3分)——着眼于“天性未泯”(多点)第四层级:因为虽然这棵树在风雨到来之时,它不可能像其他树那样呼应,但它的心依然渴望阳光雨露,并且向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它失去了自然的土壤,却依然保留着树追求自由,渴望阳光的天性。因而这是一棵真的树,是一棵活得很艰难,很顽强、很无奈的树。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这棵树的悲剧性。(4分)——着眼于“树的悲剧性抗争”(关联)【2014绍兴卷】10.文章最后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4分)17.(8分)本题为分层赋分题。具体标准如下:第一层,只侧重于一种情怀,论述不充分。(1~2分)第二层,只侧重于一种情怀,论述充分。(3~4分)单点第三层,思考到两种情怀的兼备,但论述充分。(5~6分)多点第四层,思考到两种情怀的融合,论述充分。(7分)关联抽象第五层,思考到两种情怀的融合且突出陶渊明作为文人的形象意义,论述充分。(8分)【2016绍兴卷】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梁衡【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第一层,只侧重于一种情怀,论述不充分。(1~2分)示例A:陶渊明是一位具有“儒家情怀”的文人。文中写他怀着大济苍生之愿,多次投身仕途。示例B:陶渊明是一位具有“道家风骨”的文人。文中写他辞官归隐,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第二层,只侧重于一种情怀,论述充分。(3~4分)示例A:陶渊明是一位具有“儒家情怀”的文人。文中写他怀着大济苍生之愿,多次投身仕途;梁衡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且在政改实验中搞得轰轰烈烈。这些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示例B:陶渊明是一位具有“道家风骨”的文人。文中写他辞官归隐,能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快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鲁迅说他是个平和的田园诗人,穷到衣服破烂不堪还在悠然地采菊;课文《归园田居》(其三)写他在南山下耕作,虽辛苦,仍陶醉于他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平和心境。第三层,思考到两种情怀的兼备,但论述充分。(5~6分)示例:陶渊明是一位兼备“儒家情怀”的人。文中写他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梁衡也提到他想要治天下,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的儒家情怀。他也是一位有“道家风骨”的人,文中写他辞官归隐,坚决不做官。鲁迅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这些又表现了陶渊明的道家风骨。第四层,思考到两种情怀的融合,论述充分。(7分)示例:陶渊明是一位既有“儒家情怀”也有“道家风骨”的文人。文中写他怀着大济苍生之愿,多次投身仕途;梁衡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且在政改实验中搞得轰轰烈烈。这些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同时,文中写他辞官归隐,能从田园生活中自然地体味到快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鲁迅说他是个平和的田园诗人,穷到衣服破烂不堪还在悠然地采菊;《归园田居》(其三)写到他在南山下耕作,虽然辛苦,仍陶醉于他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的平和心境。由此可知,陶渊明是一位既具有“儒家情怀”又具有“道家风骨”的诗人。第五层,思考到两种情怀的融合且突出陶渊明作为文人的形象意义,论述充分。(8分)示例:陶渊明是一位融合了“儒家情怀”和“道家风骨”的文人。起初,他心怀大济苍生之愿,后因种种现实逐渐走向平和宁静(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文中写他“猛志逸四海”,多次投身仕途。梁衡也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后来,他终因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坚决辞官、再返田园。他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快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如鲁迅所说的那样,穷到衣服破烂不堪还在悠然地采菊;也如《归园田居》(其三)所写,他在南山下耕作,虽然辛苦,但仍陶醉于田园生活。总之,他从满怀儒家的济世情怀走向看似洒脱的道家风骨,这也是中国很多文人的人生经历。【2015年温州卷】9.本文中“我”在“寻找”,许多文学作品也写到“寻找”,如《孤独之旅》《小王子》等,这引发了你对“寻找”的哪些思考?结合本文,联系你读过的课文或其他作品,加以阐述。(8分)【说明】要结合本文内容正确理解“寻找”的寓意,联系其他作品中“寻找”的内容及寓意,再综合理解“寻找”的含义,由此从生活、人生等角度抽象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作出阐述。如果能形成独特合理的认识,或主动联系从提示外其他作品中获得的丰富合理的阅读经验,酌情加1-2分,加至满分为止。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第一层:(8-7分)能结合本文内容正确理解“寻找”的寓意,联系其他作品
本文标题:SOLO分层评分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2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