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预习与检测1合作与交流2拓展与延伸3CONTENTS预习与检测1预习与检测·识记生字1樱花(yīng)绯红(fēi)宛如(wǎn)油光可鉴(jiàn)落第(luò)畸形(jī)不逊(xùn)深恶痛疾(wù)解剖(pōu)匿名(nì)诘责(jié)抑扬顿挫(cuò)教诲(huì)凄然(qī)瞥见(piē)杳无消息(yǎo)预习与检测·掌握生词1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大神的一些事情。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杳无音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常写作“深恶痛绝”。预习与检测·背景链接1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预习与检测·文体链接1合作与交流2合作与交流·整体感知2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小提示: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第1-3段)(第4-35段)(第36-38段)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1.鲁迅的这段留学生活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些事件?1在东京2在仙台3离开仙台之后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2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3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4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1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1.鲁迅的这段留学生活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些事件?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生活?因为鲁迅对在东京对“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感到失望与厌恶,所以他决定离开东京,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也为下文写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作铺垫。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3.鲁迅先生为什么选择学医?后来又为什么弃医从文?他选择学医是想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3.鲁迅先生为什么选择学医?后来又为什么弃医从文?后来选择“弃医从文”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3.鲁迅先生为什么选择学医?后来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4.说说本文在记述“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是如何通过思想变化来贯穿全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忧患情绪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看出作者到日本学习的目的;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也透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感;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4.说说本文在记述“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是如何通过思想变化来贯穿全文的?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不以为然的心情,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为意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精神的体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歧视中国人;合作与交流·深层探究24.说说本文在记述“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是如何通过思想变化来贯穿全文的?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由于拯救民族危亡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转化为多写揭露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从文的目的,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可见,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红线。拓展与延伸3拓展和延伸3在学习、生活中,在和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老师,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难忘,请选择一件叙述。第二课时合作与探究1拓展与延伸2CONTENTS合作与探究1合作与探究·分析人物形象11.快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6段: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治学严谨)。第9段:穿衣服太模胡;忘记打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生活简朴)。结论:初见藤野先生,作者从他的外貌和举止入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合作与探究·分析人物形象12.朗读11-23段,看看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藤野先生的,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1)添改讲义——认真负责;(2)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3)关心实习——热情诚恳;(5)询问裹脚——求实精神。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合作与探究·交流读后感受1从对人物的认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1.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学会这种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刻画人物时注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准确描写。合作与探究·交流读后感受1从对人物的认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2.读了本文,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诚恳,治学严谨,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全然是一位负责任、明道理的老师。合作与探究·交流读后感受1从对人物的认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等方面说说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小结: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生活俭朴、为人正直,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的人。合作与探究·赏析语言特点1朗读课文1-3段,说说这三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合作与探究·赏析语言特点1朗读课文1-3段,说说这三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再现他们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反语的运用。合作与探究·赏析语言特点1朗读第5段,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大概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合作与探究·赏析语言特点1自读第24~3l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拓展与延伸2拓展和延伸2夜深人静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境。拓展和延伸·小练笔2敬爱的藤野先生:您好!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不经意间,我与恩师已经阔别20年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挂念您,由于琐事烦扰,没能给您写信。有时想写,但终因状况无聊,说起来无非使您失望,便连信也不敢写了,您不会怪罪我吧?当年,我本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思想东渡日本,想靠医学救国。可后来发现中国国民的不觉醒,振奋民族精神势在燃眉,故而弃医从文。这个情形不好跟您直说,所以撒了谎,相信您一定能理解我这片苦心。先生对我的教诲是我一生的财富,您对我热情诚恳、没有民族偏见,令我终生感激。您的照片就挂在我的墙上,每当写作疲倦之时,我都会抬眼看看您的照片,您的谆谆教导仿佛又在耳畔响起,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您现在过得还好吗?您的学术成果一定很丰硕了吧?身体还好吧?愿您还如以前一样硬朗。末了,顺便提一下,我现在已常用“鲁迅”这个笔名了。再次向您表示敬意!弟子周树人敬上1926年10月20日@张江英
本文标题: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3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