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麦克阿瑟,一位战功彪炳的美国五星上将,当他率领“联合国军”他上朝鲜战场时,绝没料到因遇到一位敢于“横刀立马”的中国元帅,将美国带入了另一段历史的起点。麦克阿瑟与彭德怀,原本远隔万里,却在朝鲜碰头,并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胆略与智慧的交锋……交手前的不同经历“叼着玉米芯烟斗、握着曲柄手杖、穿者佩戴五颗上将银星的开领衬衫”。这是美国名将麦克阿瑟的形象。“一脸威严的表情,很少留下笑容,给人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直烙印”。这是中国名将彭德怀的形象。1898年9月10日,彭德怀诞生在湖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麦克阿瑟已经18岁,第二年他考入著名的西点军校,23岁便以该校25年来的最高学分走出军校大门。麦克阿瑟的父亲是一位美国中将,而彭德怀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我6岁读私塾,读过《三字经》《论语》《大学》《百家姓》。8岁时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即废学。”这是彭德怀童年自述。出身、学历、家境,彭德怀与麦克阿瑟天壤之别。1914年8月,一战爆发。麦克阿瑟成为赴欧美军的师参谋长、师长。1918年2月,在与德军的战斗中,获十字军功章,并创记录的获得了7枚银星奖章。1919年,麦克阿瑟成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39岁晋升为最年轻的陆军准将。此间,彭德怀于1916年3月加入湘军,在湖南陆军第2师3旅6团1营1连当二等兵,1922年6月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第二年8月毕业后回6团1连任连长。1927年9月,彭德怀在湘军中晋升为团长,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军阀间的几场小规模战役、战斗。与战功卓著、职位显赫的麦克阿瑟相比,此时的彭德怀并无过人之处。1928年是彭德怀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5军军长、红3军团军团长、抗日先锋队司令员、红军前敌总指挥,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5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路上,彭德怀战功卓著,毛泽东曾写诗颂扬:“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此时的麦克阿瑟依然光环闪耀:1928年担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50岁的麦克阿瑟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授四星上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期间,他主张并实现了美国陆军从骡马化到机械化的转变。1936年麦克阿瑟当上了菲律宾的陆军元帅,是美国军人当上外国元帅的第一人。二战期间,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指挥过“百团大战”和对日寇的大反攻作战。此间,麦克阿瑟率兵在菲律宾与日军精锐展开血战,因后继无援,吃了败仗。麦克阿瑟卧薪尝胆,于1945年率部杀回马尼拉,抱了一箭之仇。此后,他担任西太平洋地区盟军陆海空三军司令,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代表美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解放战争中,彭德怀先后担任过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过保卫延安及进军西北的多次重大战役。1945-1951年间,麦克阿瑟担任美国驻日本占领军司令,成为战后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在世界战争舞台上,此时的麦克阿瑟已经叱咤风云,声名显赫。彭德怀在中国战场颇有名气,但在世界范围仍鲜为人知。第一回合:麦克阿瑟初尝败绩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马上派兵支持李承晚军队作战,同时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由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为李承晚提供军事援助,时任美国远东陆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朝鲜内战爆发之初,朝鲜人民军所向披靡。7月中旬,美第8集团军和李承晚军被挤压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釜山地带,面临被赶入大海的噩梦。危急时刻,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在人民军的侧后方组织实施了仁川登陆战役,是朝鲜战局逆转。