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育部_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_专项研究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专项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研究》重庆市子课题组研究报告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一、概述本研究是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进行的,于2007年7月初开始,10月中旬结题。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综述法,开展了“中职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现状”、“企业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需求”等调查;对“高中阶段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尤其是文化课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一)课题的来源•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对于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开设和教学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如何设置和开设好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就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给即将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提供第一手资料,在2007年7月,我所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参与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专项研究之子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研究》的研究。(二)研究的目的、意义•1.了解目前中职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现状;•2.明晰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要求;•3.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尤其是文化课教学改革建议;•4.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研究工作的组织•根据教育部总课题组的部署,我们于7月初成立市子课题组,正式启动了课题研究工作。我们组织了市内15所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此项研究。各参研学校都组织了相应的研究队伍,并按教育部总课题组的要求、用总课题组提供的相关问卷和试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和测查。二、研究方法及步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调查法和文献综述法;•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7、8月为准备阶段,学习教育部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组织研究队伍,查阅学习相关资料。9月为调查阶段,用总课题组统一设计的问卷对5660名学生、894位教师及84个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用总课题组提供的测试题,对学生进行“英语、数学”两个学科的基本水平测试;各参研学校对以上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意见及建议。10月为总结阶段,一是召开课题研究工作讨论会,听取各参研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收集、汇总、分析各参研校的相关数据及意见并对我所以往进行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再提炼;三是撰写研究报告,提出中职文化课改革要点及设置方案。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关于学生问卷的分析学生问卷共40道选择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学习能力方面的题目;第二类是有关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方面的题目;第三类是针对文化课学习能力的题目。有关动作感觉中的大运动能力及精细动作能力020406080100大动作能力书写能力动手能力认可不认可无法判断有关听觉及语言表达能力020406080100听觉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肯定否定无法判断有关视知觉能力学生对于“有关视知觉能力”方面的问题多无法进行自我判断,除“写字时,偏旁部首经常张冠李戴、左右颠倒,经常笔顺颠倒,笔画不正确”一项占28.55%左右外,其余两项(经常提笔忘字;朗读课文时常增字、漏字,或在句点、逗点处不停顿)竟高达37.63%—40.07%;自我认可度仅在24.46%—38.92%之间。有关思维能力0102030405060文字概念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完全认可基本认可无法判断不认可3%11%6%15%有关行为能力(含注意力、观察力)010203040506070能关注别人讲话上课有一定注意力注意力容易转移上课常常走神65.97%52.91%51.47%46.57%有关社交能力01020304050607080社交能力喜欢开玩笑大胆尝试新事物认可不认可难以判断关于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有近50%—7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71%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爱看课外书、对需要牢记的公式、定理、单词等反复进行记忆并能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关于文化课学习能力0102030405060学习初中课程利用网络收集资料轻松/有习惯困难/没习惯010203040506070语文数学英语没有困难有困难无法判断(二)关于教师问卷的分析•教师问卷共16题,除最后一题是了解教师课后情绪的,其余均为教师对所教学生的评价。•教师问卷是针对学生总体,即以中等生为依据给予评价。学习自觉性与学习能力010203040506070文化课学习专业课学习参与实训学习动力高/强一般较差/差我们将师生对于某些项目的认识加以了对比,情况如下表:项目学生自我认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肯定无法判断否定较好一般差大运动能力80%15%5%42%47%10%精细动作能力35%-41%33%23%29%54%17%学习习惯学习技能50%-70%20%-37%7%-15%5.8%-7%23%-28%60%-68%书面表达能力18%35%47%5.6%32%62.4%口头表达能力61%29%10%6.8%47.8%43.4%社交能力77%15%6%30.1%48.3%21.6%知觉能力空间排序能力24.5%-39%21.4%-31%28%-40%6.6%47.9%45.9%逻辑思维能力15%-17%24%-35%50%-60%10%39%51%注意力52%-65%22.1%-34.4%11%-18%10.7%43%46.3%教师课后情绪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很差20%左右52%左右28%左右(三)关于用人单位问卷的分析不同的行业对员工的要求不尽相同,统计分析发现:•1.财经、旅游行业的单位普遍对员工学历要求较高,同等情况他们更愿意用大专以上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其文化水平更能符合岗位需求。•2.旅游行业对员工要求较高的能力依次是:注意力、视觉力、理解力、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3.财经行业对员工要求较高的能力依次是:理解力、手和手指灵活性、口语表达能力、注意力、搜集信息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4.制造行业对员工要求较高的能力依次是:合作能力、理解能力、手臂和腿的灵活性、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5.各个行业在录用员工时都把道德水平作为首先考虑的重要指标,专业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排在其后。•6.用人单位都十分重视员工的情商和能力。•7.用人单位对员工文化知识的水平要求较高的有语文、计算机、文史知识、重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帮助。(四)关于中职生学习水平现状的分析分析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的水平普遍很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应当达到的水平。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中,语文成绩相对均衡一些,数学和外语成绩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英语水平(606名)0102030405060小学四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58%59%34%7%数学水平(606名)0102030405060708090小学四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88%72%26%四、讨论•1、要尽快明确文化课的地位和教学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一直存在许多争论,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开设文化课的认识不一致,意见不统一,给学校文化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认为:•文化课是中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高中阶段学生不可缺失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开设文化课,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求的高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把握和发展性评价的标准;•文化课必须适应就业、升学两种需要,应当强调其基础性;文化课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要基础;•文化学习是人的认知阶段最基础的内容,是形成学习基本能力的必要过程;•职业学校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坚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文化课教学改革。2、要按照社会对中职生需求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2004年,我市曾开展了“中职生社会需求情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职教育与社会对中职生能力、素质的需求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力单一,发展受限•(2)专业单一,对接困难•(3)质量不高,需求降温五、对文化课设置和教材改革的建议(1)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地位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必须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最基本的(或者说是最低的)水平;•文化课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确处理文化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三大课程版块之间的关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课教学资源贫乏,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并及时推广应用;(2)分层次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一是基础层次(最低层次),教学时间为一年到一年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基本教学时间保证在200学时以上,目标是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到9—10年级以上水平;•二是专业层次(中等层次),除按照基础层次进行教学外,还应结合专业学习和今后将从事的工作需要,增加相关文化知识及实际运用的教学内容,争取达到10—11年级水平。•三是升学层次(较高层次),对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文化课教学应尽可能达到普通高中的水平,为其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争取达到11—12年级水平。(3)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时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为三年,按国家有关要求,实行2+1教学模式,即三年的教学时间调整为两年时间在校集中学习文化课和必修专业课,一年时间安排在校内或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实践。实行2+1教学模式后,文化课和专业课课程的教学时间将相应有所调整,文化课教学的学时数比例应不低于总学时数的30%——35%左右。•(4)修订文化课的教材内容•降低起始水平。要与学生实际文化知识水平没有达到“义务教育9年级毕业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跟得上”。•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突出适用性,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有一线教师和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参与。(5)加强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比如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现在基本上只是专业课教师,忽视了文化课教师。•多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研、科研活动。•为文化课教师提出了解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的要求。谢谢大家重庆市教科院职成所子课题组周晓波2008.3
本文标题:教育部_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划_专项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9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