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生鲜营运基础培训_标准培训(PPT87页)
生鲜营运基础培训业务事业部营运处伊敬初何为营运规范?•(OPERATIONSTANDARD):零售业术语,营运管理部门对门店的各项营运作业做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作业流程与作业细节,称之为“营运规范”。•其目的是提高营运效率,节省人力与费用,提高效益,避免个人或部门闭门造车,按照不规范的方法,提供不规范的服务给顾客。为什么企业要做SOP•为什么企业要做SOP(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果第一章员工个人卫生•1.1员工是否穿戴整洁和适当的工作衣帽?标准解释:工作服包括围裙、胶鞋穿着整洁,接触直接入口食物必须戴口罩和手套;前部头发必须戴入帽子中。•1.2切割、重组、包裝成品之人員是否配戴洁净手套?(前额头发是否戴在帽子内;口罩是否正确佩戴?)标准解释:员工的手套应该及时更换,保持清洁无破损;前额头发应该在帽子内;口罩佩戴要求规范(罩在鼻子上)。•1.3销售散装产品之人員是否配戴洁净帽子,手套,口罩?(前额头发是否戴在帽子内;口罩是否正确佩戴?)标准解释:包括品尝试吃人员的个人卫生并且所有员工不得佩戴饰品。女员工的发夹应该是无坠饰的。•1.4是否吸烟、嚼口香糖或喝水,吃东西?标准解释:员工不得在工作区域喝水、吸烟、吃零食。•1.5是否蓄留指甲、涂指甲油或戴首饰,手表?标准解释:不得留长指甲,指甲长度不超过1mm,并及时把指甲清理干净.(经理级及以上的允许佩戴手表)。•1.6生病或手部有伤口之人员是否仍接触食品、食具?标准解释:伤口要及时用创口贴包扎,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必要时需要更换岗位。•1.7是否遵守适当洗手程序?标准解释:员工洗手程序正确。什么是正确的程序?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温水湿润双手,从洗手液分配器中挤压出消毒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的手腕、手臂,搓出泡沫•双手互相擦洗至少20秒•用清洁的指甲刷刷洗手指甲•彻底冲洗双手•用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正确洗手六大步骤•1.8员工工作前、如厕后、处理垃圾后应洗手(洗手间有皂液)标准解释:处理任何不洁物品后均需洗手消毒;任何进入高危产品制作间(熟食分切间、裱花间)人员要与操作人员保持同样的洗手消毒程序(管理人员,卫生检查人员);洗手间如果没有洗手液,所在部门该项扣分。•1.9员工私人物品存放(工作区不得存放私人物品)标准解释:工作区域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尤其需要注意专柜的储物柜,试吃的柜台。•1.10员工佩带胸卡标准解释:员工必须佩戴兴隆大家庭的胸卡,且示于明显位置。•1.11保存员工的健康证标准解释:能提供充足有效的员工健康证.(需要关注食品促销人员的健康证)。第二章清洗消毒•2.1员工是否根据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员工是否知道正确程序)标准解释:员工应该知道正确的清洁程序并有效执行。砧板清洁程序?•A、先将砧板刮干净,后用稀释后的洗涤剂(1:2)在塑料砧板上,停留5分钟后用板刷刷洗,再用热水将塑料砧板表面冲洗干净。•B、倒上适量清洁剂(1:1),作用15分钟后用板刷刷洗干净。用水刮把水刮掉。•C、最后将酒精(70%—75%)喷酒在表面上自然风干。•2.2清洁用具、清洁剂及其他化学品是否恰当?(包括是否使用有效的清洁用品?是否清洁设施齐备完好?)标准解释: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化学药剂,并保证其有效(化学剂不得过期).同时,化学品需要标识清楚!•2.3清洁用具、清洁剂及其他化学品是否放置于隔离处所★标准解释:必须单独放在固定区域并于食品、包装材料、工作台面等严各分开;化学品要有标签;化学用品容器不得用于它用。•2.4洗手台设施是否齐全?(包括洗手液,水池,干手设施)专柜是否配备洗手设施?