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317年,司马睿在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王导(276~339年),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晋元帝时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完全依靠王敦,重要官职多被王氏占有。晋元帝即位受百官朝贺时,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王导再三辞让不敢当。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结果如何?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又相继经历了齐、梁、陈等王朝,总称为“南朝”。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文帝、宋武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前秦)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政权更替频繁,共170年(420——589年)。南:北: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以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梁武帝萧衍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相同: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不同:人烟稀少到民户繁育(劳动力增加)+江南由落后到开发(经济水平提高)《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为江南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施肥图秦淮河坝复原图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江南农业的开发南朝·四双复系罐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南朝·青釉灯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A.曹操B.王导C.祖逖D.王敦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A.八王之乱B.祖狄北伐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5.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6.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推广和改进耕犁B.推广选种、育种C.水稻采用育苗移栽D.普遍种植双季稻7.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A.广州B.建康C.扬州D.荆州
本文标题:2016秋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4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