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12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城市内部的商业结构一般分为三种:多层次商业中心、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专业化商业区。1、以市中心商业区为首的多层次商业中心结构包括市中心商业区、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小区级商业中心、邻里性商业中心、纯粹是为便利居民而孤立设立的日用杂货店铺,以及更为低层次的流动摊贩,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商业中心。2、带状商业网点:主要指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旅游城市传统的购物街,主要干道两旁呈带状连续分布的商业网点,以及欧美超级公路为提供长途旅客稍作休息或投宿的带状商业性设施。3、专业化商业街即城市内一些十分专门化的商业区域,如西方城市常见的汽车专门区、印刷品专门区(如书店等)。二、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是在土地价值理论的思想基础上于1966年建立起来的。模式的要点如下:1、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栏的活动靠近地价峰值区,它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在它的周围,将按照门栏递减的顺序,依次环绕其它职能活动;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占据;3、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置也按照门栏大小的系列排列。该模式对合理布局城市商业网点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是,存在较大局限,还有一些因素未加考虑。三、赫夫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1、1964年赫夫从概率论角度提出了一个计算商业零售范围的公式,即零售引力模式,并用来区别各重叠的市场空间。niAiiAiiAiTSTSP11AiP321,,AAATTTAiP321,,AAASSS位于A区的消费者到零售店i的概率,而整个区共有n个零售店。交通时间或距离。对交通或距离的函数,时间越长距离越远,消费者就不愿意光顾。每个店的吸引力。2、这个模式在大城市规划中也有一定使用价值,可以用于新商业中心的布点,或规划零售商业的布局。但是这个模式也受到一些批评:①理论基础薄弱,基本是一个平衡的模式;②不能预测动态变化,只考虑相互作用供应一方;③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模式仅适用于分析同一层次的商业中心的市场区域和预测其营业额,不适合于预测呈带状的商业网点和面向全市的专门化商业区域。四、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①北京市商业服务地理研究:我们可以从商业服务分类、商业服务中心等级和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进行分析。②上海市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我们可以从商业中心的形状、商业中心的分类、商业中心的职能构成和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等众多方面进行分析。③广州市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研究:可以从商业中心的分类和商业区位分布的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小试牛刀:试分析杭州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1、邻里(neighbourhood):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2、社区(community):是指占据一定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人口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体,有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3、社会区(socialarea):是指占据一定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生活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社会区人口之间是社会关系。4、社会空间(socialspace):依学科不同有不同的定义。社会分化过程富人白人强财富种族家族贫民黑人弱英美社会学法国社会学地理学家庭邻里社区城市区域或国家二、社会区分析最早研究城市内部社会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史域奇、威廉斯和贝尔。(一)1、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变化;②功能分化;③社会组织复杂化;史域奇和贝尔将上述三种趋向转换成三个概念: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化(家庭状况)和隔离(种族状况)。2、不同的社会区因素形成不同的社会空间类型: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布呈现扇形;家庭状况体现为同心环结构;种族状况一般呈分散的群组分布。这三种社会空间类型叠加在一起就是现实中看见的综合的城市社会空间,它们表现出高度的差异性和异质性特征。如图: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种族状况实体空间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类型:理论模型(二)社会区分析的指数1、史域奇和贝尔用三组社会描述变量分别表示“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和种族状况”三个概念,并将这三个组变量组合成三个复合指数。然后他们根据这三个复合指数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具体方法为:①以人口普查带为基本单位;②将城市化和社会地位两指标四等分,从而形成16种类型;③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图;2、史域奇和贝尔的社会区分析方法也遭到众多批评:①社会区分析没有理论支持;②社会区分析没有解释社会分化怎样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一、感应、环境和行为1、感应:指人们从实际中感觉的以及对整个过程的反应。2、环境:指一个人以外的所有能影响感应的部分,可分为四部分: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和绝对客观环境。3、行为:一般是人们对环境作出行动上的反映。包括态度、动机、信念和期望。二、居民构想图1、一般来说,感应空间包括三个层次:①结构性的;②评估性的;③个人感情的;2、美国学者林奇对早期美国城市居民作了调查,他认为,居民构想图主要由下列五个要素构成:①路径;②界限线或边沿;③区或区域;④枢纽或节点;⑤标志;3、评价:①居民构想图是徒手绘制的,这要求居民受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但现实中有很多教育程度低的人,他们不可能绘制出来,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空间行为。②林奇研究的整个焦点都指向了意象的可见因素,忽略了声音、气味等因素。三、研究感应空间的作用1、突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区,从而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好感。2、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要增加适当的标志,枢纽和区的布局亦要考虑其辨认性,以便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3、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划,从而使城市管理和规划不仅仅只是规划师的事务。
本文标题:第12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2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