标准解释: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安装使用洗手设施,以便于员工养成好的习惯。•2.5抹布是否依适当管理程序维持清洁?标准解释:符合抹布使用规范。抹布清洁程序•抹布整理箱有三个:脏抹布箱、消毒箱、干净抹布箱•使用后的脏抹布放入脏抹布箱,并盖好盖板•每半小时将脏抹布箱中集中的脏抹布放入水槽用消毒水浸泡•洁剂浸泡10~15分钟,清洗干净拧干。•清洗后的抹布放在箱中消毒2分钟,消毒液4小时更换一次•消毒后的抹布放入干净抹布箱待用。•打烊前将抹布清洗、消毒、拧干后挂起自然晾干,同时将三个抹布•箱清洗干净,并喷洒消毒剂•2.6冷藏库內部是否清洁?★标准解释:货架、仓板、冷风机、墙、天花板、门、地面等设施保持清洁卫生,无发霉,积尘,食物残渣,蝇虫,无明显积水等,库内货物堆放整齐。•2.7冷冻库內部是否清洁?★标准解释:货架、仓板、冷风机、墙、天花板、门、地面等设施保持清洁卫生,无发霉,积尘,食物残渣,蝇虫,明显积水等,库内货物堆放整齐。•2.8仓库是否清洁?(包括后仓以及其他商品存放区)标准解释:货架、仓板、墙、天花板、门、地面等设施保持清洁卫生,无发霉,积尘,食物残渣,蝇虫,明显积水等,库内货物堆放整齐。•2.9工作区域是否清洁?★标准解释:地面,仓板,天花板,工作台等设施保持清洁卫生。•2.10销售区域是否清洁?(包括货架和展示柜的清洁)★标准解释:销售区地面,货架,展示柜等设施保持清洁卫生。•2.11所有加工机械设备是否清洁?标准解释:无发霉,积尘,食物残渣,油腻等(在工作区的报废设备也需保持清洁)。•2.12原料及半成品容器是否清洁?是否破裂?★标准解释:无发霉,生锈,断裂,积尘,食物残渣,油腻,破裂等。•2.13刀具、砧板、铁盘、铁夾等厨具是否清洁?(以不在使用中的工具为主)★标准解释:无发霉,积尘,食物残渣,油腻等(不在使用的刀具应放在消毒柜、带盖的消毒水容器中且在工作区的报废工具也需保持清洁)。•2.14工具是否有生锈或断裂?标准解释:工具表面无锈斑或断裂。•2.15包材是否妥善隔离置放并维持清洁?★标准解释:必须密封放置,成品应该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或者用薄膜、盖子盖好,且不得着地。•2.16灯罩是否积尘、长灰、剥落或结露?标准解释:无发霉,无明显积尘,无破损.食品上方需要使用防爆灯。•2.17灭蝇灯工作情况正常,且清洁?标准解释:无积灰,托盘无过多死蝇。•2.18配制、使用和交换用于工具的消毒池(足够大且带盖,里面工具应先洗净)或消毒柜(是否开启以及是否能正常使用?)标准解释:紫外消毒柜保持清洁;消毒柜的药水要4小时更换一次(刀具需浸没)。•2.19熟食专间的紫外线灭菌灯工作正常标准解释:要求能正常开启。•2.20食品上方的灯是否有防爆膜或灯罩?标准解释:散装食品上方的灯必须有保护膜或灯罩。•2.21垃圾筒是否清洁并带盖?标准解释:垃圾桶必须带盖,桶内无发霉现象.商品不得放在垃圾桶上。•2.22是否发现病媒(苍蝇、蟑螂、老鼠等)及其他昆虫?标准解释:发现则扣分。第三章工作方法•3.1冷库、冻库及仓库有产品分类,且产品按分类摆放。标准解释:冷(冻)库内有产品的分类标识,产品按分类放置。•3.2原料是否遵守先进先出之原則?标准解释:冷库、冻库内商品应该及时倒库和整理,保证做到先进先出。•3.3生熟制品食品严格分开?标准解释:生熟制品有足够的距离(间隔20cm以上)。•3.4生、熟品加工及取用器具是否分隔?标准解释:生熟加工工具分开存放。•3.5工作台面及地面是否堆放不相关之杂物?标准解释:无私人之不相干杂物,无本部门之不相干物品。•3.6管路、展示柜的玻璃、销售及品尝用具、架子、灯罩、价格牌不得接触食品标准解释:为什么不可以接触?•3.7保存中之成品、半成品及已拆封原料是否妥善加盖或封袋?★标准解释:仓库中的原料和调味品未使用时都应覆盖或密封放置,避免污染,且堆放整齐。•3.8待丟弃之成品及半成品是否与良好品隔离放置,且清楚标示?标准解释:退货、销毁产品必须放在指定区域,(标识清楚),并与良好品分开10cm以上。•3.9任何产品都不直接放在地上.标准解释:产品不得着地,必须加垫仓板或上货架(离地13cm以上)。•3.10是否有货物存放在顾客手推车上?标准解释:禁止使用顾客手推车,补货车要有部门标识。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3.11散装产品是否有防尘材料遮盖?标准解释:散装商品应有足够的盖子或保护膜,且全部覆盖好。