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地震勘探资料整理..
地震勘探原理(上)---------陆基孟主编(精华部分)一、名词解释1.综合平面法: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也显示观测到的地段。2.偏移距:为炮点与最近检波点的距离。3.波剖面:在某时刻,以质点所在的位置为横坐标,以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纵坐标,画出某时刻振动情况(波形曲线),称为波剖面。4.道间距:埋置在排列上的各道检波器之间的距离。5.干扰波:指妨碍追踪和识别有效波的波。如面波、多次反射波。6.(非)纵测线:一般炮点和接收点都放在同一测线上叫作纵测线,炮点与接收点不在同一测线上,叫非纵测线。7波前(后):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扰动的那一时刻。同样,振动刚停止时刻的分界面为波后。波前或波后是用面表示的,不是曲线。二、简答题1、共炮点与共中心点的区别:1)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只反映界面上的一个点R的情况,而共炮点反射波的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2)地震勘探上习惯把x=0时的反射波传播时间叫做t0,即t0=2h0/V。在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上,这个t0反映激发点O处反射波的垂直反射时间(也叫做回声时间),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上,t0时间代表共中心点M处的垂直反射时间。2、动静校正的区别:动校正:在水平界面的情况下,从观测纵到反射波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做正常时差校正,或称动校正。不同位置(偏移距x),不同的深度(h),动校正量不同,校正量均为正值。静校正:为了改善地震剖面的质量,需要表层因素的校正,即为静校正。不同位置(偏移距x),不同的深度(h),动校正量不同,静校正量可为负值。3、组合与叠加在压制干扰波上的区别:在实际效果中,n次叠加的统计效果要比n个检波器组合的好。原因在于组合是同一次激发,由n个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叠加,检波器接收到的随机干扰是由同一震源在同一时间产生的。而多次叠加中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的各道,是在各次激发时分别接收到的,因而记录下的随机干扰是由震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激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接收的,多次叠加中各道的随机干扰更符合“互不相关”的条件。因此,多次叠加的统计效果比组合的好。三、计算题1、推导时距曲线:2、计算各种速度:三、综合题1、断层识别标志1)反射波同相轴对比中断2)反射层突然减少或者突然增多,波组的间隔发生突变3)反射波同向轴形状和产状发生突变4)有绕射波、断面波或回转波出现5)反射波同向轴发生分叉、合并或扭曲,这往往是小断层的特点。2、反射波的特点:1)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2)对于倾斜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的时距曲线,其极小点总是相对于激发点偏向界面的上倾方向一侧。(3)xmin点实际上就是虚震源在测线上的投影,由震源点O到xmin的反射波射线是所有射线中最短的一条,并且反射波时距曲线是对称于过xmin点的t轴的。3给定底层构造形态计算均方根速度,道时,理论曲线:参见下图底层构造方程式1()avfv水平单层1avv(b)倾斜单层22220axvtt1cosavv(c)水平多层aRvv2121njjjRnjtvtv(d)倾斜平行多层cosRavv(e)倾斜非平行多层用迭代射线追踪法地震勘探原理(上)---------陆基孟主编(重点部分)1、地震勘探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来确定矿藏(包含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考古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2、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一个平面上采集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信息,并在(x,y,t)三维空间进行处理和解释,这种地震勘探方法称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3、波形图:用图示来表示与震动有关的一种方式。4、剖面图:在某时刻,已质点所在位置为横坐标,以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纵坐标,画出某一时刻的振动情况(波形曲线),称为波剖面图。5、波前、波后: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扰动的那一时刻。同样,振动刚停止时刻的分界面为波后。波前或波后是用面表示的,不是曲线。6、波面:波从震源出发向四周传播,在某一时刻,把波到达各点所连接成的面,称为波面。7、地震波运动学:地震波动力学是从介质运动的基本方程波动方程出发来研究地震波动的传播特点的。从能量的角度来研究波的特征,如波的振幅、波形和吸收。8、弹性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称为弹性波。它的形成条件是:只要能传播弹性波的介质——弹性介质,以及在弹性介质中有振动。9、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播到所观测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别处。这是一条假想的路线也叫波线。10、地震波:一种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较低的(与天然地震频率相近)的波,是弹性波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11、主波长:是在一个振动主周期时间内波前进的距离,它是波在空间分布特征量,即它与介质的大小尺度同单位。12、视波长和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为θ)时,观测到的波速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Va=V/sinθ。同样此时的波长为视波长λa,λa=λ/sinθ。(因为sinθ≤1,所以Va和λa一般大于他们的真实值V和λ。)13、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这些简谐分量及各自的振幅和相位,就称为这个复杂振动的频谱。14、主谱:地震波一般为脉冲波,习惯上把脉冲波的频谱中振幅极大值所对应的频谱称为主频。15、狄利克里条件(Dirichlet)条件:任意一个区段内,1)信号f(t)除有限个间断点外都连续,2)仅有有限个极大值和极小值。(这是傅里叶级数展开的充分必要条件)。16、反射波:不管什么时候,波只要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会反射回来,称为反射波,入射和反射波在同一介质中;另一部分透射到第二介质中,称为透射波(或物理折射波,与地震勘探中的折射波概念有区别)。17、直达波:18、折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做折射波(refractions),也叫做首波(HeadWave)。19、反射定律和投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面内,反射角a’等于入射角a。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和第二两种介质的波速之比,即(公式)。