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外治法针灸科冯耀峰一、灸法“灸,灼也”,灸法就是烧灼的意思。1、灸法的材料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可能是采用一般的树枝柴草取火木烧灼、烫、熨,以消除病痛,以后才专门选用艾作为主要灸料,艾灸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第一,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柱,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第二,燃烧时热力温和,能合适皮肤,直达深部。灸法除以艾叶作为主要材料外,其它灸法尚有硫黄、黄蜡、灯心草、桑枝、桃枝等作为灸法的材料。2、灸法的操作规程辩证施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阴阳,恢复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失调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选择体位:以医者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病人肢体舒适,并能持久为原则。点穴:施灸时必须取准穴位,还需嘱咐病人,不可移动体位,以保持穴位的准确。置炷与点火:点穴后,不同的灸法有不同的置炷要求。灸法的作用与适应范围③温阳补虚,回阳固脱④补中益气,升阳举陷⑤消瘀散结,拔毒泄热⑥降逆下气,通畅气机⑦防病保健,延年益寿①温经散寒,活血通痹②疏风解表,温中散寒1234564、灸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法。施灸时患者的体位要平整和舒适,并便于术者操作。施灸完毕,必须熄灭艾卷或艾炷,以免引起火灾。施灸程序,一般是先上部,后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灸后处理,施灸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即可消失。施灸的禁忌:a.病情禁忌b.部位禁忌保健灸温灸器灸温针灸雷火针灸太乙针灸艾条灸艾炷灸艾灸法二、拔罐法古称角法或角吸法,又称吸筒法。这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位,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法分类排气法分类拔罐形式分类综合运用分类针罐—针刺后留针过程中,在针刺部位拔罐留罐—吸拔后留置一定时间火罐—利用火力排去空气水罐—利用煮水排去空气抽气罐—利用注射器或特别橡皮等排去空气多罐—多罐并用闪罐—吸拔后当即取去或反复吸拔起去单罐—单罐独用推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移动刺血(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皮肤针刺破血管后加拔罐药罐—用药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内盛贮药液竹罐陶罐玻璃罐金属罐抽气罐罐子的种类吸罐的方法①闪火法②投火法(1)火罐法③贴棉法④架火法⑤滴酒法(2)水罐法(3)抽气法留罐的时间:一般10-15分钟,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时间,以免起泡。起罐的方法:一般先用右手夹住罐体,左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皮肤,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起罐手法一定要起缓,切不可硬行上提成旋转生拔,以免损伤皮肤。拔罐的作用(1)负压作用(2)温热作用:瘟通经络,温养阳气,温散寒邪,四阳救逆,以使阳气来复,散其寒邪。(3)调节作用:通过负压和温热刺激,可引起的局部反应而作用于全身,从而调查机体的功能,消除病湿因素,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拔罐法的适应范围一般适用于风湿痹病,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痛,如腹痛、背腰痛、痛经等,还可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证,此外,如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等外科疾病等可用。拔罐的注意事项宜选择肌肉丰厚的部位。要根据病情及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决定采用拔罐的方法以及大小适宜的罐具。用火罐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不同拔罐法的注意点应选择适当的体位。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在拔罐中,一旦出现晕厥的所谓晕罐现象,应立即起罐,并及时妥善处理。三、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刮痧板,在人体的体表上进行推动刮治的方法,因民间用于治疗痧证,故称刮痧疗法。1、作用原理:刮痧后血管暂时缩小,继而逐渐扩张,血行显著旺盛,进而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血行障碍、炎症、肿胀等病理状态得到改善,同时使病变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发生活化,全面增进人体自身的愈病能力。刮痧还可对神经的抑制或兴奋以及体内各种分泌腺的机能有调整作用。适当刮痧可增强免疫能力,加强自身的愈病能力,使全身的生理机能旺盛,有病祛病,无病强身,且可防止皮肤老化,养颜美容。2、操作方法:1)、依患者病情辩证,选取有关经脉、腧穴,决定其部位;2)、施术前在皮肤表面涂适量润滑剂,一般右手持刮痧板与皮肤呈450斜度,平面朝下刮拭,左手辅助以配合施术。3)、其顺序是先头颈,后躯干,再四肢,刮拭面尽量拉长,胸复、肩、面部均由内而外,其它部位均由上而下刮拭。