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六单元:五官科常见病与常用中草药教学目标:1、能对急性结膜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慢性喉炎进行临床症候诊断。2、能对急性结膜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慢性喉炎进行临床中草药治疗。学前诊断:同前一单元。教学重点:急性结膜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慢性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教学难点:急性结膜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慢性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鉴别诊断。教学资源:同前一单元。一、急性结膜炎1、简述:本病是一种常见的,不影响视力,预后较好的,但发病后对工作、学习、生活影响较大的传染性眼病。暴发后流行面较广,应以预防为主。因其临床表现以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水肿,流行发展快为特征,故中医称为“天行赤眼”,民间称“红眼病”。2、诊断要点:1)眼睑红肿,有异物感、灼热感或自觉痒疼;2)分泌物增多,以至因胶结而晨起睁眼困难;3)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水肿,甚至球结膜下出现点片状出血;4)常在集体、单位暴发流行。3、治疗:方一:十大功劳15克、野菊花10克、千里光15克、秦皮15克,水煎服。方二:柴胡15克、金银花15克、蜜蒙花10克、龙胆草10克,水煎服。方三:水见兰10~30克,煎水熏洗湿热敷,一天二至三次。二、非化脓性中耳炎1、简述:本病是一种多种病因引起的,常因鼓膜松弛、增厚甚至下陷导致耳聋的,近年来逐渐增多的耳部疾病。由于本病预后不良,故临床上应加以充分注意,尽量减少误诊。2、诊断要点:1(1)有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病变、气压突变等病史;2(2)耳胀、耳闷、听力减退、自声增强和耳鸣,甚者可伴耳根痛、眩晕;3(3)耳底、听力相关检查支持诊断。3、治疗:方一:葛根20克、夏枯草15克、重楼10克、金丝桃15克、透骨草15克,水煎服。方二:郁金15克、菖蒲10克、丹参15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白芷10克,水煎服。方三:郁金15克、菖蒲10克、丹参15克、白术15克、葛根20克、夏枯草15克、生黄芪30克,当归15克,水煎服。三、急性鼻窦炎1、简述:本病为继发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的,以上颌窦、额窦化脓性炎症为特点的常见鼻病。属中医“鼻渊”的范畴。2、诊断要点:1)鼻塞,嗅觉减退;2)流脓涕(脓涕有腐臭味者,多为牙病引起);3)头痛(患部疼痛或明显压痛或红肿);4)常伴发热、畏寒、纳呆、周身不适。3、治疗方一:白芷10克、菖蒲10克、薄荷15克、细辛3克、虎杖20克,藿香15克,水煎服。方二:中成药:藿胆丸,一天三次,同时,错开服西药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一次两片,一天两次。方三:野薄荷揉碎卷烟状,点燃熏鼻腔,日数次。四、变态反应性鼻炎1、简述:本病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喷嚏、清涕为特点的鼻病。有常年性和花粉性之分,后者与花粉过敏有关,前者则病因甚多,很难明确。属中医“鼻鼽”范畴。2、诊断要点:(1)鼻痒引起阵发性喷嚏,连续多个,伴大量清涕;(2)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3)发病时嗅觉减退或消失(4)发病有明显诱因。3、治疗:方一:生黄芪30克、防风15克、桂枝10克、白芷10克、葛根30克,水煎服。(气虚型)方二:柴胡15克、黄芩15克、防风10克、京半夏10克、旋复花10克,水煎服。(外感型)方三:黑附片30克(打碎另包开水先煎,不麻为度)、肉桂10克、细辛3克(另包后下)、地黄15克、枣皮10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丹皮10克、葛根30克,水煎服。(虚寒型)五、急性咽炎1、简述:本病为继发于感冒后或因高温、剌激性气体等因素诱发的,以咽粘膜与粘膜下组织急性炎症为特点的常见急性炎症。2、诊断要点:1)多继发于感冒后或因高温、剌激性气体等因素;2)咽干、灼痛,吞咽时加剧;3)咽峡粘膜充血红肿;4)常伴发热、头身疼痛等全身症候。3、治疗:方一:石椒草15克、刺苋菜15克、树甘草10克,水煎含服。方二:虎杖15克、青刺尖根15克、滇橄榄15克,水煎含服。方三:虎杖15克、重楼10克、白叶跌打15克、果上叶15克,水煎服。六、急、慢性喉炎1、简述:急慢性喉炎,是一类上呼吸道感染、用声过度、发声方法不当、理化刺激等引起的,以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喉部粘膜的急慢性炎症。