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青海油田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青海油田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制作人:程汉列汇报人:祖丽勘探0802班目录一、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情况二、勘探技术的发展三、存在的主要问题:⑴石油开发方面⑵天然气开发方面四、实现有效开发利用的建议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情况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35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5954.5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3.97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900.35亿立方米,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635.86亿立方米,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2345.64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累计生产原油225.84万吨,生产天然气41.5亿立方米,炼油和甲醇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0万吨和10万吨;建成花土沟至格尔木438千米的输油管道和涩北—西宁-兰州、涩北-格尔木、涩北-敦煌、涩北-花土沟四条输气管道勘探技术的发展①零的突破——沿斜坡占高点,发现涩北含气带1958-1980,三湖地区的天然气勘探遵循“沿斜坡,占高点,探规模,重发现”的方针,但限于当时测井资料品质和气层识别技术,仅在各构造高部位探井中解释发现了数量很少的具备声波跳跃的典型标准气层。②第1次飞跃——深化地震研究,发现台南气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数字地震勘探已在三湖地区全面展开,通过对新老资料的连片解释,在台东吉乃尔湖以南的地震剖面上发现了“台南异常反射区”,分析认为地震记录的反射时间与底层速度是指数关系,在层速度较低的地区,较小的层速度降低量便可能导致明显的反射时间延长。如下图的异常反射。根据上述首先确认“台南地震异常”为含气地震异常,然后采用“趋势面恢复法”成功的完成了“同向轴下拉”异常区的构造成图,解释发现了台南潜伏背斜构造。③第2次飞跃——地质综合研究和对比评价勘探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大,地质综合研究也取得了日益丰富的成果和认识,不仅综合圈定了第四系有利的生气范围,而且确认“生气范围内的同沉积构造”为三湖第四系生物气勘探的首选目标。1991-1995年,根据综合研究成果,对比台南气田成功经验,确认新发现的涩北1号,2号气田四个含气层段。④第3次飞跃——“八五攻关认识和储集层评价”三湖地区第四系主要以生物甲烷气,在饱和地层水的暗色泥岩发育区寻找构造圈闭,就是本区油气的勘探方向,通过已知油气田的解剖研究和测井资料的反复对比,成功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本区第四系气层的定性认识方法和确认原则,除用传统的“曲线定性识别”外,还根据油气藏构造控制的高点,增加了一项“构造综合确认”。“曲线定性识别”方法就是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联合划分砂岩层,用感应和电阻率曲线联合识别油气水层,如下图。⑤第4次飞跃——含油气地震测井和储集层定量评价2000年以来,盆地东部三湖地区已累积施工高分辨率二维地震测线877km,地震剖面在第四系气田区的含气层段大都具有“低频,低速,中强振幅,同向轴极性反转”等波组特征。如下图。同时认为,根据地震资料直接确定含油气面积是不准确的,必须结合钻井信息开展定量含气检测。同时采用以系统取心井大量的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各类关系图,研究有效储集层,有效盖层和隔夹层的四性关系,根据泥质含量的高低划分储集层和盖层。如下图。同时采用测试泥岩含量和电阻率,含油气饱和度的关系,凡泥质含量低于45%的测试气层,采用感应测井读取,由阿尔其公式计算。⑥2011年7月下旬,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油田承担的5个油气勘探科技项目进行验收,其中:Ⅰ,“柴西复杂构造综合地质建模与圈闭解释技术研究”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面露头、钻测井以及非地震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复杂构造带的“分层变形、垂向叠置”的收缩构造解释模型,提出了一批有利勘探目标,经实地钻探,发现并落实了英东亿吨级油田。Ⅱ,涩北第四系生物气藏综合开采工艺技术研究”针对分层开采及多层合采的实际,开发了分层开采井优化配产方法和相应的工艺设计软件,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第四系生物气藏综合开采工艺技术研究方法,为涩北气田稳定增产提供了技术依据。Ⅲ,“柴达木盆地跃进油区注水开采水质处理工艺技术方案研究”针对跃进油区注入水水质长期不达标的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了一套高矿化度污水处理的高效混凝水质净化设备,系统解决了水质的净化与稳定问题,经试生产,年新增经济效益千万元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石油开发方面一是原油开发形势不容乐观,可采储量品位逐渐变差。