•3.12销售区是否有破损的包装(并且要保持商品的完整性)标准解释:保持商品出厂时包装性状,发现三包以上扣分(包括三包)•3.13产品重量是否符合要求?标准解释:商品实际重量不得低于标识重量。包装袋、托盘必须去皮(允许±2g误差)去皮重。•3.14垃圾是否适时清运或隔离?标准解释:垃圾桶内,工作区内的垃圾及时清理倒运,垃圾高度不超过容器容积的2/3。垃圾桶要带盖子。•3.15有兴隆服务人员一直在为顾客服务?标准解释:销售区域必须有员工为顾客服务(尤其是散装食品)。•3.16员工是否存在其它有违食品卫生和安全原则之行为?★标准解释: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有违食品卫生安全原则的情况。第四章日期标准•4.1食品标签牌和食品相对应?标准解释:销售中的产品应有价格牌,商品名称和实际商品对应并且不会让顾客产生歧义。•4.2所有食品是否标示制造日期和保存期限?(包括准备日期,解冻日期等)★标准解释:散装食品也必须标明进货日期;原料开封要有开封准备日期,解冻要有解冻日期标识(不是当天用完的原料必须贴注标签)•4.3是否使用过期原料,包括变质原料,被污染产品?标准解释:供应商原料上必须有完整的标签;储存中的商品符合兴隆库内存放标准。•4.4货架是否有过期或变质的产品?标准解释:包括有明显变质腐坏的,被污染的商品•4.5过保质期限、变质的商品不得翻包标准解释:凡破包之商品需翻包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须和原包装一致,否则按过期论处。•4.6是否遵守销售期限?(按兴隆规定)到产品可售时间的90%,立即下架处理。标准解释:销售的商品要遵守销售期限,及时下柜。•4.7遵守保质期要求(标签上不得延长保质期)。标准解释:什么情况是延长保质期?•4.8散装食品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标准解释:散装商品有足够的指示牌。•4.9散装产品展示“保质期卡”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标准解释:保质期卡上面提供地信息应该齐全,并真实(缺任一信息,该项全部扣完).需要注意热卖时也需要成列保质期卡.•4.10散装产品的标签是否提供详细的信息(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标准解释:标签信息应该齐全,真实•4.11价格牌上有产品产地★标准解释:价格牌上提供所有商品的产地。第五章温度控制•5.1冷藏库是否达到预定溫度?(4℃)标准解释:温度必须4度,不包括已经申请报修且有报修证明(必须是非温度维修)为什么冷藏温度定为2°C—4°C?•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主要有下面这五个方面:•营养条件。•酸碱度。•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有毒物质、辐射、超声波•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生物有各自的最适温度,一般是在20~70℃左右。由于冷藏室的温度保持在0-10度之间,虽然可以限制细菌的繁殖,但不能完全防止。•5.2冷冻库是否达到预定溫度?(-18℃)标准解释:温度必须-18度,不包括已经申请报修且有报修证明(必须是非温度维修)为什么冷冻温度定为-18°C一下?•一般来讲低温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尤其是温度低于-18度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将特别慢,这样可以保证食品长期存放不腐烂、变质。•5.3冷藏展示柜是否達到預定溫度?(4℃)标准解释:根据设备显示或温度计检测结果判定;冷藏0-4℃(化霜时除外)•5.4热柜是否达到指定的温度?(55℃)标准解释:根据设备显示或温度计检测结果判定;热柜温度55度•5.5冷冻展示柜是否達到預定溫度?(-18℃)标准解释:根据设备显示或温度计检测结果判定;冷冻-18℃(化霜时除外)•5.6裱花间,切配间的温度是否达到要求?(18℃)标准解释:以空调上的温度指示器为准.如果空调没有制冷效果也需要被扣分。•5.7是否做了温度
本文标题:生鲜营运基础培训_标准培训(PPT8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