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幸福感By游倩幸福感一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二幸福感的群体差异三幸福者的人格特征四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幸福感的研究在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测评技术等多方面有明显分歧。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以Diener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主观幸福感可以追溯到享乐主义哲学观。强调广义的生理、心理愉悦,认为幸福感主要由主观的快乐构成,重视个体对积极或消极生活事件的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特点: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成分:情感和认知情感:频繁的积极体验和较少的消极体验认知:生活满意感,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其结构和内容见课本198页对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个体似乎更倾向于将积极情感看作是整体幸福感的决定因素,而幸福感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愉快情感的频率,而不是情感的强度(Diener&Lucas,2000)。情感和认知成分的相关程度受文化因素影响。心理幸福感秉承实现论的哲学渊源,认为幸福感涉及人与真实自我的协调一致,幸福发生在全身心投入与深层价值相匹配的活动、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过程中,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快乐经验是活动的伴生物,活动是快乐的媒介;活动有带给人快乐的可能性,但快乐是否发生,取决于人的因素。其他研究者根据人的发展理论提出心理幸福感的多维模型。心理幸福感6个基本维度: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把握、独立自主。生活目的和良好关系是最重要特征自我决定理论——自主需要、认可需要、关系需要对幸福感至关重要的需要。都强调潜能的充分实现和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拟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拟合模型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生活目标自主性个人成长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我接受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二幸福感的群体差异差异因素有性别、年龄、种族以及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上,主观幸福感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情感体验的强度显著高于男性。年龄上,各年龄段的幸福感都相当,尤其是生活满意度无明显差异,情感维度随年龄不断变化。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关注和争论的重点。Diener等人得出:富裕国家人们的幸福感水平高于贫穷国家人们的幸福感水平;发达国家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导致幸福感水平的增加;在同一国家内部个人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只有微弱相关关系。从国家水平讲,国家的富裕程度越高,国民收入水平和幸福感的关系越小。教育状况对幸福感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影响。高主观幸福感和高心理幸福感者往往处于中年,且受教育程度高。三幸福者的人格特征最突出的人格特质是外向和低神经质。人格五因素和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相关。经验开放性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正相关,随和性和尽责性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负相关。自尊、乐观、控制点、生活目标等也是幸福感的预测因素。进化观透视幸福的障碍源于进化的幸福障碍包括:我们与生俱来的对愉快情境的习惯化或适应,对等值的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等反应。另一项障碍是拿别人和自己比较的倾向,这种倾向适应远古时代然而传媒往往对别人的状况进行放大且不切实际想象的现代社会,比较的倾向变得不合时宜。另一个障碍:在进化过程中,我们经过自然选择,必然形成对体验特定的痛苦情绪的需要,如焦虑、抑郁和愤怒等,因为这些能使我们适应现代社会之前的环境。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PursuitofHappiness)取材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该片获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ThereisanIinhappiness,ThereisnoYinhappiness,It'sanI幸福的幸里面是一个“幸”,不是一个“辛”。或者理解成,Y=Why=为什么,I=我。幸福里面没有为什么,只有我。有时候因为忘记了走路而迷失了方向。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标题:幸福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2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