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从周易象数与命理到干支易象
从周易象数与命理到干支易象在中国只要提到周易或易经二字,许多人都会很敏感地将其与算命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好象二者之间是等号关系。当你遇到真正搞易学研究的学者时,他们又极力地反对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其中孰轻孰重,孰是孰非,不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做个比较再发言,都可谓失之于武断。因此,搞清周易与命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的认识周易和命理以及探研易学很有必要。一、周易象数源流要想搞清周易与命理的联系,首先,应对周易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有所认识,下面就对这些内容做简要介绍。《周易》又称《易经》,不过《易经》也可指《周易》的卦爻辞,《周易》六十四卦,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不包括《易传》,即《十翼》。因此,称《周易》就可把经和传都包括进去。(一)周易二字的含义1、“周”字的两种解释(1)《周易正义》的作者孔颖达在《论三代易名》中引郑玄《易论》曰:“《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姚配中的《周易姚氏学》亦有:“周密也,遍也,言《易》道周普,所谓周流六虚者也。”《系辞》则说:“盖《易》之为书,始终本末,上下四旁,无所不周,故云周也。”(2)《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乃今知周公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后来朱熹在其著《周易本义》中注:“周代名也。易书名也。”2、易字的几种说法(1)易由蜥蜴得名说。此说始于许慎。考许氏《说文解字》曰:“易,蜥蜴、蝘蜓、守宮也,象形。”《容斋随笔》曰:“易者守宫是矣,亦名蜥蜴。身色无恒,日十二变,以易名经,取其变也。”(2)日月为易说。纬书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参同契》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3)变易说。传序云:“《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孔颖达曰:“易者,变易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4)一易三义说。《乾凿度》云:“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郑康成曰:“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5)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提出一种说法,即从《周礼》讲太卜掌三《易》来讲,三易就是夏《易》以《艮》卦为首,《艮》是山,所以称《连山》;商《易》以《坤》卦为首,《坤》是地,地归藏万物,所以称为《归藏》。周《易》以《乾》卦为首,《乾》卦六爻都是阳爻,周遍六爻都是阳,所以称为“周阳”,作“周易”是错的。(6)近人吴汝纶《易说》:“易者,占卜之名。《祭义》:‘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是易者占卜之名,因以名其官。《史记·大宛传》:‘天子发书易。’谓发书卜也。又武帝轮台诏云:‘易之,卦得《大过》。’易之,卜之也。说者以简易、不易、变易说之,皆非。”(7)今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在《周易概论》中指出:《系辞》认为“易”成于“象”。又是“在天成象”,天象莫大于日月。故“日月为易”的说法,正与《系辞》符合。可以说汉人对“易”字的解释,是有根据的,此说可取。对于“周”字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据上所考,我们认为,《经典释文》从汉人之说,谓‘周’字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这是正确的。”对于周易二字的解释虽说法各异,但做为周易爱好者和命理研究者,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二)周易的卦象、卦爻及爻辞初学周易的人,一般都对周易的卦象和爻辞有一种陌生感,正是由于这种陌生感,才生出一种神秘的困惑感。因此,在学习上必然产生心里上的障碍。所以,学习易经首先要搞清楚卦象、爻象和爻辞是怎么一回事。(1)卦象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卦象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及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两个阳爻与一个阴爻的不同排列,构成了八经卦(又称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再由此八经卦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别卦,在每卦的卦名经文前标出该卦的卦画,以此显示该卦的阴阳变化。一部《周易》的经文,最初仅由这六十四卦的卦辞或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组成(另外加《乾》《坤》卦用“九”与用“六”)。自阴阳爻画成八卦,至八卦重为六十四卦,最后到《周易》全书的完成,古人说法不一:王弼说伏羲开始重卦,郑玄说神农,还有说大禹的,司马迁、斑固、杨雄、王充则认为文王才开始重卦。据学者刘大钧教授推测卦辞和爻辞的产生,可能经过多人的采辑、订正和增补,总之,这中间可能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最后到殷末周初才成为今天的样子。(2)卦爻爻象就是指每个六画卦的每个一画,如?卦,最下面的称为初爻,顺序上数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这里涉及一个上面提到的概念即用九和用六,所谓用九是指对卦爻阳爻的称谓,用六是对阴爻的称谓。如?卦,初爻为阴爻,称初六,二爻为阳爻称九二,三爻为阴爻称六三,四爻为阴爻称六四,五爻为阴爻称六五,六爻为阳爻称上九(如六爻为阴爻称上六)(3)爻辞爻辞是指卦画每一爻后的文字,是古人依据卦画阴阳变化类比自然界中的事物,用来说明阐释事物之间变化的语言文字。在爻辞后面还附有《彖传》、《象传》就是《易传》的两种,各分上下,合成四篇。这四篇用象数来解释卦爻辞。如:《豫》(?坤下震上):利建侯行师。《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初六:鸣豫,凶。《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六五: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行文至此,初学周易的朋友,即使对上面引录的周易《豫》卦爻辞及《彖》、《象》看不太懂,也应该对《周易》这本书有个整体感观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去探讨这些爻辞、卦象等是怎么来的,这其中又包含着哪些蕴意,就好办了。