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第16课时标点符号的使用命题规律:1.中考主要考查标点的用法、作用。2.考查范围重在常见的、常用的几个标点符号,如问号、句号、逗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3.中考考查标点符号时,最常用的是辨析型选择题,要求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也有修改题。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命题趋势(备考注意):1.考查内容主要是标点的书写、用法及作用。2.考查形式上还是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修改题。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真题例析1.[2013·德州]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走得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A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方法总结真题例析解析A项,说话人在句中,“说”后用逗号;B项,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只是向我们陈述“我不知道”的内容,不表疑问,所以应把问号改为逗号;C项,第三个“雪”字,要加双引号,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D项,句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句中“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是动宾短语加了语气词,表示的是做某类事,相当于是一个短句,用逗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2.[2013·黄冈]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D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解析A项,“某某说”后不能千篇一律地运用冒号,说话人在句中,“说”后用逗号。B项,选择疑问句是一个句子,由于滥用了问号,把一个句子断成了两个句子。切记:选择疑问句,不管它有多少个选择支,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的统统用逗号。C项,分号一般用于并列分句间以区分层次,并且只要并列的层次中有一个层次内部有逗号,两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相隔,所以第二个、第四个逗号应该改为分号。D项,注意到并列词语间的层次,“过去、现在、未来”属于时间层次,“上下、左右”属于方位层次,“中国、外国”属于区域层次。大层次与小层次之间要区分开。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二、标点符号的用法,注意以下几处区别一、分号与顿号、逗号的区别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句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并列分句的停顿,若分句较单一、简短,中间用逗号,反之用分号。一、标点符号的类型方法总结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例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其间,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D.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思维轨迹]C项的两个“有时”间停顿较短,应将分号改为逗号。故选C。二、逗号与顿号1.并列短语间用逗号,并列词语间用顿号。2.若所举的不是同一类,不能用顿号,只能用逗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例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思维轨迹]“老手、嫩手”是从年龄角度说的;“黑手、白手”是从颜色角度说的;“粗手、细手”是从质地角度说的,所以它们中间应用逗号隔开。故选A。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三、书名号和引号书名号是表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等的符号。引号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示引用的部分;②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③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例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B.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C.贾平凹历时4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D.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内尔感慨地说:“中国医药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地方!”[思维轨迹]书名要用书名号,不能用双引号,故选C。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三、百考不厌的标点错用一、滥用问号1.无疑还要问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只是向我们陈述一个怎样的“重要问题”,不表疑问,所以应把问号改为逗号。2.让一个问题变成了多个问题如: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子?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选择疑问句是一个句子,由于滥用了问号,把一个句子断成了两个句子。切记:选择疑问句,不管它有多少个选择支,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的一律用逗号。二、省略号多用如: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等”“等等”“诸如此类”这些字样,表示列举的省略,所以此句就不必再使用省略号了。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三、顿号错用1.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间的层次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申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句子中的顿号连用导致并列关系层次不明,每个国家间形成一个大层次,国家内的各个城市间又构成了小层次,为了区分开层次关系,所以“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2.连词前误用顿号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不同客流”与前边的“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构成了并列关系,但由于连词“甚至”在它的前边横插一杠,没办法,顿号只能让步了,此句的标点升级为逗号。同学们要记住“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一定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3.约数间误用顿号如: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十七、八”表约数,要去掉顿号。四、分号误用为逗号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分号一般用于并列分句间以区分层次,并且只要并列的层次中一个层次内部有逗号,两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相隔,所以第二个逗号应该改为分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五、冒号后提示范围不清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句子中冒号提示的范围是“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边的“所以”不在提示范围之内,所以改逗号为句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引语中“某某说”后不能千篇一律地运用冒号,引语后的标点有三种情况:1.引语在句前,“说”后用冒号。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引语在句后,“说”后用句号。如:“我可逮住你了,小家伙!”老爷爷笑着说。3.引语在句中,“说”后用逗号。如:“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六、书名号误用如: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书名号表示书报、文章、剧作、歌曲等的名称,栏目名不用书名号,要用引号。又如: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主题、会议、标语等都不用书名号,应用引号。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七、引号错用如:①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①句末尾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内;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引用的话末尾不用其他标点,故②句只在整个句子的末尾加句号,即句号在引号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第16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总结真题例析
本文标题:【四川专版】2014中考复习方案课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标点符号的使用(含2013真题,22P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5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