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主题是“我们传承的文明”,是在七年级讲述社会是怎样的基础上,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本单元采用中外混编的方式讲述了文明的起源。1、本单元的课程标准本单元主要是落实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以下一级目标: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3-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与变迁。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感受人类告别野蛮的历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2、从古老文明的起源特点,发现四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历史进程的影响。3、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掌握文字、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4、分析具体资料,理解等级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认识军队和刑法在古代社会的作用。5、从蓝田人家园的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6、参与社会调查,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3、本单元的具体分析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内容主题:文明起源时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教材结构: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早期国家的形成告别野蛮文明起源的自然基础文明起源的政治特征文明起源的文化特征什么是文明感悟沧桑巨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教材要点:了解四大文明的概貌、空间分布及其特色,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教材结构:典型的大河文明埃及西亚印度中国尼罗河的赠礼新月形沃土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黄河与长江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要点:通过不同区域的典型个案,从城市出现、王权神圣、分化的社会、军队与刑法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认识早期国家的形态。★教材结构早期国家王权神圣分化的社会古代埃及法老汉谟拉比大禹与九鼎军队与刑法古代埃及夏商王朝乌尔城摩亨佐·达罗二里头城市开始出现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商王朝汉谟拉比法典第三课“告别野蛮”★教材结构★要点:通过文明起源时期文字、工艺、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了解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成就。从刻画符号到象形文字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古老的科学探索宗教的奥秘文明产生过程中的文化成就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教材结构★本课主题: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通过分析、总结与反思,形成正确人生观沧桑巨变:蓝田人家园的今昔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让事实说话:一项环境变迁的调查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文明的反思:有感于环境的变迁假如有条件提供资源、辅助活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了解古代四大文明,故本单元学习不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知识,而应关注从整体上把握大河文明的内涵和对人类的影响,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情感态度的变化和发现思考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实施建议第一课时★教材结构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尼罗河的赠礼新月形沃土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大河流域对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理解和领会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教学建议:新课程教学主导构建的不是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讲授本课重点内容――大河流域对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产生的作用时,教师可采取展示《古埃及》《古巴比伦》地图及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读图从空间分布、气候等方面分析得出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七年级学习中所了解的知识――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来理解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两大区域的早期文明。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图片、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两大区域文明的形成均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古埃及农业古埃及收税官第二课时★教材结构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文明古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黄河与长江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建议:指导学生读图,了解黄河、长江周围分布哪些氏族聚居遗址,选择一南一北典型遗址如:北方的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南方的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展示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来了解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的影响。本课是上一课时的延续,所以在整个教学的结束部分,可以设计一张表格,来巩固并进行知识的梳理。文明古国所在地域年代文明成就共同点原因探究古代埃及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彩陶钵(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型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良渚玉琮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一课时★教材结构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社会生产力发展城市出现乌尔城摩亨佐•达罗二里头国家产生古埃及法老贫富分化王权加强汉漠拉比大禹与九鼎教学建议:展示一系列现代城市图片,从现代城市的布局来领略现代文明,再让学生由现代文明来探究人类早期城市的形成过程,进而了解早期文明。教师待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后适时推出课内活动题――请根据当时城市的特点和你的想象描绘一幅古代城市布局图。教师从各小组描绘的城市布局图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当时存在贫富分化。并能从感性认识上为下面“王权神圣”的教学作铺垫。此教学环节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摩亨佐·达罗谷仓遗址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图坦卡门图坦卡门1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第二课时★教材结构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古代埃及城市出现国家产生阶级分化、阶级对立王权加强(军队、刑法)古代印度商王朝古埃及夏商王朝汉漠拉比法典(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教学建议:本课教学可展示一系列反映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的墓葬考古资料来感染学生,如埃及金字塔想象图、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中国商朝时期的墓葬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印度种姓制度”阅读卡中的故事编成小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摸拟一个古巴比伦汉漠拉比时代的法庭,由同学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不同角色。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性理解。第三课告别野蛮(3课时)第一课时★教材结构教学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教学难点: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无读音有读音古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刻画符号(雏形)图画文字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三种文字各自特点有哪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图表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如下表:古老文字各自特点共同点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者构造特点书写材料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都有读音,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人“画成其物”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楔形文字两河流域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笔画像楔子笔画的芦苇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甲骨文黄河流域(殷墟)商朝中国商朝人“刻成其物”刻在龟甲、兽骨上2、展示现代埃及、西亚及中国的文字,设问:目前使用的文字中,哪一种还比较像以前的文字?(汉字)继续了解三种文字形成后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中体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图画文字商代刻字卜骨第二课时★教材结构教学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工艺、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了解“太阳历”的产生源于古代埃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又为后世历法的传承奠定了基础。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科学成就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金字塔空中花园司母戊鼎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工艺)天文医学数学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科技)古老的科学探索教学建议: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课教学。将“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艺”这一目分解成三个“谜”:金字塔建造之“谜”、空中花园消失之“谜”、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之“谜”。每一个”谜“设置相应的小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将学生根据兴趣分成三组,各取一“谜”进行探讨。如解开“空中花园”消失之谜,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古巴比伦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植被有什么特点?2、这样的条件下建造一座花园并且是“空中花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石头、花草、灌溉、防止渗水等)古巴比伦人民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3、“空中花园”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地形、气候、位置等方面探讨)又为什么早已不复存在,却仍然被人传诵?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空中花园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青铜文化青铜时代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都可称为青铜文化。我国夏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妇好斗商代妇好□尊妇好三联二里头文化铜爵大鸟头立人像木乃伊第三课时★教材结构教学重点: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教学难点:宗教在进入文明时代后的社会作用。印度佛教古埃及的阿荣神崇拜反映了人对社会的认识宗教的奥秘教学建议:1、展示一些我国佛教信徒进行佛教活动的图片,介绍一些与佛教有关的活动,如念经、拜佛、放生等,由此引出对佛教有关问题的探讨。2、关于佛教传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亚洲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画出佛教传播路线。(2)请同学们从一组图片中(如莫高窟、云冈窟、龙门石窟、千佛之国缅甸或他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建筑图片,还有金字塔、卡尔纳克神庙、阿蒙神庙等古埃及文化遗迹的图片),找出与佛教有关的图片,并放到亚洲地图相应位置上。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要接触到宗教。但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许多误区,比如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基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应加强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教育。佛陀佛陀2印度佛塔阿育王石柱狮形柱头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教材结构教学重点: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分析、总结与反思,形成正确人地观沧桑巨变:蓝田人家园的今昔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让事实说话:一项环境变迁的调查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文明的反思:有感于环境的变迁假如有条件提供资源、辅助活动教学建议:1、通过典型个案“沧桑巨变: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分析,让学生领悟:人类依赖和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同时由于过度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了文明的衰落。这一部分主要起铺垫作用,激发学生的优患意识和问题意识。2、以学生为中心的调查探究活动。对调查对象的选择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要能够反映“沧桑巨变“这一主题的任何文明遗址或者地区都可以。比如在我们学校就可以调查“西溪湿地”。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责任感。3、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人地关。四、教学策略1、把握历史与现实、未来的联系。2、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3、遵循“以活动促进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5、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标题:文明的起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57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