由此,美国掀起了一股崇拜麦克阿瑟的狂潮,麦克阿瑟登上军事生涯辉煌的顶峰。就在此时,彭德怀上场迎战了。当时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总兵力44.4万余人,其中地面部队34.9万余人,海军5.6万余人,空军3.6万余人;投入各种作战飞机1100余架、舰艇200余艘。而朝鲜人民军此时大部分兵力被困南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动6个军,总兵力约29万,没有海军和空军,没有坦克,只有少量火炮,全部车辆还不及美军一个军的装备数量。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之间将要进行的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梅克阿瑟兵分两路,分别从东、西现象中朝边境逼近。彭德怀最初的打算是先打防御战,志愿军入朝后先组织防御,以反击、袭击、伏击等战法纤毫敌人的有生力量,制止敌人进攻,稳定战局,为反攻创造条件。不料麦克阿瑟出兵神速,抢先到达志愿军预定作战地区,李承晚军第6师第7团窜到鸭绿江边的楚山,炮击中国边境。彭德怀的第一作战方案只得作罢。首次交锋,麦克阿瑟棋胜一招。在征求志愿军其他领导同意后,彭德怀迅速修改部署:以志愿军第42军主力与东线黄草岭地区阻击敌军,牵制东线之敌,保护西线主力侧后安全;集中志愿军第38、39、40军和42军125师于西线,在云山、温井、熙川地区,各个歼灭李承晚第1、6、8师。并确定了先打李承晚军,再打美英军的原则。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朝鲜温井地区与李承晚军第1师、第6师先头部队遭遇,全歼了敌人一个加强营和一个炮兵中队。抗美援朝战争由此拉开序幕。初战告捷,彭德怀没有丝毫喜悦。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回忆说:“我们原定是利用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一举歼灭伪军两三个师。现在这样一打,过早的暴露了我军,能否实现战役企图,就难以预料了。这天中午就餐时,彭总一言不发,边吃边沉思,然后转过身来对我们说:好事多磨,恐怕又要改变计划啰!”为了适时捕捉战机,彭德怀又一次随机应变,果断改变作战计划,命令各军:抓住战机,分头歼敌!麦克阿瑟轻视了这场遭遇战,认为中国不敢与美国公开对抗,这只是中国小股部队的虚张声势,坚持分兵向中朝边境冒进的战法不变。在西线,志愿军第39军于云山地区歼灭美国王牌“开国元勋师”—骑兵第1师和李承晚军第1师。歼灭英军第27旅一个榴弹炮营。志愿军第38军、40军、50军、66军也给美第2师、第24师,李承晚军第6师、第7师不同程度的打击。在东线,志愿军第42军歼灭美军陆战第1师、李承晚军第3师、首都师2700余人,有力配合了西线作战。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在东、西线共歼灭美军、英军、李承晚军1.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稳定了朝鲜战局,使朝鲜在生死线上起死回生。第一回合的较量,麦克阿瑟输了。第二回合:麦克阿瑟沦为“蠢猪”司令获胜后,彭德怀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节节后退,这把麦克阿瑟搞懵了,志愿军也有许多人不能理解。彭德怀告诉部下:“麦克阿瑟错误地估计了我军的兵力,认为我们过江的部队人数不多,只不过是一只象征性的部队。麦克阿瑟狂妄的狠,他求胜心切,还会卷土重来。所以我考虑采取诱敌深入,适时放弃阵地,诱敌进入预定战场,载合围歼灭。”不出所料,尽管麦克阿瑟乘专机专门在朝鲜新义州以西鸭绿江出海口进行了视察,但仍狂妄的认为中国军队是“象征性进攻”“装备低劣,怯战败走”“中共军队只有6-7万”。于是,他制定了新作战方案。从朝鲜回到东京后,麦克阿瑟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翌日,美国各大报刊登出消息:“麦克阿瑟将军保证,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圣诞节前士兵可以回家”。这次,麦克阿瑟集中了美军、英俊、土耳其军、李承晚军共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22万人的兵力,仍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全面推进。第二回合麦克阿瑟投入的兵力比第一次战役增加了8万多人,采取的是在强大航空兵支援下,分散兵力,平面推进,全线进攻。彭德怀集中了9个军30个师38万余人迎接麦克阿瑟的“圣诞进攻”,其中西线23万人,东线15万人。11月16日,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攻,彭德怀指挥志愿军且战且退。24日将西线敌人诱至延兴洞、上九洞、丰田里一线;将东线敌人诱至柳潭里、新兴里地区。此时,“联合国军”已呈现兵力分散、侧翼暴露、后方空虚态势。11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第二次战役。26日14时,第38军将李承晚第7师的5000余人基本“吃掉”。26日拂晓,志愿军第42军歼灭李承晚第8师大部。