20、斯奈尔定律:P=(1/V)*sinθ(在水平层状介质中,一层,多层brief)P称为射线参数。21、惠更斯原理:在波前进的波前的每一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二次的震(波)源,且后一时刻的波面就切与前一时刻的波前面所激发的所有二次波的包络面。另一种表述:在波前面上的任一个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新的波(震)源,叫做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向发出波,叫子波。子波以所处点的速度传播。22、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最短的条件(旅行时为极小值)。如果介于路径中的介质有部分速度不同,则传播路线不是直线,而通常是旅行时最小的。即最后的射线路径是最小时间路程。23、波速和速度:质点振动速度——质点在其附近位置振动的速度。(每秒钟波前进的距离)波速——质点振动能量传播的速度。(质点振动的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其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也不一定相同)24、纵波和横波: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最快。又称压缩波(compressional)、膨胀波(dilatational)、纵波(longitudinal)或P-波(P-Wave)。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比纵波慢,也称剪切波(shear)、旋转波(rotational)、横波(transverse)S-波(S-wave,速度小于纵波的0.7倍。25、面波:波在自由表面或在岩石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类型波。在地表常见的波有瑞利波、拉夫波,在井中有斯通利波、和管波等,还有槽波。(或一种介质振动沿着或靠近介质表面传播的地震波,振幅随深度以指数规律衰减。其速度可由大约一个波长的深度范围内介质的弹性性质所定,速度约为横波的0.92倍。)26、同类波和转换波:入射波和反射波、透射波的振幅特性一致称为同类波,改变了振动特性的反射和透射波称为转换波。(称与原来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射和透射波为同类波,而改变了波类型的反射波和透射波为转换波)。27、弹性系数(因子):在弹性介质中,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只有在小应力时成立)。比例因子称为介质的弹性因子(或系数)。二、简述题:1、了解地球信息有哪些主要手段。地质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钻探方法。2、有几种主要非地震勘探方法,他们的基本原理重力勘探——是研究反映地下岩石密度横向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用于提供构造和矿产等地质信息。磁法勘探——就是测定和分析各种磁异常,找出磁异常和地下岩石、地质构造及有用矿产的关系,作出地下地质情况和矿产分布等有关结论。电法勘探——就是利用人工与天然产生的直流电场或磁场在地下分布的规律来研究地球结构、地质构造及找矿的一种物探方法。(电法勘探是以岩石或矿石的电性差异的基础的,主要研究的电性差异参数包括:电阻率()、激发极化率()、介电常数()、导磁率()、电化学活动性等。)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步骤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4、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哪几项标志性的技术?1、地震属性分析技术(1)振幅属性(振幅分析AVO);(2)速度参数;(3)频率信息——三瞬(瞬时振幅、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剖面。2、井中观测技术(1)垂直地震剖面(VSP)技术;(2)井间地震技术。3、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一个平面上采集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信息,并在(x,y,t)三维空间进行处理和解释,这种地震勘探的方法称为三维地震技术。4、多波多分量技术在相同的勘探区域,在纵波勘探的基础上,再利用横波和转换波技术。5、20世纪90年代出现三项有效的地震技术。(1)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一种通过提高震源频率,高采样率和高覆盖次数等数据采集方法和相应的处理技术,达到大幅度提高勘探精度的技术。(2)时间延迟地震(四维地震)技术在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进行重复地震数据采集和相应的处理解释一整套技术。时间推移地震(TimeLapseSeismic,TLS)是不同时间对油气采收率的一整套技术。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时通常以二维地震为基础,又简称为四维地震。(3)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原始数据叠加之前进行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能实现对复杂构造准确偏移成像的技术。是复杂构造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6、三维地震勘探方法从二维向三维地震勘探方向发展是地震勘探方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三维地震勘探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可以得到更清楚更正确的地质图像。7、一个波入射到两个波阻抗不同的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他们遵循什么规律。只有在Z1≠Z2的条件下,地震波才会发生反射,差别越大,反射也越强。遵守反射定律。8、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平面波、球面波、反射波和折射波以及反射和折射定律。惠更斯原理:在波前进的波前的每一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二次的震(波)源,且后一时刻的波面就切与前一时刻的波前面所激发的所有二次波的包络面。(另一种表述:在波前面上的任一个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新的波(震)源,叫做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向发出波,叫子波。子波以所处点的速度传播。)惠更斯原理是利用波前面的概念来处理问题的。因此可用图法绘出各种波的波面。作图方法掌握几点:波前、新的点震源,速度相等、包络线。4求取新的波前对平面和曲面波的应用上三、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1)地震检波器:检波器是安置在地面、水中或井下以拾取大地振动的地震探测仪器或接受仪器,它的实质是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2)可控震源:向地下输入一个延续信号很长的脉冲信号,在最后记录时再把它压缩成一个短脉冲,从而达到既增强信号能量又不降低分辨率的目的。(3)规则干扰:有一定的主频和视速度的波,如面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4)道间距:道与道之间的距离。(5)组合:把多个检波器接受信号输入一个地震道或者用多个震源同时激发构成一个总震源,前者称为
本文标题:地震勘探资料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1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