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实验酒吧》课程教案
《实验酒吧》课程教案一、课程任务本课程以有无酒精为分类依据,对无酒精饮料和有酒精饮料的品性、制作以及服务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在此基础上讲述鸡尾酒的调制与鉴赏,以及酒吧的内部布置、宣传促销、财务核算、成本控制、对客服务、员工管理等,最后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进行现场经营实习。主要内容包括:酒水基础知识:了解各种酒水的主要品种、特性、饮用法及质量鉴别等;常见饮料的制作方法与装饰方法;鸡尾酒的调制、鉴赏与创新:酒水的服务方法;酒吧常见设备用具以及各种酒水的服务操作技巧;酒单的设计;酒吧的经营与管理等。课程内容贯彻理论性、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二、教学时间分配表序号授课内容总课时第一章酒水概况4第二章外国酒6第三章中国酒6第四章鸡尾酒8第五章酒吧及酒吧服务6第六章酒吧管理4酒吧经营36复习2三、课程内容第一章酒水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酒水的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饮料的分类、酒的成分、酒对健康的益处等方面都有所了解。为接下来要讲述的外国酒、中国酒、鸡尾酒等打下基础。【教学内容】酒水:一切含酒精与不含酒精饮料的统称。酒:一切含酒精的饮料。水:一切不含酒精的饮料。第一节饮料的分类一、不含酒精饮料(一)果汁饮料(二)碳酸饮料(三)乳酸饮料(四)水二、含酒精饮料酒度:是指温度在20℃时,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或百分比。(一)按酒的特点分类:1、白酒:2、黄酒3、啤酒4、果酒(二)按酒的酿造方式分1、蒸馏酒:原料经过发酵后用蒸馏法制成的酒2、酿造酒:原料发酵后直接提取的酒3、配制酒:用白酒或食用酒精配制而成的酒(三)按酒精含量分类1、高度酒:酒精成分40%以上2、中度酒:酒精成分20%-40%之间3、低度酒:酒精成分20%以下第二节酒的成分一、酒精:主要成分乙醇,乙醇无毒,有刺激的作用,但过量也会中毒。酒精中毒是因摄入过多含乙醇(酒精)饮料引起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的失常状态。一般可自愈,极少数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补充知识】1、急救措施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他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他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如果患者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燥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燥、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从速送医院急救。2、注意:用咖啡和浓茶解酒不合适喝浓茶(含茶碱)、咖啡能兴奋神经中枢,有醒酒的作用。但由于咖啡和茶碱都有利尿作用,可能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的失水,而且有可能使乙醇在转化成乙醛后来不及再分解就从肾脏排出,从而对肾脏起毒性作用;另外,咖啡和茶碱有兴奋心脏的作用相加,可加重心脏的负担;咖啡和茶碱还有可能加重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用咖啡和茶解酒并不合适,还是喝些果汁、绿豆汤、生吃梨子、西瓜、荸荠(马蹄)、桔子之类的水果来解酒更好。二、杂醇油:杂醇油是在制酒过程中由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分解而成的。它们有强烈的气味,是白酒芳香成分之一,也是造成不同品种的酒,甚至是同一品种或同一酒厂的各批酒的品质互有差异的因素之一。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含量也高。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使人神经系统充血,头痛,就是人们常讲的所谓“上头”,且酒味也不正。杂醇油对人体的中毒作用及麻醉力,比乙醇强,例如杂醇油中的戊醇的毒性比乙醇(酒精)约大39倍。它在人体内的氧化速度,却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的时间也较长。三、醛类:醛类的毒性比醇类大,十克甲醛即能使人致死。甲醛可以使蛋白凝固,人们常用来消毒和固定生物标本的“福尔马林”液,就是40%甲醛的水溶液。白酒中醛类的含量极少时,可以增加芳香。但如果每升酒液中含量30毫克,对黏膜就能产生刺激作用了。醛类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呕吐等现象,有时还有食管及胃疼痛的症状。为减低白酒中醛类含量,在蒸馏时,要严格控制温度,除去最先和最后蒸馏出的酒液,即所谓“掐头去尾”。一般白酒中总醛含量不得大于每毫升0.02克。四、甲醇:甲醇,俗称“木精”,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液体,可以无限溶于酒精和水中。酒中的甲醇,是原料中含有果胶质经水解及发酵而成的。用果胶质较多的原料酿酒,成品酒中甲醇的含量也会增加。用一般原料酿酒,也会产生一定量的甲醇。甲醇对机体有毒害,4---10克就可引起较严重的中毒。它在体内有蓄积作用,不易排除体外,其氧化的产物为甲酸或甲醛,毒性更大。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这就是为什么极少量的甲醇有时也能引起中毒的原因。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衰弱、视力模糊,继而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甚至死亡;幸而恢复过来,也常发生失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黏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果胶物质在过热的腐败的水果和白薯、白薯皮、糠麸、马铃薯以及野生植物和橡子等中含量都较多,用以酿酒,如不能降低甲醇含量,则不适于饮用。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白酒中,甲醇不得超过每100毫升0.04克;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不得超过每100毫升0.12克。