同时,志愿军第40军向西线的当面之敌美军第2师发起进攻,消灭美2师1000多人,缠住了美2师,使其无法东援。这一招棋割断了“联合国军”的东西线联系,从美第8集团军的侧翼打开了战役缺口,西线志愿军形成了各个歼敌的有利态势。麦克阿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紧急调动美军第一骑兵师和土耳其旅增援,企图堵住缺口。彭德怀采取双层战役迂回,切断美军第8集团军的退路。28日,志愿军第42军完成了外层迂回任务;志愿军第38军粉碎了土耳其旅的进攻穿插到三所里,切断了美军第9军的退路,完成了内层迂回;志愿军第39军重创了上九洞地区的美军25师。至此,志愿军在西线对美军第9军形成了三面包围,“联合国军”侧后受到严重威胁。此时麦克阿瑟才如梦初醒,慌忙命令“联合国军”全面收缩。按照麦克阿瑟的命令,美军第1军企图向平壤方向退却;每军第9军第2师欲从三所里突围;美军骑兵第一师和英军第29旅北援接应。但志愿军第38军113师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使得骑兵第一师与美军第9军第2师相隔一公里多,却死活不能会合。急得麦克阿瑟破口大骂。从三所里突围无望,麦克阿瑟组织败军企图从龙源里突围,又一次被志愿军113师337团阻拦。志愿军38军主力迅速向三所里和龙源里靠拢,志愿军39军、40军、42军和66军给予积极配合。12月日19时战役结束。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共消灭了“联合国军”3.6万余人,解放了朝鲜首都平壤,“联合国军”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毛主席高兴地称赞:“彭德怀同志很能打硬仗、恶仗,他这次运用的大胆,是用两个军迂回,四个军突击,双层包围,围追堵歼,打败了美国所谓王牌骑兵师,又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第二回合,“圣诞攻势”彻底失败。美联社、合众社痛呼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最黑暗的年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用尽污言秽语,大骂这位“二战英雄”是“最坏的笨蛋”“蠢猪式的司令官”。麦克阿瑟的威望一落千丈。第三回合:麦克阿瑟失去汉城美军绝望了,“联合国军”绝望了,麦克阿瑟绝望了。他改变了最初对中国军队的认识,悲观的认为,只有将整个美国的力量用来与中国对抗,甚至动用核武器,启用国民党军队,才能挽救失败的命运。美国陆军助力参谋长马修.李奇微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官。他用两天时间视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沿途遇到了一些士兵,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听取去了他们的不满意见。从他们身上我也深深感到,这是一支惊慌失措的军队,对自己、对长官都丧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老是盼望着早日乘船回家。”在沮丧情绪的笼罩下,麦克阿瑟又展开了与彭德怀的第三回合较量。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麦克阿瑟集中“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34万人,在“三八线”以南部署了三道防线,改变以往兵力部署,将李承晚军部署在第一线,美英军部署在第二线。彭德怀集中志愿军6个军,在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的协同下,向敌人的“三八线”防御体系实施正面进攻。1950年12月31日,彭德怀下令展开第三次战役。不到一天时间志愿军就全面突破李承晚防线,随后乘胜向美、英军防线攻击。志愿军利用一个师或两个团包围美、英军一个营,先后包围了美、英军近20个营,展开了猛烈的战斗。1951年1月2日,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全线突破敌人防御纵深15-20公里,将麦克阿瑟的整个部署打乱。麦克阿瑟担心再次被迂回包围,使其十多万大军拥挤在汉江北岸背水一战,陷入险境,无可奈何地开始全线撤退。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出击。志愿军第50军在高阳以北击退美军第25师的抵抗后,截断英军第29旅的退路,全歼英军1个步兵营和“二战名将”蒙哥马利的“王牌”皇家坦克营,活捉了坦克营营长。志愿军第39军在议政府歼灭美军24师21团一部,并歼灭英军29旅两个连。志愿军第38军、第40军在议政府以南歼灭美军24师17团一部。美、英军的第二道防线又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部突破。李奇微的回忆录中描述了他的部队狼狈逃窜的情景:“他们没有秩序,没有武器,没有指挥,完全是在全面败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
本文标题:彭德怀VS麦克阿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5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