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翻开她,生命成长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我跨进中学大门,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的中学时代会怎样度过?学习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我跃跃欲试,我要去寻找、发现自己。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我在逐渐长大:朋友成为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友谊真能地久天长吗?虚拟的世界能否触摸到真实的生活?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在和师长爱的碰撞中,我慢慢学会处理生命中的重要关系。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开始思考:生命可以永恒吗?我的生命只属于自己吗?我和其他人的生命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探问生命,敬畏生命,珍视生命,感受生命自身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在不断尝试与创造中充实生命,绽放生命的精彩。生命在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地成长主要内容教材编写依据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编写特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一、教材编写依据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本册主要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实现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全覆盖,从而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断深入。二、教材编写理念“少年有梦”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出生命的精彩”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关注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富有中国文化风格和精神气息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二、教材编写理念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二、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第14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第三,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二、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第103-104页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一方面,课程将伦理道德、心理学、法学、政治与国情等做知识整合,形成综合课程。例如,在“家的意味”一课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二、教材编写理念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在问题的分析、观点的呈现方面,力图给学生提供思维、判断、选择的条件,让学生结合所学、所感,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二、教材编写理念在探讨“爱护身体”时,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学生常见的各种观点进行碰撞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材第100页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二、教材编写理念七年级上册教材是对小学教材进行衔接和深化,同时又是初中整套六册教材的开端。本册内容的构建注重刚刚跨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不断深入,体现螺旋上升,也为后续的同一主题的深化播下种子。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的核心教育教育主题——关注生命的成长七年级初中生面临的主要课题:·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新的学习要求·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变化……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以生命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等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三、教材内容分析七年级上册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生之间亲情之爱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成长友谊师长生命四大主题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于刚刚告别小学生活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一个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引导学生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各种可能,从而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学习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他们在学习中体会了各种滋味。教材拓展对学习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命是一个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过程,学习没有终点。单元立意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了有意识地探索自己的旅程。发现自己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在本单元中,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认识自我”是初中少年独特的生命及成长需要,围绕着“认识自我”的种种思想与情感冲突正是初中生生命最独特而凸显的特征。“认识自我”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三个年段的教材中。从入学第一课讨论进中学后新“我”如何开始,整个三年中我与自我、我与他人与集体、我与国家与社会等一切现实的“关系性存在”都将不断回到怎样认识和面对“自我”,并逐渐向健全、丰满的“自我”成长。其中,个人生命在自尊心、同情、善意、平等尊重、责任感、正义感方面的正常发育贯穿于三年的教学目标。•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单元立意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少年有梦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享受学习第三课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单元导语立意解读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生命馈赠的礼物•努力就有改变•学习即生活•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理性面对他人评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从“长大”这个话题开始……立意解读成长的节拍立意解读成长的节拍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实现自我超越、塑造新形象生命馈赠的礼物立意解读成长的节拍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立意解读成长的节拍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学习即生活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理性面对他人评价立意解读成长的节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接纳自己并不容易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2月,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良好的交往品质和交往技能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获得人生幸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学习:内在的财富》(德洛尔报告)的报告中,提出“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把“学会共处”界定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界社会公民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平等对话以及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多种矛盾、冲突。单元立意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本单元从交友方面使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生命关系:一方面在交友中体验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认可、关心和支持,从而体悟到人人需要接纳、支持和帮助,这有助于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学习”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似乎并不太重视学生的交往,认为学生和他人的交往不需要学习,是自然而然就拥有的一项能力。本单元密切关注学生在建立友谊与维护友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有具体方法的指导,但并不掉落在技巧中,而是引领学生探讨友谊的特质,理解友谊的内涵,感受友谊的力量,从而能够提升友谊的品质。单元立意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五课交友的智慧让友谊之树常青网上交友新时空单元导语立意解读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网上交友•亲密、平等、双向、心灵的相遇•友谊会变•竞争与友谊•开放、主动、持续•关怀、尊重•正确对待冲突、伤害•辩证认识网上交友•慎重对待网友见面立意解读友谊的天空友谊的特质·亲密·平等、双向·心灵的相遇友谊不是一成不变。学会接受。友谊的天空立意解读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的态度。立意解读友谊的天空开放、主动、持续立意解读友谊的天空呵护友谊·用心关怀:在朋友需要时到场·尊重对方:把握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正确处理冲突:相互协商·正确对待伤害:用勇气和智慧进行选择友谊的天空立意解读辩证认识网上交友立意解读友谊的天空慎重对待网友见面第三单元师长情谊•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单元立意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走近老师师生交往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单元导语让家更美好立意解读走近老师家的意味让家更美好•了解教师职业•尊重老师的“不同”•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爱的碰撞•共建共享美好家庭了解教师职业师长情谊立意解读尊重老师的不同生命的居所师长情谊立意解读中国人的“家”爱的碰撞师长情谊立意解读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一个温暖的词。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世纪初以来,指向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讨论生死现象,普及生命知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安全与健康,求问生命意义与人生幸福等等,含有明确的生命元素的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渐成潮流。它体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不
本文标题: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3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