慢性喉炎常由急性喉炎反复不愈或长期用声过度、发声方法不当、慢性理化刺激等引起,发病较为缓慢,声嘶逐渐发生并加重。2、诊断要点:(1)有急性鼻炎、咽炎等“上感”病史或非正常发声史、理化剌激史;(2)声音嘶哑甚至失音;(3)喉中灼痛,分泌物增多,咳嗽,喉部压痛;(4)喉镜检查证实。3、治疗:方一:急性咽炎诸方可用于急性喉炎的治疗。方二:生黄芪30克、丹参15克、玉竹15克、郁金15克、菖蒲10克、香附15克,水煎服。(慢性喉炎气虚型)方三:中医处方:六味地黄汤加郁金15克、菖蒲10克、猪苓15克、蝉蜕10克,水煎服。七、急性扁桃体炎1、简述:本病是一种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的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抵抗力骤降的,以扁桃体肿大、疼痛为特点的常见咽喉部疾病。2、诊断要点:(1)有明显上述诱因;(2)咽部充血疼痛,吞咽困难;(3)扁桃体肿大,上有脓点或假膜;(4)常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3、治疗:方一:可用急性咽炎诸方。方二:青黛粉5克、冰片1.5克、虎杖或石椒草10克,研极细末,纸卷吹患处,一天数次。方三:中医处方:六味地黄汤加郁金15克、菖蒲10克、猪苓15克、莪术15克,水煎服。八、小结(一)复习:(1)请说出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2)请说出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3)请说出急性鼻窦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4)请说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5)请说出急性咽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6)请说出急慢性喉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7)请说出急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候诊断及治疗。(二)预习:乌头类植物中毒和毒蕈中毒两节。回答:1、乌头类植物、毒蕈中毒的诊断要点及常见分型的具体内容。2、学习和记住乌头类植物中毒和毒蕈中毒的常规抢救方法。中草药与临床乡医专业授课计划(教案)2001年2月——7月乡医四班、五班授课人:刘毅七单元:常见中毒的中草药救治(10学时)授课日期:2001年4月25、26、5月7、9、10、14日第9~12周第26~31次课教学目标:1、能对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2、能对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进行正确的中草药临床救治。学前诊断:同前一单元。教学重点: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教学难点: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临床诊断。教学重点: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教学难点: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临床诊断。教学资源:同前。讲授新课:一、乌头类植物中毒1、简述:我省由于气候潮湿,风湿痹痛发病率较高,民间习用乌头类药物煮食防治疾病,因此产生的乌头类植物中毒时有发生。常引起中毒的乌头类植物主要有:草乌、附片、雪上一枝蒿、小草乌。导致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炮制或煎煮不当;服药不当,特别是与酒同服;误服外用药酒。2、诊断要点:1)发病半小时前有服用乌头类药物史;2)唇舌、咽喉、四肢麻木,撑胀;3)手足指(趾)痉挛,屈伸不利;4)瞳孔缩小,复视;5)畏寒心悸(心率不齐);6)甚则心率紊乱,瞳孔散大、休克、昏迷,终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3、治疗:方一:综合救治,详教材p34~35。方二:续断50克,水煎频服。方三:芹菜150克,捣汁加热分数次服。方四:生姜、上肉桂、防风、红糖适量,水煎服。方五:松树尖十多个,水煎服。一、毒蕈中毒1、简述:野生“蕈”,俗称“蘑菇”、“菌子”,是具有丰富营养的时令山珍,但有的菌类有毒,如果误食或烹调不当,常常引起急性中毒。我国有毒蕈80多种,各种毒蕈所含毒素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毒蕈碱(类似乙酰胆碱的生物碱,能兴奋胆碱能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引起心跳过慢、胃肠蠕动增强、平滑肌痉挛、瞳孔缩小,并作用于交感神经促进汗腺分泌)、毒蕈溶血素(引起溶血)、神经毒素(引起幻觉或精神异常)、毒肽和毒伞肽(主要损害肝脏,可引起急性肝坏死)。