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黎阳:时代呼唤公共知识分子
黎阳:时代呼唤公共知识分子8月6日15时至16时,主持人刘洋专访新生代女作家黎阳,欢迎广大网友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银河台“波司登”人物专访先进工作者。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讲家。四川德阳人,研究生,大学客座教授,第十二届四川省青联委员。曾在大型国企从事共青团工作,任刊物总编,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董事、总裁等职。自幼酷爱文学,擅长演讲,多次在国内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奖。著有散文集《激情人生》、诗集《朝阳集》、中篇小说《永远的守候》,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编译作品《处世手册》、《绝妙口才》(作为公务员培训教材),《秋的怀念》(梁实秋、韩菁清纯美爱恋真情纪事)等。代表作《何处是归程》被列入“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之中,亦被选为大学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散文《激情人生》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致力于口才学和成功学培训,在全国多所大中专院校进行了以“文化、社会、人生”为主题的巡回演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创办个人网站黎阳心语文室。致力于优秀中国文化的传播。黎阳以其为人阳光和作品阳光被大众广泛誉为“阳光女作家”,其演讲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发人深思,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让东学西渐,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国文化”是她不变的梦想;“做公共知识分子,文化传播者”是她积极倡导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阳光才女,这就是黎阳。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银河台,您正在收听的是“波司登”特约之刘洋对话先进工作者,今天当选先进工作者的是新生代的女作家黎阳老师,黎阳老师好。黎阳: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很喜欢黎阳老师的名字。应该是黎明的阳光,可以这么解读吗?黎阳:可以,我出生是早晨七八点钟,我母亲说黎明的太阳最给人以希望,最给人以温暖,而且我的出生地是四川德阳,因此我就叫黎阳。主持人:我们黎阳老师是非常受欢迎的,看我们的聊天室一位朋友说给大家透露一个秘密,黎阳老师是多才多艺的。黎阳:谢谢!今天非常不好意思。因为身体不太好,所以感觉状态不太好。主持人:确实。今天感觉黎阳老师的声音都有点变化。他说您唱歌非常好。可以给我们唱一下吗?黎阳:我多么希望跟大家一起唱歌,我怕今天的声音出来不太好。主持人:跟听众朋友解释一下,黎阳老师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跟我有点同病相怜,我也是感觉自己在不停地要止住自己的咳嗽声。黎阳:我刚到这里来,现在呼吸都有点困难。但我还是想跟大家,同听众朋友一起分享我的人生,我的经历,我的感悟。主持人:您的作品《激情人生》入选了我们的高中课本,大多数听众对您的这篇文章还是比较陌生的,这个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黎阳:我的《激情人生》是篇散文。我的散文《激情人生》同我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是一脉相承的,写的都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主持人:您创作这篇文章的源泉是来自于哪里?黎阳:我当时在东电的共青团工作,编辑青年杂志。有一天,我发现我的桌上有一篇中技生的来稿。他说,“我们一没有文凭,二没有工作经验,感觉毕业就是失业,感觉昔日美好的理想同现实差距是那么大,感觉就像被社会遗弃了的人”。他们走在大街上,很无助的感觉。我看后有一种辛酸,这种种感觉激励着我,很想把这些表达出来。主持人:我看了这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您为什么对人生有这样的理解呢?黎阳:我想是这样的。人生应该说,我们从年龄或者寿命来说,比如你活了多少岁,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但是我觉得,很多人逝去以后,并不因为肉体、生命的结束,许多东西就结束了。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李白。李白是盛唐青春气象的化身,李白就代表着青春。并不因为他生命逝去以后,他的这些东西就逝去了。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所能记住的古人,逝去的人都能充分说明,人生并不是一个以生为始,以死为终的过程,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主持人:您对人生的理解是来源于哪里?是您自己读书的过程,还是您思考,或者是由某一件事将您激发?