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幼儿园应急预案合计已整理
重大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为预防幼儿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保障幼儿安全,我校制定了本预案。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幼儿园的交通安全工作。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做到:工作日,上班前至净校后两小时内,必须保持通信畅通;休息日,上午尽可能开机;特殊情况,必须做到24小时开机。二是该预案本着预防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经常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不断强化安全工作要求,使全体师生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三是制定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报告制度。规定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幼儿园所有教职工均有权、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教师或知情教师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组员报告情况;组长根据情况决定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非常特殊可越级上报。四是应急工作分工。幼儿园根据人员特点把幼儿园交通安全工作人员分成现场处理组(负责迅速处理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向交警报告;联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向校内发出指令;向教育局报告);留校处理组(负责迅速做好了解情况、接应工作。具体准备工作:迅速查清乘车幼儿的人数、具体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通知应急组及其他有关人员集中;根据现场处理组的指令,迅速落实医院、车辆、及有关人员);机动应急组(迅速到校集中待命)。昆仑路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幼儿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及师生安全的各类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扩大,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与国家财产的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一、可能引发幼儿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重失控行为等。二、预防措施:1、由符合条件的专职保安担任门卫,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为防止非法侵入,严格值班监视制度。2、加强对园内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员的管理。为确保幼儿园安全,具有精神异常症状的人员必须在正规的精神卫生部门进行鉴定,一旦确诊为精神病人,幼儿园应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帮助照顾。3、对可能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并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4、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防范暴力事件的演习,提高师生的防范和自救能力。三、事件的处理: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务必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处理:1、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拨打“110”报警电话。2、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劝说,以拖延时间。3、保护有关对象及全体学生,将保护者护送到安全处。4、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5、将情况速报县教育局。6、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配合警方调查,作善后处理。四、组织机制:1、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园长在由园长指挥,园长不在由分管安全工作校长指挥,辅导员、保健教师等以此类推。2、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行动步骤清晰。具体人员安排:报警人员:刘生莲周旋应付人员:赵红娣杜海清赵定生任月凤护送幼儿转移的人员:各班办主任将伤者送往医院的人员:赵住存向局报告的人员:赵红娣幼儿园集中开放日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增进对口小学五年级应届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增进社区对学校的沟通交流,向广大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全面展示学校办学情况、办学理念、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搭建学校、家长、社区间了解和支持的桥梁。我校定于2017年3月29日(周三)举行校园开放活动,为加强学校“校园开放日”期间的安全管理,确保学校“校园开放日”顺利进行,特制定“校园开放日”安全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制定“校园开放日”安全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及时报警,自助自救,确保学校安全和师生、家长等参与人员的安全。二、成立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赵红娣副组长:赵住存成员:杜海清赵定生任月凤三、职责工作要求(一)校外人员的管理1、入门审核与登记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核实外来人员的身份,参加校园开放日的家长或社区代表必须携带“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函”进入校园,学生由教师带队统一进入校园。2、人群疏导参加校园活动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我校教师、学生的引领下有序进行,不得擅自离开队伍,突发事件及时与领队教师汇报。每组参观校园的路线进行错开,以免拥挤。在课程开放活动中进入课堂的人数进行有效调控。3、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的人员进入校园后必须听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引导,不得擅自出入教学区,以免打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二)校内人员的管理1、所有工作人员应按照“校园开放日”活动方案的要求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各负其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校园开放日”活动正常进行。2、门卫严格执行门禁制度,严禁学生中途离校,保安人员做好学校安保工作,严把校门关。3、参加校园开放日的家长或社区代表需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我校的开放日活动。(三)校门口交通和安全维护1、向公安机关报备活动方案,联系交警维持开放日校门口交通安全。2、校外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校园内,校园门口200米内不得有无关人员和车辆。3、保安人员做好校门口交通和安全维护,负责确认来访嘉宾的身份。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一)现场指挥系统1、当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曾天玮校长为总指挥长,统一听从总指挥长的协调行动。2、各组人员及分工:做到报警及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的传达。伤害事故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维护现场秩序,抢救受伤的师生、对现场进行先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化。轻伤的立即进行现场包扎救护,重伤的立即送往就近医院或医疗急救中心,并由班主任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主要负责疏散现场人员、物资,并引导救护车及救护人员进入现场。(二)撤离及救援要求1、当遇到滋事、火灾、踩踏等突发事件时,广大师生应保持镇定,原地待命,切勿惊慌乱跑,严禁私自行动,造成混乱,发生二次踩踏事故。班主任在任课教师或班干部的协助下做好本班稳定工作。2、学校“家长开放日”领导小组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并立即进行救护。3、通讯联络组应将情况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相关部门,并与家长取得联系。4、事件发生后,学生、家长应积极协助,严禁擅离职守,先行撤离。5、有关人员如因不坚守岗位、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安全事故的,其损失由责任人全部承担,并按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有关媒体也不断报导某地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令许多家长内心惶然。为此,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即成立了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根据省卫生厅内部明电〔2011〕28号《关于加强肠道病毒感染疾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市、区关于做好病毒传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一、成立预防手足口病传染病管理小组。安排每天的值班主任,一把手领导总值班。二、利用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并利用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期间,保健医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四、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六、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七、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幼儿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八、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九、启动应急预案。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到医院就诊。流行传染病安全应急预案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树立依法防控的思想,坚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做好预防各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结膜炎、水痘等),确保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以确保师生的安全,防止疫情发生及蔓延。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1、校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1)班主任向学生公布宅电、手机号;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2)校长向全体教师公布宅电、手机号。3、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二、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小组(一)、预防传染病工作小组名单组长:刘绪彬副组长:刘国强成员:各班主任报告人:刘文明(二)、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负责组织救治患者、安排隔离场所、调查传染源,安排善后等一切工作。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负责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车辆调配,配合卫生防疫做好有关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以及消毒工作。成员:做好学校相关学生的宣传教育与抚慰工作,确保教学正常开展。三、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加强对各类传染病的宣传力度,做好预防措施。校园内,发现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经有关部门核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1、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副校长马上打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2、在组织救治工作的同时,学校要及时了解诊断结果,如果诊断为传染病病的,要及时向校长汇报。学校在两个小时内由报告人将疫情报告给上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内容有:疫情发生单位、地点、时间、人数、疫情经过、接触史、初步分析原因、组织抢况等。3、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立即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4、同时学校针对这次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出一期相关内容的板报,利用各个班健康教育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还使用告家长书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以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5、加强晨检制度,学校每日在上每一节课之前,由班主任和值周教师分别负责检查学生和教职工缺勤情况,一一询问缺勤原因,并登记因病缺勤师生名单。对患病的职工和学生进行电话追踪访问,了解其诊治情况。学生若有发热、咳嗽、出疹等不适应立即和家长联系去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方可返校上课。如发现同一病例在同一班级发生三例以上的疑似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情况,班主任应立即报校长,按程序上报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6、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7、学校领
本文标题:幼儿园应急预案合计已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