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实施方案
1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精神,根据农业部和省农委关于《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决定2012年组织开展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现制订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依托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密集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大联合、农技推广大协作、农业科技大培训、乡站条件大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技术结构,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构建契合中心城市特征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二、主要目标以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明显增强,农业重大技术推广有较大突破,生产经营主体素质有大幅提高。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左右,实现“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提高到15%。力争把建设成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强市和国家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基地。三、重点任务1、突出人才引领,打造“三支”队伍2坚持人才强农战略,大力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三支”队伍。以我市重点发展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休闲农业、智能农业、加工农业等“六大农业”为重点,加快引进培养农业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以农业现代科技集成应用推广为主攻方向,建立一批以首席专家牵头的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队伍。以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为对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队伍。2、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创新集成在生物农业领域,突出生物种业、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质能源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集成,建设一批高端生物制品研发基地。在种源农业领域,加大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选育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突破性的优良新品种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在设施农业领域,积极开展种养技术创新集成的联合攻关,研究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控、连作障碍防治等技术集成组装。在生态农业领域,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与替代技术、农作物立体种养、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攻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突出协作攻关,加快转化应用建立农业科研与转化应用的对接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制度,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开展联合协作。重点是联合在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强化产学3研对接,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推进农业“三新”科技成果进园、到社、入户,加快发展优质粮油、设施蔬菜、特色园艺、高效养殖,不断提高农业1115工程的科技运用水平。4、突出“五有”标准,提升服务能力把加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在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5个区县,依据“整合资源、注重实用、填平补齐、整县推进、先建后补”的原则,全面推进“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四、活动内容1、实施农业高端人才引进培养行动。坚持把农业科技与人才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加快人才、科技、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的实施意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围绕现代农业需求,面向国内外农业科技前沿,引进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0名。3月份制定《农业领军型人才引进实施方案》,5月份确认第一批引进对象,11月份确认第二批引进对象。以培养农业科技领军后备人才为目标,选拔100名研究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支持其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自主选题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2、实施农业园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行动。整合市级科研4单位力量,建立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设置研究中心和服务机构,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的要求,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各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并以此为依托,支持农业开发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共建农业科技园区。鼓励农业和生命科学特色院校与区县共同建设农业和生命科学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建立科技创业基地,建成市级科研人员创业基地5个、大学生创业基地5个。3、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行动。全市选聘10名农技推广首席专家,组建水稻、设施蔬菜、食用菌、茶叶、西甜瓜、设施草莓、现代畜禽、特种水产、低碳循环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等10大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重点推广40项“三新”农业科技成果。在粮油生产上,重点推广“水稻+N”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等。在蔬菜园艺生产上,重点推广设施蔬菜构型优化与抗逆栽培技术、园艺作物标准园集成技术等。在畜禽生产上,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优质家禽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等。在水产生产上,重点推广高标准河蟹生态综合养殖技术、青虾健康养殖技术等。在生态建设上,重点推广景观改造、生态修复技术、林农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等,实施森林城市创建科技促进行动。开展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原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4、实施优质安全农产品科技提升行动。制定或修订农产5品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管理体系标准20项,新建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个,为2014年青奥会提供优质农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示范应用,大力推广高效安全的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安全兽药,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关键环节。整合现有资源,筹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级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加快区县、镇街检测站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检测网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记录制度和产地准出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5、实施农业现代装备示范推广行动。围绕提高农业安全生产、集约化生产水平,大力开展土壤深松、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插秧、粮食低温烘干、油菜机械化生产、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等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在农业领域广泛示范推广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开展设施农业智能化管理、农业生产精准测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信息技术创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一批智能农业示范点,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确化管理水平。6、实施农业科技人员“下沉”行动。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团队)与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合作社)的挂钩联系制度。市农委选派10名事业单位后备干部,到10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担任管委会科技助理。鼓励科技人员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租赁经营等形式,开展科技创业。以培育科技型合作经济组织为目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涉农院6校中选聘优秀大学生或研究生担任理事长助理。继续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全市选聘600名科技指导员,培育1万户科技示范户,建设60个“一村一品”,示范辐射带动20万户农户。全面推行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农技服务制度,传递科学种养技术,强化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示范和带动能力。7、实施农业现代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驱动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通过购买、委托研发、合作研发等形式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引导各类科技资源向合作社聚集,增强合作社发展的科技支撑。2012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0家。围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在郊县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确保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万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2万人。8、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全覆盖行动。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以有效履行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职能为目标,利用现有条件,或建或修或并,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条件建设,实现“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2012年4月30日前,高淳县要先期通过“五有”验收,11月30日前,江宁、溧水、浦口、六合全部通过验收。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终身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我市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与科技优势,每年安排800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知识更新。7五、进度安排(一)组织发动阶段。2—3月制订“农业科技促进年实施方案”,组织“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启动仪式”,全面落实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各项行动。(二)全面实施阶段。3—11月,全面组织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8项行动。督促区县高标准开展各项活动,加强信息报送和对外宣传。(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对农业科技促进年各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六、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成立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由方中友主任担任组长、施泽平总农艺师担任副组长,委内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工作督导等工作。成立科技促进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具体负责农业科技促进年的日常工作。各区县农业部门要成立农业科技促进年领导小组,制定本地区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突出2-3个标志性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科技促进年工作有效开展。2、广泛开展动员。采取“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方式,引导全市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现代农业主战场,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第八届农业嘉年华组织“农业现代科技成果展”,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利用电视、8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种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扩大科技年活动影响,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二是构建“科技创新联盟+专家组+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三是构建“科研单位挂钩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四是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五是构建“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激励机制,设立农业科技推广奖项,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推广人员或团队实施奖励。4、强化考核评价。各区县按照“农业科技促进年实施方案”,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科技项目整合,保证科技促进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农委将对各区县“农业科技促进年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年终将组织开展总结评比和综合评价,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对在农业科技促进年中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先进集体与个人进行表彰。
本文标题: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1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