黎阳:我说郁达夫的人生是颠沛人生,鲁迅的人生是呐喊人生,林语堂的人生是雅致人生,那么黎阳的人生是什么?激情人生。其实哲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人类都有终极关怀。不管你是哲学家还是平常人,都要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不同的是哲学家思考的多一点,自己一生十分之七都在思考我为什么活,人为什么活;平常人是十分之九都在思考我怎么活得好,十分之一来思考我为什么活,人为什么活。主持人:对,这个确实是。黎阳:因此我想对于人生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去思考。只是所思考的层面不一样,所思考的时间段不一样,所思考的深度不一样。但人人都会去想这个问题。主持人:最关键的还是思考的角度不一样。黎阳:是的。主持人:您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角度?黎阳:激情人生这个角度吗?因为你可以看出来,朋友都说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主持人:我感觉出来了,一见面就有这种感觉。黎阳:我觉得同我长期从事共青团的工作有关。共青团工作的特点是什么呢?正向激励比较多。仅管我们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会发觉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但是你会发现,我现在坐在这里,我在台上也好,我对着大家也好,我还是以正向激励为主。那么正向激励直接的效果,或者说引导了什么?就是激情。你会发觉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为什么让下面的人心情异常的澎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还是因为激情导致了这样。主持人:您还有一本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被列为唯美主义诗话小说,列入了“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这是您的处女作吧?黎阳:是的。主持人:第一个作品就这么成功,您的心境是怎么样的?黎阳:“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是文学的原动力。我当时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没有想很多的东西,我只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刚才已经说了,其实它同我的散文《激情人生》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说是一脉相承呢?因为都是写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这本小说写的是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爱与欲,情与义,梦想与现实,前程与去路。一曲在无奈现实中挣扎与浮沉的人性悲歌,一部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我想表达出像我这样的出生于70年代末的人的理想与追求,这样的唯美主义的情怀,因而我就写了《何处是归程》。主持人:我问是您的作品写成之后,很成功。当您得知很成功的时候,您当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黎阳:我很开心,为什么我很开心?既然是写出来,还是希望有人去读,有人去欣赏,有人去认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你说成功,也许是所谓的成功,我并不觉得非常成功,我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让大家了解、明白、懂得了我的很多东西,从这点来说,我非常开心。主持人: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只有25岁。黎阳:那是出版的时候,我写这本小说的时候不到22岁。主持人:您用了多长时间写这个作品?黎阳:18天。主持人:创作的过程很顺利吗?黎阳:我说我欣赏的是苏轼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行到该行之处,止到该止之时。我还要说,感谢我的父母。我当时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正好是我请假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我是属于除了吃饭和睡觉,连轴转,这18天,天天在写。主持人:非常专注。黎阳:我的父母代我接所有的电话,让我全神贯注投入到另外一种境界,与我书中的人物共同经历悲欢离合。主持人:可以说这18天虽然时间段比较短,但是这18天您非常专注。黎阳:写完这本小说之后,我除了几个错别字改了一下,其它基本没改,完全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事前没有特别的构思,提纲都没有写,写了一个近18万字的小说,18天写完。主持人:很厉害,在这部作品中,您提到了迷茫的一代,为什么叫迷茫的一代?黎阳:我出生于70年代末,我之所以要写《何处是归程》,是源于我当时的迷惘。何处是归程?不只是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究竟何处是归程?