因本书不做重点研究爻辞和周易原文,旨在让初学的朋友了解易经的大体概况和基本原理,以及这些基本原理中蕴含着与命理相通的部分道理。(三)周易研究的流派及易象原理对于周易的研究,山东大学林忠军教授在其《周易象数发展史》第一卷绪论中这样写到:“易学是关于《周易》研究的学问。易学史是易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它主要研究易学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其内容包括传授的世系,不同时代和学派解经的倾向,经典注疏的概况和成就,典籍的辨伪和爻字训诂的考证学。”从宏观上划分,易学史包括象数易学史和义理学史。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周易研究的流派有二:一是以解经、经典注疏、典籍辨伪和文字训诂、考证为研究方向的周易义理派;二是以象数易学范畴发展、学派形成、人物思想演变、阐明象数易学概念和思想含义为主的周易象数学派。这两派虽说在研究阐释周易经文的方向和目的上是不同的,但他们有共同之处,就是都借助于易象来讲解经文或借助易象来阐述天人的关系。在刘大钧教授《周易概论》中有:“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经汉、唐、宋诸儒,至清儒及民国人物止,他们在讲解《周易》经文时,都要依据卦象。”即便是被人称作‘扫象不谈’的王弼在其《周易略例·明象篇》中,依然承认:“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通上引论,对于初学者来讲不由自主的就会生出这样的问题:一是易象是怎么产生的,贯穿义理派和易象派的原理是什么?二是易象的源流与数术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才有助于我们了解周易象数与命理之间的关系。(1)易象的产生及贯穿义理派和象数派易学的原理对于易象即卦象的产生,虽说有很多的说法,但最著名的要数《易·系辞传下》中的一段:“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回答了两个问题:一卦象是由伏羲创造的;二原理是通过观察天、地和大自然的现象,并通过类比的方式把万物融入卦中。如将纯阳爻的乾卦类象为天、为老男、为父、为马、为龙、为头等,把纯阴爻的坤卦类象为地、为老女、为母、为母马、为牛、为大腹等,把离火类象为日、光明、火、中女、网、龟等,总之,八个卦都可类象成世间的万事万物,并且用这些类象来阐述道理。例如:?(天火同人卦)《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这段象辞就是由内外卦(卦画的下三爻为下卦为内卦,上三爻为上卦为外卦)来应用于人事。如程《传》说:“天在上,火性炎上,火与天同,故为同人之义。”这段程《传》的解释就是将上卦乾卦取天象,再接着由天在高处,取出“上”的意义,接将下卦离类象为火,再由火引伸出向上燃烧的特殊性,这个向上的特性与天为高为上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虽说乾的五行为金,为天,离的五行是火,卦画也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就因有个向上的中介,就可将乾卦和离卦视为同类的事物。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古人就是这样应用事物之间的性质来分辨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而且这种分辨是很抽象的,金景芳在《周易讲义》中这样讲到:“君子学同人卦怎么应用?用以类族辨物。光有同没有异还不行。有同无异,同不了,同与异是相联系的。因为有同人,君子才类族辨物。朱子《本义》说‘其性同也,类族辨物,所以审异而致同也。’同异是相关的,学同人卦应该类族辨物。类族辨物才能同,否则不能同,不能大同。”行文至此,又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一个人也好,一个物也好,都有他的永恒不变的品质,同人卦的现象就是告诉我们要透过事物表面的现象,来研究事物的本质,这才是君子的行为。然而这个辨析的过程是通过卦象的类比、取象推理来完成的。义理派易学就是依靠卦象的类、比、推理形象的阐述儒家学说的,而做为象数派易学,则是通过用卦、取象、类比、推理同样的原理来研究天人之间的吉凶祸福,从而构建一个全息的宇宙世界。如:?(同人卦)如按象数派易学的观点,可推测天时,可依据外卦为天,内卦为离为火,得此卦可知年内天气大体来讲为干旱之象,如预测个人可按乾为天为老人为头部,同人卦是火克金,卦象为乾金被克主家中的老父亲有疾病,主要是头部的问题。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象意,旨在讲义理派易学与象数派易学的共同原理,要真正具体预测时还要加上当时的月令、太岁等因素综合考证。其它,均是运用上述原理,此不一一列举。(2)象数易学的源流与命理等数术的联系从上所论,对于初学者来讲虽说不能完全看懂,但大致明白了周易义理派是运用卦象类比联系的原理来阐释儒家学说或用来考证训诂等;周易象数派是运用卦象的取类、比附、联想等方法来研究天与人的关系,并运用这种方法构建起了宇宙模式,用来阐发天人之间的道理,以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从象数易学发展来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象数思想在《左传》《国语》记载的二十多个筮例,能集中的体现出象数应用于人事及战争的占测上,充分反映了象数易学早期的思想,即以卦象的简单类象来比附人事。这一思想在战国时期得到充分发展,《易传》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注释《周易》卦爻辞中,我们能看到象辞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说这一时期《易传》中的象数思想为两汉象数易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两汉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开明,各种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象数易学,在这时已将天文、历法、数学等学科融入到了易学的研究之中,这时期涌现出了孟喜、京房等易学大家,象数易学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义理派易学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易学著作《易纬》系统的总结记录了两汉象数易学的成就。第三阶段东汉时期。象数易学经过两汉的发展到了东汉已发展到极致。这时期的郑玄、荀爽、虞翻和管辂等为代表的易学大家,不论在阐发义理上,还是在注经上都广征博引地拓宽象意,使象数的理论达到了完善。第四阶段是魏晋隋唐时期。此时期由于象数易学的
本文标题:从周易象数与命理到干支易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1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