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荆江大堤地处荆江北岸,西起荆州枣林岗,东迄监利城南,长一百八十二点三五公里。临江壁立,御狂澜之奔突,盘折蜿蜒,犹龙虬之蜷舒,为江汉平原和武汉重镇之重要防洪屏障。……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背景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2013年起,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同年,荆州区启动美丽乡村专项规划,对荆州区26个中心村、30个一般村进行了梳理。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6年,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村民委员会委托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本规划。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目录1村庄解读2案例分析3发展目标及规划理念4村域规划5环境整治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解读PART11.1区位条件1.2资源禀赋1.3社会经济1.4土地利用1.5道路交通1.6服务设施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枣林村马山镇枣林村区位条件枣林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居镇内中部偏东北方,东临川店镇玉兰村及云南村,南接本镇阴湘城村,西与本镇双龙村接壤,北抵凤林村。村内东西向跨度约3.8公里,南北向跨度约2.7公里,村域面积6.2平方公里。村内对外交通较为便捷,村委会所在地距离马山镇车程约6.3公里,距离荆州古城约31.1公里。马山镇概况马山镇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西北部,东与荆门市四方铺镇交界,西与菱湖农场、当阳草埠湖农场接壤,北与川店镇为临,南与纪南镇、八岭山镇相连。境内地势平坦,属低丘岗地平原地区,平均海拔高程40米左右,土地肥沃,行政区域面积129.24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全镇域国土面积129.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3万亩,总人口3.3万人。1.1区位条件枣林村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A.气候条件:枣林村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44-255天,年降水量1064mm左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在季节分配上,5-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2以上,多数年份5-7月降水量最多。B.土壤条件:土地肥沃,土地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至3%左右,土壤表层质地以中壤至轻粘土为主,各类土壤的自然肥力较好,熟化程度较高,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作物的合理布局,便于实行各种作物的轮作和间作,因此具有种植作物的多宜性。C.地貌景观:村内呈浅丘陵,高差不超过10米,稻田景致开阔别致;境内水体农田交相分布,沟渠交织、荷塘遍布,鱼米之乡特色鲜明。D.人文遗迹:村西南有荆江大堤及荆江之源——枣林岗、荆亭阁及相关建筑;枣林村内存有枣林古墓群3处,属马山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阴湘城遗址与村相邻。村内现有2人能唱马山民歌。稻田枣林墓区保护范围阴湘城遗址水体枣林岗荆江大堤起点1.2资源禀赋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1.2历史沿革起点枣林岗唐橙:加枣林岗的来由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1.2资源禀赋田水堤林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1.2资源禀赋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A.人口基本情况年份(年)户数(户)人口(人)户籍人口增长率(%)201435010821.25%201536810900.74%户籍人口截至2015年12月户籍人口:1090人户数:368户户均人数:2.96人常住人口截止2015年12月常住人口:1132人男性:757人女性:557人常住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截至2016年6月常住人口:1430人2014-2016年期间,枣林村户籍人口发展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人数40028%人数211%人数171%人数352%人数95768%托儿幼儿成人组老年组青年组B.劳动力就业情况2014—2016年枣林村劳动力总数及农村从业人员数保持不变。在村农业从业人员数有所增长,保持在总人口的29.3%。年份农村从业人员劳动年龄内从业人员在村从业人员男女小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小计2014433355788850286130416201543335578885032987416其中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77.9%。C.产业经济发展现状枣林村第一产业主要为粮食生产和苗木种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773亩,以水稻为主,辅以小麦、蚕豌豆、蔬菜、瓜果等种植,苗木主要有楠木、香樟、桂花、紫薇、栾树和玉兰等,同时有部分畜牧及水产养殖;暂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仅有部分农家乐,现状旅游服务设施发展不完善。至2015年底,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860万元,年均家庭收入4.8万元,人均收入1.3万元,水稻亩均年收入1500元。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12012201320142015人均(元)亩均(元)2011-2015人均、亩均收入示意图1.3社会经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1.4土地利用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1.4现状居民点分布枣林村现状共有四个村民小组,一处集镇,共1430人,386户。一组:91户;二组:63户;三组:56户;四组:58户;集镇:118户。现状居民点现状居民点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外交通:荆当旅游公路一段从东北部穿过枣林村,与村内部道路有2处相接,设计路基宽度24米,时速80km/h;荆江大堤堤顶路、张枣公路与南北向纵贯凤林村的川枣公路相连,是主要对外交通线路。道路现状宽度分别为4-5米不等,路面为水泥路面,质量一般;暂无城乡公交站点。内部交通:沟通主要居民点、生产生活设施及连接主要对外交通线路形成的内部交通,硬化路面宽度为3米左右,另有部分碎石、田埂等形成的通道,1.5-2.5米宽不等。荆当旅游公路现状内部道路与旅游公路接口内部道路(未硬化)张枣公路现状川枣公路现状荆江大堤堤顶路至张家山水库至凤林村至川店至双龙村至屈桥村至阴湘城1.5道路交通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B.市政公用设施供电:电源来自——变电站。