二是主力油田(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各类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主力油田呈快速自然递减,稳产难度大。四是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及动用程度低。五是部分主力油田注水水质严重超标,套损井不断增加。天然气开发方面一是后备资源不足。目前,青海油田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055.98亿立方米,现有探明储量规模可建成产能70亿立方米/年,只能满足“十一五”产能建设需要,如果要实现2010年天然气产量突破70亿立方米/年目标,则需建成10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产能,存在30亿立方米/年的产能建设资源缺口,天然气开发任务艰巨。二是气田开发调峰矛盾仍然突出。涩北气田天然气外销季节性差别大,冬季调峰难度大。2006年冬夏两季产量相差近1000万立方米/天,安全生产压力大、任务重。三是气井单井产量低,产量递减明显。由于气田地层压力的逐年下降,造成气井产量快速递减,自然递减幅度已达10%,增加了气田高产、稳产难度。四是气井出水、出砂影响生产。涩北气田为多层边水气田,气水关系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目前,气井出水治理只有优化气井生产管柱和生产管理一种手段,缺乏其他治水经验,另外,先天地质条件决定了气田岩性储层易出砂,气井控制生产压差、保持稳产难度大。实现有效开发利用的建议一是加强油气预探和油藏评价工作,为油气开发提供储量后备。针对盆地特殊地质条件,加大勘探前期准备力度,强化基础研究工作,在谋求勘探新发现的同时,采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水平,在石油勘探上,立足碎屑岩,研究低渗透,探索新目标,突破高难度;天然气勘探上,扩展生物气,突破溶解气。在石油勘探上:老油气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是增储上产的重要途径,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增加投入不断深化;采取分区块、分层次不断加强利用老井、老资料进行基础地质研究、深化地质认识,进一步扩展复杂地区地震技术攻关。在天然气勘探上:加强天然气地质理论和天然气勘探战略规划研究,加强新区、新领域天然气勘探,加大天然气勘探投资力度,推进天然气勘探快速发展。二是开展油藏地质研究,提高产能建设到位率及新井贡献率。及时搞好随钻跟踪分析,努力提高地质研究方案设计水平。三是开展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工作,确保油田长期持续稳产。2007年重点在油砂山、跃西、冷湖三号等油田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工作,预计描述含油面积12.4平方千米,覆盖地质储量2951万吨,2008年开始陆续开展第二轮油藏精细描述,为油田开发调整、剩余储量动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老油田的开发利用效果。四是编制主力油田“控水稳油”综合治理及难采油田开发动用方案,确保油田产量稳产。围绕制约油田开发地质、油藏工程等的“瓶颈”开展立项和攻关。以此推动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油田的增产及增效。一是抓好以尕斯库勒油田、跃进二号、花土沟油田为主的“稳油控水”配套工作。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保持地层压力稳中有升,不断扩大综合治理区块和井组,提高水驱动用程度。二是加强对难采储量及未动用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及注水工作。重点是搞好南翼山浅层、乌南等油田的试注水工作,确保单井能量补充;三是加强油藏的动态监测及资料录取,及时了解生产动态,掌握油水运动规律,不断满足中高含水期油藏稳产的需要。五是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提高气田开发水平。提高气井单井产量,作好业务发展计划,适当储备天然气生产能力。开展以提高单产为目的的多项增产措施作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基础研究,积极推广先进的气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集输等工程技术,继续深化涩北第四系多层疏松砂岩气田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开展气田防水、治水、防砂新工艺试验,做好排水采气和增压开采等技术储备,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气田采收率。青海油田近年来油气产值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62007200820092010油气当量(万吨)祝青海油田早日突破千万大关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青海油田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6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