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白岩松与《新闻周刊》
新闻评论员记者主持人制片人1993年5月1日,随着《东方时空》的开播,他走上主持人的位置,以《东方之子》为主要的栏目载体,主要身份是一个人物采访者。从1996年《东方时空》第一次改版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报道结束,他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主持人符号,并且更大范围地走向公众,由采访者变成主持者、评论者。从悉尼奥运会报道结束到2001年11月,他基本没做节目。他一直在研究《子夜》这个栏目。这一年,也是他思考、沉淀的一年。从2001年《东方时空》的第三次改版到2003年8月19日,这一阶段淡化了他作为主持人的角色,却强化了他作为一个制片人的角色。他接连打造了《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和《新闻周刊》。从2003年辞去制片人到2008年,他重新归主持人角色,然后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等。2008年3月24日,《新闻1+1》开播,他的身份被打上了“评论员”。新闻评论员,是他自那以后乃至未来主要的身份。未来评论员这个角色他会一直做下去,但是这只会占他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剩下的精力会去做新栏目的研发,去关注这个时代,比如说人的生存状况与人群的内心挣扎、追求与信仰等。白岩松与《新闻周刊》从2003年5月3日开始,每星期六晚上,当观众打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会看到一档新闻综合节目《新闻周刊》。在45分钟的时间里,整理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最关注的人物。作为对一周新闻进行回顾的《新闻周刊》,不仅仅要告诉观众过去的七天都发生了哪些新闻,更是和观众一起站在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观点,来看待过去一周的新闻。《新闻周刊》为过去的七天打上一个中国结。“新闻胶囊”美国一些周末节目如《会见新闻界》《本周》忙碌一周的白领、决策者把一周的新闻浓缩像胶囊一样《新闻周刊》——不一样的电视新闻杂志“七天一页的历史”七天的高度历史的眼光宽广的视野过去一周最重要的新闻事件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选择、梳理总结、评点观众本周回顾本周视点本周人物本周声音本周特写下周备忘板块形式节目以通过主持人演播室串场引入各个板块短片的形式为主。作为评论性主持人的白岩松在串场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特点,在各个短片前后加入具有一定深度的点评,并适当地表达出《新闻周刊》自己的观点。他已经成为这个栏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新闻周刊可以说是为白岩松量身定做的,有着白岩松鲜明的个性风格,白岩松也成了这个栏目的一个符号。——《新闻周刊》制片人王力军白岩松在《新闻周刊》这个栏目中,他的想法和能量的发挥,还是恰到好处的,他跟这个栏目相对还是比较融洽的,很少出现表达不畅,或者是有力使不出的状况。——《新闻周刊》前制片人张巍1.板块组合:打造强势效应2.定位精准:以选题吸引受众3.灵活编排:适应受众心理特征4.精彩评点:传播意见性信息5.网上俱乐部:培养固定观众群6.盯准精英:助力精英层成长7.制作流程:高效率与高质量123传播媒介传播者传播对象4传播内容
本文标题:白岩松与《新闻周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0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