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儿桡动脉采血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陈丽2014-7-7桡动脉•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选择桡动脉采血的优点: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四肢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外周静脉采血,由于出血慢,抽血时间长,血标本容易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难以抽取足够的血量,需重复抽血,且容易破坏静脉血管,影响静脉输液,增加患儿的痛苦;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也易被患儿大小便所污染;小儿桡动脉细小,动脉血流速较快,因此,选择桡动脉采血,减少了患儿着凉,同时也减少感染的机率。采血前准备•告知家长采血目的及重要性小儿采血时,经常会遇到家长的拒绝,即使同意并配合者,也给家长留下了不良印象,甚至可以说是刺激,患儿年龄越小刺激越大。所以,当护士不能一针见血时,当护士工作稍有疏忽时,当家长对治疗及服务稍有不满时,采血就可能成为医患矛盾的一个导火索,造成医疗纠纷。因此,采血前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告知家长采血量许多家长采血后往往抱怨采血量过多,而与护士发生争执,如果事先告知采血量,则能避免此矛盾。•护士心理准备患儿家长对采血的心理是复杂而又多变的,若护士又不能一次采血成功,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所以,采血护士一定要树立信心,尽心准备,把每一次采血都当做是家长给予的最后一次机会。采血前准备•抽血车用物准备一次性注射器(根据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般为10ML注射器),一次性5.5号头皮针,治疗盘,碘伏,无菌棉签(无菌棉球),一次性胶手套,试管等。车下层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盒及利器盒。操作方法桡动脉采血:•1)目测定位法•2)触摸法•3)十字法目测定位法•在小儿腕部横纹线的中间线(为一条人为地想象的平行于两横纹线的直线,它与上下两横纹间距离相等)与大鱼际肌腱向腕部延长线的交叉点处,即桡侧腕横纹肌上2cm。•穿刺点:在腕横纺肌上0.5cm穿刺。触摸法•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在最明显处以15~20°进针抽取所需血量即可。•穿刺点:触摸波动点(用指甲按印),在波动点下0.5cm-1cm处进针。十字法•患儿手腕部的腕中纹(即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穿刺点:约为中线与大拇指外侧的1/2处为穿刺点。操作方法•三种方法均需1名助手,助手做好患儿的固定工作,勿使患儿过度挣扎,避免体位改变,尤其是定好穿刺部位后更不能再变动体位。•将患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的手掌,使患儿掌面朝上,稍向下压,使手掌背曲呈反弓状,充分暴露根部,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5号头皮针(连接好注射器)定位好后,进针时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20°(肥胖者进针角度适当加大,约20~30°)进行穿刺。•穿刺时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的方向和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力感,鲜血即流出,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回血快,见回血后针头斜面向左转向操作者,与血流方向一致,可减少针眼处渗血及血肿的发生)。操作方法•拔针时倒转注射器,用拇食指抽住头皮针使其保持一定的负压后再拔针,可减少血液滴出。操作方法•拨针后:棉签加压止血5min~10min。也可用胶布压住无菌棉球并绕腕部1周按压,不宜过紧,并注意观察该侧手指血运情况,止血后及时放松按压。桡动脉采血注意事项•1.如患儿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慎用动脉穿刺。•2.穿刺时尽量减少反复进针,以免造成血管损伤出血,形成血肿。桡动脉采血注意事项3.动脉血管壁较硬且滑,尽量选择5号半头皮针进行穿刺,刺过皮肤时阻力小,较容易穿刺。对皮肤刺激小,疼痛就会较轻,病人易于保持平静的呼吸。4.注射器内不可留空气,若标本中混入空气,将影响检验结果,所以采血前要检查采血器或注射器,针头和针栓结合是否紧密,有无漏气现象,5.选用何种方法采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自己的擅长进行选择,保证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因反复穿刺失败而破坏血管,影响输液治疗时选择血管及患儿病情康复,如颅内出血患儿反复受刺激会加重出血。谢谢!!!
本文标题:小儿桡动脉采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2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