这个时代社会正发生巨变,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我今天认为是对的东西,明天也许是错误的。我今天认为是错误的,明天看来又是那么的正常。如何选择,何去何从,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未来,我感到迷惘。我不知道自己的前面是阡陌还是纵横,是东西还是南北?我感觉自己就像海明威笔下的“thelostgeneration”(迷惘一代)。主持人:我看过很多的评论,大多说您是一个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作家,也就是说,您还有着浓厚的传统古典文化的底蕴,想知道您感悟古典文化的动力是什么?黎阳:首先我还是非常感谢大家说我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这点我是最开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对古典文学的深爱超过我对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这点得益于我母亲。我母亲是位中学语文老师,我小的时候,她就教我背唐诗宋词,不到三岁的时候,唐诗三百首,我估计我能背上三分之二。主持人:很厉害了。黎阳:你知道吗?我三岁的时候给大人背的都是情诗。“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我十岁的时候,发现这是首情诗,我改了,改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主持人:我们看一下网友叫小海豚说,黎阳老师的状态不错呀。但您不唱歌真是可惜。黎阳:我很想唱歌,可今天。主持人:黎阳老师还是蛮精神的,一位朋友说,理想和差距还是挺远的,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理想大家都有,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了。黎阳:我是一个没有真正谈过感情的人去写的“爱情小说”——《何处是归程》,一个写完了小说再去体味社会人生的我。我出版小说时二十五岁,到现在为止,这么几年来,我真正是写完小说再去体会社会人生。我记得一个朋友说,为什么我喜欢用《尘缘》里的一句话,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薄。很多人,大多数的人,也许只能看到外在的我和表面所谓风光的我。主持人:大部分人看人是从这个角度。我觉得真的是古人的话,日久见人心。所以有的时候地域、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让一个人很难深入了解一个人。黎阳:不要紧,我们只能看到所谓成功的人,对公众的所谓光彩的一面,很多心灵的东西是不为人知的。这都不要紧,如果有一天我能把这些不为人知的东西表露出来,至少我觉得,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主持人:我们的听众还问您,您最欣赏哪位女性?黎阳:有没有界定?哪个领域?主持人:他没有界定,他说对所有的人,想问一下黎阳老师您最欣赏哪类女性?黎阳:他没有领域界定,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估计他想问的还是文化领域。我很欣赏百年才女林徽因。以前大家叫我阳光女作家,现在称之为或我的定位“阳光才女”,为什么这样讲?你看林徽因她既是建筑学家,又是教授,还是作家、诗人,所以是百年才女林徽因。那么象陈香梅,邓小平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陈香梅,她出版过40多部中英文著作,她又是企业的总裁,同时还是民间大使,几任美国总统的白宫顾问。这样的人物,已经不能用两个字“作家”来形容,只能用“才女”来形容。因此她是传奇才女陈香梅。当然她的传奇,还与她同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忘年恋有关系。现在之所以说我是“阳光才女”,我个人觉得我的才能也不能仅用两个字“作家”来代替,您认为呢?主持人:我也这么认为,其实和黎阳老师聊天非常开心,接下来我们稍事休息一下,也让黎阳老师稍事休息一下。您正在收听的节目是“波司登”特约之刘洋对话先进工作者,接下来像我们说的一样,休息一下。主持人:大家好,感谢您的继续守候,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银河网络广播。您正在收听的节目是我们的“波司登”特约之刘洋对话先进工作者,今天当选我们先进工作者的是黎阳。据说现在在一些大学校园里还正流行“黎阳文化”效应,经常能在大学讲堂里看到您的美丽身影,您觉得大学生为什么会喜欢您的演讲呢?黎阳:我想尤其是前几年,我在大学里演讲时间比较多,主要的原因是这样,我觉得我至少跟当代大学生应该是属于同龄人,年龄相差不大。而且我同大家说,我今天来,不是给大家讲文学,也不仅仅是泛文化,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人生,我的感悟,我的经历。主持人:我们的这位听众朋友抛出一个问题,他叫“缥缈神”,他说,您是一个全能的才女,您是怎么看待于丹老师的,我觉得你们两个都是才女,您喜欢于丹老师吗?黎阳: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的那种风采,那种学识,我是非常欣赏与敬佩的。每个人所特长的都不太一样。首先她所具备的,我可能不具备,因此我非常欣赏和尊敬她。主持人:我们这
本文标题:黎阳:时代呼唤公共知识分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49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