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容提要人本主义心理学溯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简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溯源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二战的阴影价值观危机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心理冲突孤独感社会生活的异化意义性丧失哲学背景存在主义哲学:克尔凯郭尔、萨特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958年,约翰.库亨出版《人本主义心理学》,首次阐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1961年,第一本《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出版。1962年,詹姆士.布根塔尔在加州心理学会会议发表演讲《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新的突破》,是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的第一次正式表述。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正式成立。1970年,美国心理学学会正式接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协会为美国心理学会32分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应是意识的体验,即把个体的内在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在人格研究中,坚持整体论的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论倾向。在方法论上,反对以方法为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主张对方法的客观性作切合实际的理解;接受一切可用的方法。在对人性的看法上,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人是自主的个体,能够选择自己的未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审美需要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人的主要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低层次需要与生存直接相关,而高层次需要与生存较少有直接联系;不同需要的满足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与低层次需要相比,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要求较多的前提条件,但它一旦满足会产生较强的主观幸福感。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能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A.H.Maslow(《动机与人格》)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准确和充分地知觉现实;自我接受与接受他人;自发、自然、坦率;以问题为中心,而非自我为中心;超然独立的特性,离群独处的需要;对生活的反复欣赏能力;自主性;具有社会情感;经常产生高峰体验;仅与少数人建立深刻和密切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性格特点;具有明确的伦理观念;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具有创造性;抵制文化适应。简评马斯洛的理论贡献-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以整体论方法探讨健康人的心理特征-需要层次理论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局限-创建理论的方法过于主观-研究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忽视个体社会价值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形成1928年,开始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若干新概念》1951年,出版《当事人中心治疗》1957年,发表《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1961年,出版《论成为一个人》1970’s,提出“以人为中心”理论罗杰斯的人性观人的核心是积极向上的,并蕴涵着潜能人具有获得他人积极关注的强烈需要人具有求发展的实现倾向人自身具有自我定向的潜能,根据自己的知觉与体验行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了解罗杰斯的健全人格观对所有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自我与经验协调利用自身的机体评价处理经验无条件的自我关注与他人和睦相处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有条件的价值感推荐站点: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有条件的价值感内化别人的价值观心理治疗的原则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个人成长和发展人的情绪与感受比认知更重要现在比过去更重要咨询关系比技术更重要当事人比治疗者更了解他们内在的自我治疗者应给当事人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心理治疗效果的表现能自由地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情感能准确地描述他们自身及其周围的各种事物能觉察到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失调体验到没有必要歪曲和否定失调能重新纳入被拒绝的经验自我防御减少助人成长的人际关系“三要素”真诚一致:“表里如一”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同感:“感同身受”简评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方面在心理学领域恢复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了意识经验研究的心理学传统强调以问题为中心选择心理学研究方法消极方面抽象的人性观过份强调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对立思考题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简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简述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高峰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在这短暂的时候里,他们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善的幸福之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的自我意识悄然消逝。他们不再感觉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他们感到自己是真正属于这一世界,而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旁观者……”-马斯洛《谈谈高峰体验》
本文标题:87人本主义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4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