防治的关键在于:能分辨野生菌的有毒和无毒种类及合理的烹调加工。(云南常见食用菌有关知识简介4学时)2、诊断要点:1)有进食野生菌史;2)胃肠炎型(牛肝菌、粉褶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伴幻觉、谵妄等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3)神经精神型(捕蝇蕈、斑毒蕈):除胃肠型症状外,见出汗、流涎、脉缓、瞳缩甚至谵妄抽搐、幻视幻觉、头昏头痛、精神错乱、神志不清、昏迷;1)溶血型(马鞍蕈):除胃肠型症状外,见黄疸、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继发血小板减少而致全身性出血。1)中毒性肝炎型(瓢蕈、死帽蕈、白帽蕈、褐色鳞小伞蕈、绿帽伞):除胃肠型症状外,迅速出现黄疸、肝肿大、昏迷、急性肝肾衰竭而死亡。3、治疗:方一:教材p36~37的治疗方法。方二:鲜金银花不拘多少,生嚼服。方三:鱼腥草根不拘多少,生嚼服。方四:芫荽子30克,水煎服。三、小结:乌头类植物中毒、毒蕈中毒的临床诊断,一般情况下较为明确,但在治疗时,必须根据实际与条件进行救治,如果尚不具备条件时,做好应急抢救后,最好急送有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以防耽误治疗。应急抢救的方法,主要是催吐、导泻和对症处理。云南省常见野生菌简介前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垂,西北接喜马拉雅山脉南延段,全省地理特征分为五个由西向东,海拔由高向低的阶梯状版块。海拔最高在德钦县的梅里雪山(6647米),最低在河口县(76·4米)。高山河谷占总面积的90%,“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我省多数地方的地理气候特点,由于气温变化不甚明显,干湿季节分明,是全国菌类最丰富的地区,已报道的高等真菌已有1800余种。食蕈,古已有之,且为历来人们所爱的时令佳肴,《礼记》有云:“食所加庶,羞有芝而”。芝是吉祥物,而是食蕈。然而,由于对菌类的有毒无毒分辨不清,每年在菌类大量生长季节,均有人因误食毒菌中毒,甚至死亡。为了使同学们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能对毒菌中毒有较清楚的认识,并向群众进行宣传,学会对野生菌有毒品种的鉴别,做好预防工作和正确的救治,现对我省常见野生菌的基本知识,做一个大概的介绍。一、可食无毒类:本类野生菌,不但无毒可食,其中部分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1、变绿红菇又名:青头菌、绿菇、青冈菌生长环境:夏秋季雨后出生在松栎等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药用:“能泻肝火,疏肝气,妇人气郁,服之最良,但不可多食,以姜为使。”提取物对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都为70%。采食时,应注意与有毒的锅底青相区别,后者盖上有乌黑斑点。2、鸡油菌又名:黄丝菌、杏菌生长环境:夏秋季排水良好的缓坡上的针阔叶林(松毛下或麻栎下草丛中)地上药用: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皮肤干燥症、各种眼病,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毛钉茹又名:喇叭菌、喇叭状陀螺菌、灰喇叭菌生长环境:夏秋季雨后出生在松栎等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以栎、青冈、杨梅等矮丛下较多。药用:4、珊瑚菌又名:刷把菌(约十三个种)生长环境:阔叶林、灌丛下枯枝腐木上。药用:健胃缓中、破血、祛风。5、多汁乳茹又名:奶浆菌、米汤菌生长环境:夏秋季出生在松栎等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药用:健胃、去内热。6、干巴菌生长环境:夏秋季出生在云南松、思茅松林下。7、卷缘齿菌又名:黄虎掌菌生长环境:生于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药用: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8、香肉齿菌又名:黑虎掌菌生长环境:生于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药用: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9、离褶伞又名:北风菌、冻菌生长环境:多生长于针阔叶林地上,特别是栎树根上。10、鸡宗]又名:蚁宗、伞把茹生长环境:多生长于针阔叶林地上、荒地、玉米地中,其柄与白蚁巢相连。药用:益味、醒神、治痔。11、空柄华鸡宗又名:草皮鸡宗、摆夷帽。生长环境:多生长于
本文标题:中草药与临床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