五、糖:有改进酒的味道的作用;但也造成再发酵,使酒变味六、矿物质七、维生素八、酸类物质第三节酒与健康一、酒对健康的益处(一)酒是一种营养物白酒由于自身含醇量的影响,营养价值有限。但黄酒、葡萄酒、啤酒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黄酒就含有21种氨基酸,所含氨基酸量达5647mg/L,是啤酒的5~10倍,是葡萄酒的1.3倍。啤酒含有少量酒精外,其它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a、P、Fe等微量元素。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液体面包。(二)酒可以药用1、酒可以行药势。古人谓“酒为诸药之长”。酒可以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2、酒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极性溶媒溶解的某些物质,均可溶于酒精之中。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于熔解于酒精之中。酒精还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和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3、酒还有防腐作用。一般药酒都能保存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而不变质,这就给饮酒养生者以极大的便利。(三)适量饮酒可助消化:饮酒能够增进食欲,增加营养。(四)适量饮酒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减轻心脏负担。适量饮酒还可增加高密脂蛋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五)适量饮酒可调节人身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加速内部的血液循环。(六)适量饮酒能使人延年益寿,愉悦身心。二、酒对健康的害处(一)胎儿异常(二)中毒致死(三)手脚颤抖三、注意事项(一)饮量适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古今关于饮酒害利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宋代邵雍诗日:“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难喜饮之和。饮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这里的“和”即是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二)饮酒时间: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气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壅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窜之物,又扰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此外,在关于饮酒的节令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些人从季节温度高低而论,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三)饮酒温度: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冷饮,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易于损胃。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说:酒“理直冷饮,有三益焉。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但清人徐文弼则提倡温饮,他说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比较折中的观点是酒虽可温饮,但不要热饮。至于冷饮温饮何者适宜,这可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四)辨证选酒:根据中医理论,饮酒养生较适宜于年老者、气血运行迟缓者、阳气不振者,以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这是就单纯的酒而言,不是指药酒。药酒随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补者有补血、滋阴、温阳、益气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湿、理气、行血、消积等的区别,因而不可一概用之。体虚者用补酒,血脉不通者则用行气活血通络的药酒;有寒者用酒宜温,而有热者用酒宜清。有意行药酒养生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选择。(五)坚持饮用:任何养身方法的实践都要持之以恒,久之乃可受益,饮酒养生亦然。古人认为坚持饮酒才可以使酒气相接。唐代大医学家孙思貌说:“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和为度,不可令醉及吐,则大损人也。”当然,孙思貌只年累月、坚持终生地饮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时间里要持之以恒。【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重点:酒的分类难点:酒的成分【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乳酸饮料2、果汁饮料的营养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3、酒对健康有哪些益处?【课堂活动】1、对每种饮料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明其特点2、安排1-2次实验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到龙岩大型市场(超市)按所设计的饮料分类表进行统计数据的调查,内容应包括品牌、价格、产地、供货商、出产日期、保质期、饮品主要成分等。
本文标题:《实验酒吧》课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