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唐代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所见。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凝望所见。写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和表现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俯望所见。写出了泰山的雄伟,让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首联自问自答,写遥望泰山之景,青翠连绵不尽,初见其博大雄浑之势。颔联写近望泰山的景色,全景勾勒其神奇秀美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写诗人细观泰山。云雾缭绕,倦鸟归林,令诗人心胸激荡。尾联抒写诗人豪情,表现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仅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向岳而望。在描写手法上,运用了渲染、衬托和虚实相映的写法,从景到情,由情及景,融为一体。全诗激情昂扬,透溢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诗人通过赞美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写出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词语中包含了诗人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首诗在: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表现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本文标题:古诗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0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