4)、用力均匀、适中、刮痧部位凡有病源之处,轻则红花点,重则青紫,甚则青黑累块,发红一般无痛感,青紫或有微痛,青黑累块者有痛感,均正常反应,刮拭后饮水一大杯助新陈代谢。3、适应范围:中署、外感、吐泻、胃痛、腹痛、习惯性便秘,痔疮、头痛、失眠、疲劳、风湿症、腰腿痛、扭伤、高血压、低血压等,因此有刮痧祛百病之说。4、注意事项:一般无副作用,可安心操作。用力过大会导致病人疼痛,术前一定涂适量润滑剂。皮肤如有溃疡或破损不宜刮痧,第二次刮痧需等患处无痛感时再实施,一般约3-7天,因人而异,直至患处清平,无明显反应,则病症自然痊愈。四、耳廓触法压痛法1)方法:医者左手轻扶耳背,右手持探棒,毫针针柄等末端钝圆,直径为2mm左右的棒状物,以50-100g的均匀压力按压耳廓各穴,观察病人的痛觉反应,比较各穴区点触压疼痛敏感的程度。用压痛法普查耳廓脚周围,肿瘤特异区和三角窝探查点时,还可运用划法,即用上述压力,均匀地在被测部位滑动,并观察患者的反应。2)压痛法注意事项①应用点压法时,在耳廓各相应部位逐一压迫检查,避免遗漏阳性反应。②点压耳穴时,密切观察病人表情及时疼痛耐受程度,有无耳穴解压异常感觉,有无酸、麻、胀等反应。③点压各耳穴,用力要均匀,停留时间要一致,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④探笔或探笔棒头部位圆钝,避免因其过于失锐而造成人为的痛点。⑤点压到可疑的阳性痛点星,对邻近的穴位进行反复近按压比较,切忌过度用力。⑥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有重点地点压相应穴区。五、推拿定义:推拿手法是用医者的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按照特定的技能和规范化的动作,在人体体表经穴上进行各种不同操作的方法,是推拿防治痛病的主要手段。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平和、深透”。定义:用手背近小指部或小指、环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腕关节的连续屈伸外旋活动,连同前臂的内外旋连续动作手背呈滚动状,做产生的功、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治部位。临床应用:本法多用于颈项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缓解痉挛,通络止痛,消利关节,改善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主治风湿疼痛,肢体偏瘫,肌肤不仁,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碍。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临床应用:指揉法多用于头面、胸腹、颈项,四肢关节及全身穴位,掌揉法多用于肩背,腰臂及下肢,鱼际揉法多用于头面,颈项,胸腹及四肢,揉法具有舒筋通络,温经散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宽胸理气,健脾和胃,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主治,脘腹胀满,胸闷肋痛,便秘泄泻,头痛、炫晕,口眼歪斜,小儿疳积,耳鸣,耳聋等病症。定义:以手指指面,掌根或鱼际部分吸定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带动皮下浅层组织在深层组织养面上作轻快柔和的回旋运动称为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定义:以手掌掌面或示、中、环3指指腹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环形而有节律的盘旋摩动,分为掌摩法和指摩法。定义:以双手掌面或掌指部挟持患者肢体的一定部位,双手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移动,称为搓法。临床应用:适用于四肢,胁肋及腰部,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松解痉挛等作用,多治疗四肢关节伤筋,腰背疼痛,胸闷胁痛等。定义:以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沿体表垂直方向向深部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分指按法、掌按法。临床应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经穴,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常用于各种痛症,如胃脘痛,胆石症,腰背痛等;掌按法适用于腰背脊柱及脘腹部,具有理筋整复,活血止痛,开通闭塞,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等,主治风寒痹痛,脘腹冷痛,五更泄泻,月经不调,寒凝经痛等。定义:以拇指和其他手指指腹相对用力,挟持施治部位的肌肤筋膜,捏而提之,称为拿法。分三指拿法和五指拿法。临床应用:适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等肌肉丰厚处,有疏经通络、宜通气血、祛风散寒,解痉止痛,开窍提神等作用,主治颈项强痛,风寒痹痛,肌肉酸痛,伤风感冒等病症。定义:以拇指指端用力,深按施治部位,弹而拔之,称为弹拔法。适用于全身肌筋丰厚处,有舒展肌筋,松弛痉挛,行气活血,松解粘连,消炎镇痛,通经活络等作用,主治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腰突症、梨状肌综合证,扭岔挫闪及各种外伤后期局部组织粘连等病症。定义:以掌指部着力,5指并拢微屈,用虚掌反复拍打一定部位或穴位,称为拍法。临床应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常用于胸、背、腰、臀及四肢,有调和气血,疏松腠理,引邪达表,解痉止痛,舒松肌筋等作用,主治四肢肌肉麻木不仁,半身不遂,风湿痹痛,肌肉痉挛,腰背肌劳损,胸闷不畅等病证。感謝聆聽!
本文标题:中医外治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5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