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
1选择1.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标准,凡进入()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A.国境B.关境C.边境D.保税区2.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C.直接贸易D.多边贸易3.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2判断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联系。()2.依照商品形式,对外贸易可分为有形和无形贸易。()3.国际贸易值以货币表示的,而国际贸易量是以数量表示的。()4.世界贸易额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的总和。()5.统计世界贸易额的方法是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6.净出口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出口值大于进口值。()7.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33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2020年2月3日星期一44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第二节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第四节国际贸易利益实现的限制条件2020年2月3日星期一55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二、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三、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四、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020年2月3日星期一6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分工: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社会分工:指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按照生产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机组合。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由国内向国外的延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反展的结果。2020年2月3日星期一67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的关系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1、国内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则是在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阶段才出现的。2、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形成的社会分工。3、国内分工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各国本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国际分工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国际化度。4、国内分工一般不受其他国家权利和制度的限制,而国际分工则必然受到各国的政策、法律和其他上层建筑因素的制约。2020年2月3日星期一78(二)国际分工的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它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得分工,是国际间农矿初级产品和工业品之间的分工它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eg: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它是“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的分工形式。eg: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20年2月3日星期一99(三)国际分工的几个发展阶段:国际分工的发展可分3个阶段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2、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760年—1860年)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大战)2020年2月3日星期一1010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将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专业化生产产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掠夺,开矿山、建立种植园,为西方国家提供各种矿产品和农作物原料,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成。但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是建立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基础上的,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只能是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形式。2020年2月3日星期一1111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760年——1860年)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完成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大机器生产条件使生产能力和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原料来源,从而推动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转变。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英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宗主国成为工业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成为农业国,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食品、原料的来源地。国际分工格局正式形成。2020年2月3日星期一1212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发生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2020年2月3日星期一1313一方面,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垂直型”分工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分工的中心由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工业生产集中在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北美和日本,粮食和原料的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另一方面,在工业国之间形成了“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各种类型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一步加强。2020年2月3日星期一1414(一)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1、二战以前,由市场自发力量即成本、价格决定国际分工格局。2、目前,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者。(二)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三)“水平型”的国际分工成为主流2020年2月3日星期一二、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15(四)国际分工的界限发生改变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16162020年2月3日星期一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产业内分工:一是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二是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耐克)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17三、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一)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18182020年2月3日星期一国际服务业转移也已蔚然成风,涉及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芯片、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涵盖产品设计、财务分析、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办公后台支持和网页维护等多种服务类型,转移的工作岗位动辄成千上万,业务金额则以亿美元计。跨国公司是服务环节国际转移的主体。如微软、Intel、IBM、GE、花旗集团、AmericanExpress美国在线等行业巨头。19保留自己最擅长的,外包其余的20202020年2月3日星期一2、新一轮产业调整和布局是围绕着全球经济大规模客服化这一基本趋势展开的。企业组织发展模式从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向大规模客服化(MassCustomization)的转变,是20世纪末以来最重要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之一。这一趋势中的三个重要组织技术性内容,即客户满意度导向、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群层面的竞争,是理解跨国公司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切入点。(李志能,《国际贸易》杂志2004年8月号)21分工细化使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被放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地点。国与国之间的优势也将更多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的现象。22222020年2月3日星期一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23国际分工的深化使得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起来,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明显了。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府原来打算购买一部日本产的铲雪机,后来为了响应购买国货的号召,就改买美国制造的铲雪机。但后来发现,原来想买的日本产品是在美国伊利诺州制造的,而改买的美国产品是在日本制造的。24《华尔街日报》想调查哪个品牌的汽车最美国化,结果发现是日本的本田汽车!再如美国的波音747飞机,它是由8个国家的1600个大型企业、1.5万个中小企业协作生产的。波音777飞机,它的132500个主要零部件由遍布世界各地的545个供应商提供,这些供应商在所属专业领域是最优秀的。25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赖克写了一本书,名叫《美国下一条国界》,书中这样写道:全球正在变成一个单一的市场。哪里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根本不考虑国界问题。26•日本马自达的跑车MX-5,在美国加州设计,在东京和纽约融资,样车来自英国WORTHING,总装在美国的密歇根和新墨西哥,电子部件在美国新泽西设计,在日本制造。27272020年2月3日星期一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2002年,丰田也提出了美国化的战略。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的60-70%的电子元器件来源于日本公司。据五角大楼报告,美国21个绝对要害的军事系统,整个依赖外国(主要是日本)芯片厂商供应元器件。28日中经济贸易中心北京事务所所长酒井宗和分析了2000年中日贸易额858亿美元(中国海关统计为831·7亿美元)构成,发现中日贸易中有50%为日日贸易,即在华的日资企业对日本的贸易,约10%是中中贸易,即中国在日本的投资公司与中国的贸易。29292020年2月3日星期一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前三代制造业中心的特点国际分工新特点与第四代制造中心的形成(特点:环节分工)中国可以成为新一代制造业中心30302020年2月3日星期一产业结构转移的规律(环节分工)中国将成为全球制造的加工基地全球制造业价格将向中国靠拢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价廉物美现象31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美国:世界头脑欧盟、日本:世界身躯中国:世界四肢(加工制造)微笑曲线创新(虚拟)经济:美国制造(实体)经济:中国32在国际分工深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新形势下,高新技术、资本与低成本劳动力的结合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中国现阶段最大的要素优势是无限供给的廉价优质劳动力优势。引进外资与中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工厂,就是必然的现实的选择。而且,这种结合在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够做到。33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中国,扩大了劳动力的就业,提升了劳动力的素质,而且资本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产品加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的趋势。34目前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还远未形成主流,但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方面,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这不仅表现在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上,更多的体现在中国这些年发展所积累的大规模加工组装业优势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市场规模,这些比较优势就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保证。35未来20到50年内,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的制造,中国不仅可能而且正在逐步成为新的(环节分工意义上)世界制造中心。36廉价优质的劳动力,仍然是中国现阶段最大的优势。现阶段引进的不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链调整的过程中,越来越把主要的资源与精力集中到自己竞争力最强或者附加值最高的核心业务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上。37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相当数量的制造行业出现了零部件模块化的趋势,这使得组装加工变得越来越容易,进入门槛越来越低,这为中国利用劳动力优势参加国际分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8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表现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位置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反映中国现阶段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一定没有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表现为产业链条中的加工环节和制造工序的升级39中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四,但从绝对数量看,中国的产值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从制造业的增加值来看,中国是26%,而发达国家一般接近50%。中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乏具有世界影响
本文标题: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6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