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1-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一、实测项目表8.7.1-1梁(板)预制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附录D检查32梁(板)长度(mm)+5,-10尺量:每梁(板)13宽度(mm)干接缝±10尺量:检查3处1湿接缝±204△高度(mm)±5尺量:检查2个断面15△断面尺寸(mm)顶板厚+5,-0尺量:检查2个断面2底板厚腹板或梁肋6平整度(mm)52m直尺:每侧面每10m梁长测1处17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mm)5尺量:每件1二、施工工艺、方法⑴、平整施工场地及搭建施工平台①、选择一块合适的场地作为预制场,场地要求方便梁板预制、堆放及吊装,并将场地进行硬化处理。②、根据T梁结构形式,采用砼浇注梁板预制的施工平台,台座要求牢固、便于施工操作。⑵、钢筋加工及安装-2-①、按图纸尺寸进行各型号钢筋的加工,有锈蚀的钢筋应进行除蚀处理。②、按设计布置钢筋,主筋连接采用焊接其余用绑扎的形式,钢筋连接要求牢靠,施工工艺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③、钢筋的定位要求准确,骨架具有足够的施工刚度,保证施工时不变形和位移。④、当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以保证钢束管道位置准确。⑶、预应力钢绞线施工①、根据设计张拉力、钢绞线长度、理论截面积及弹性模量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为:△==(其中:E=1.95×105MPa)②、按有关规定对每批钢绞线抽检强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延伸量和硬度,不合格的产品不使用,同时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对计算引伸量作修正。引伸量修正公式为:△/==×△(其中:E=1.95×105MPa,A=140㎜2)③、按设计长度并考虑一定的张拉预留长度(每端1m)进行钢绞线的下料,钢绞线切割时不得采用电焊或气焊切割,而应采用切割机械切割。当钢绞线有部分锈蚀时应进行除锈处理。④、按设计图纸将钢绞线几股捆绑成钢束,穿入厚度不小于0.4mm的镀锌波纹管内,所有管道沿长度方向每50cm设一“U”字形钢筋按设计座标进行定位,并点焊在箍筋上,以保证管道在浇注砼时不上浮、EAE/A/PLEA-3-不产生位移和变形现象。⑤、所有管道与管道间的连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⑥、管道轴线必须与锚垫板相垂直。⑷、模板安装①、梁板预制用模板按设计尺寸采用工厂化生产,并进行编号,安装时事先排好的顺序进行拼装,这样即方便快捷又能保证施工质量。②、模板拼装要求严密、无漏浆缝隙,支撑稳固不易变形。③、在模板两侧安装附着式振动器,以作浇筑砼时振捣用。⑸、浇注梁板、拆模及养生①、严格按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提供的砼配合比进行配料,采用带自动配料计量系统的强制式砼搅拌机拌和,并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以保证砼有很好的施工和易性。②、T梁砼浇筑分层进行,并分层振捣。砼振捣要充分直到砼气泡排出为止,并做到不漏振。③、振捣时要特别小心,注意不损坏波纹管,水泥浆不得流入波纹管中。④、待砼浇筑到一定梁高时,应开取附着式振动器进行侧面振动,以保证砼的施工质量。⑤、为防止砼裂缝和边棱破损,待砼强度达到3MPa以上时方可折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洒水养生。⑹、安装锚具和垫板①、安装锚具及垫板前应抽样检查夹片的硬度,逐个检查垫板的喇叭管尾端内有无毛刺,对有毛刺的应予以退货,不得使用。②、应注意锚具与夹片应配套使用,并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③、锚具、夹片和垫板安装要求牢靠,保证张拉时不产生变形和-4-滑丝现象。⑺、预应力的张拉①、千斤顶和油泵必须配套使用并与标定时相符,张拉采用后卡式千斤顶,并检查千斤顶的内摩阻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否则应停止使用。②、当T梁砼强度大于等于95%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张拉。③、预应力张拉顺序:初张拉P0总张拉吨位10~15%持荷3分钟量测引伸量δ1张拉到总张拉吨位P持荷3分钟量测引伸量δ2回油量测引伸量δ3钢铰线需两端同时张拉,3条钢束的张拉顺序为:1号索2号索控制力的60%3号索2号索至控制力④、预应力张拉班组应固定,且在有经验的预应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⑤、施加预应力时对称张拉。每次张拉时填写完整的张拉记录,且在有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⑥、预应力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力双控(各梁钢束引伸量见附表),以张拉吨位为主,引伸量误差在±6%范围内,每一截面断丝率不大于总钢丝数的1%,且不允许整根钢铰线拉断。引伸量按下式计算:实测引伸量δ=((式中:P-设计张拉吨位;P0-初始张拉吨位)当引伸量误差在-6%≤≤6%范围内时,方可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查明原因,并予以解决。⑦、查看δ2-δ3是否大于8mm,如大于8mm,则表明出现滑丝,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继续张拉。⑧、预制T形梁、梁体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锚下控制张拉力及应力列表如下:P(δ2-δ1)P-P0δ-△′△′-5-类型钢绞线股数(股)钢绞线面积(㎜2)锚下控制张拉力(KN)锚下控制应力(MPa)预制T形梁68401171.8139579801367.11395811201562.41395912601757.713951014001953.01395梁体负弯矩区4560781.21395⑻、管道压浆及封锚①、预应力张拉后24小时内应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压浆,压浆时按孔道位置自下而上进行。②、压浆前必须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清除管道内杂质,然后方可压浆。③、水泥浆水灰比不大于0.4,标号不得低于设计标号。不允许掺氯盐,可掺减水剂,其掺量由试验确定。④、压浆时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压浆压力,以免梁底出现顺桥向裂缝。压浆时出浆口应高出管道不小于50㎝,待水泥浆初凝后剪掉,以保证出浆口附近管道压浆质量。⑤、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直到梁体另一端溢出的同稠度的水泥浆为止,施工中应填写完整的压浆施工记录。⑥、压浆后待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时采用同梁体标号的砼进行梁端封锚。⑼、梁板预制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预制T梁必须采用钢模板,并严格控制各梁段断面尺寸。②、施工时要注意各工序之间的联系,需在上一工序预埋的钢筋,切记不得遗漏,以免影响下一工序的正常施工。③、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应-6-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④、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腹板任何位置侧弯不得大于2厘米,以防止预制T梁折断。⑤、预制T梁横隔板、梁端及梁顶面等与现浇砼接触面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老砼结合效果。⑥、预应力T梁的存放期不得大于100天,在此期间的预拱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本文标题:T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98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