供水:供水来源于荆州水务集团排水:自排。区域内缺乏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且现装排水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现状(沟渠)河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严重。能源:电力+液化气环卫:环卫设施较为匮乏,人口相对集中地方有现状垃圾池,大部分居住点居民生活垃圾常常肆意倾倒在建筑物前后或坑边、路旁,并未进行有效处理。电视:基本为卫星电视一组二组四组三组村委会卫生室商业1.6服务设施A.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管理和便民服务:集村委会办事大厅、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服务中心、计生工作室、办公室、活动场多位一体,房前设有水泥硬质地面,设有篮球架等相应运动设施。医疗卫生:枣林村卫生室位于村委会旁,目前医护人员1人,床位数3个。教育设施:村内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与网点:商业服务设施与网点主要集中在集镇内,沿道路两边分布,有农村淘宝、超市设置,主要为本村村民服务。村委会、医务室农村淘宝枣林小学(已停办)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1美丽乡村主要发展模式2.2重点案例案例分析PART2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发展模式特点枣林对应特征产业发展型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聚集,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带动效应强。农业生产未形成规模,产业链条较短,带动效应不强。生态保护型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较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气息浓厚,有一定生态林地景观。城郊集约型大中城市郊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经济条件好,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作物以稻谷和莲藕为主,产品相对单一,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社会综合治理型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居住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经济基础较差,规模较小,将作为马山镇中心村发展。文化传承型特殊人文景观,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潜力大。是荆江大堤的起点,处于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紧邻故阴湘城遗址,马山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发展与传承潜力较大。渔业开发型传统渔区,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非传统渔区草原牧场型适于我国牧区半牧区,基础产业是草原畜牧业。非牧区半牧区环境整治型适于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呼声高,反映强烈。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村内整洁度较高,但美化环境意识较弱,尚未形成特色乡村景观。休闲旅游型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交通便捷,位于区域旅游体系之中,尚未发挥自身特色。高效农业型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2124平方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2.1美丽乡村主要发展模式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2重点案例社会综合治理型——荆门市客店镇明灯村净化系统分类垃圾筐村口景墙明灯村遵循“用青山绿水装点村庄门面,靠乡愁民俗塑造福天洞地”的建设思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将过去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地面靠雨刷、到处烂泥巴的落后小山村,迅速发展成为碧水长流、鸟语花香、乡愁浓郁的“四美”乡村,走出一条“投入小、效果好、能复制、可持续”的美丽乡村“明灯模式”,先后被评为绿色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文化传承型——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平乐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是河南省乡村旅游最值得去的乡村之一。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四有标准,利用资源优势,以牡丹花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了一条新时期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牡丹画大赛“百日传帮带”培训牡丹画培训从娃娃抓起旅游休闲型——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布袋坑村屿头乡布袋坑村突出以山林生态环境资源和传统特色村落促进休闲养生旅游发展、提升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特色。在强调自然景观的同时,通过“布袋和尚”传说这一宗教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我、休闲养生的场所。布袋坑村突出佛教文化、农耕文化、休闲养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农家美食文化五个主题,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相联系,创造出独特旅游环境,最大化发挥旅游景观价值,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和实施中充分考虑游客容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村口环境整治案例借鉴点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3.1规划依据3.2发展目标3.3规划理念3.4规划策略发展目标及规划理念PART3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枣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3.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3.《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4.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6.环保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7.湖北省新
本文标题:某乡村环境改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5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