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企业管理】青啤扩张成功的“秘决”-上
青啤扩张成功的“秘决”-上作者:发布日期:2004-2-9来自:《经济日报》青啤的扩张模式是:“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通过低成本扩张,近年来,青啤以小的代价并购了一大批严重亏损的小型啤酒企业。爲此,许多人担心青啤收购了一批“垃圾企业”,将青啤这个世界名牌拖垮。但今年上半年,青岛啤酒集团效益大幅增长,産销量突破1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0%,利税增长了82%。这其中60%的利润来自於青啤并购的38家企业。截止目前,青啤兼并的近40家企业,除三四家处在必要的调整期外,其馀全部蠃利,这表明,青啤“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的战略已获得了成功,也以实践证明了青啤的扩张之路的正确性。预计青啤今年産销量将突破260万吨,跻身世界啤酒十强,利税总额也将上升到全国行业首位,初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青啤的扩张之路何以能成功?从企业具体操作的角度审视青啤的扩张经验,或许会给企业界更多的啓示。☆“低成本扩张”的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近几年,青啤集团公司一直遵循这条原则,把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作爲头等大事来抓。青啤集团的发展扩张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1、自身发展的需要。青岛啤酒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世界知名品牌,但同美国百威、日本朝日等世界大啤酒集团相比,産量和规模却是“袖珍型”的,这明显与青岛啤酒世界级的品牌知名度不相称。进入90年代後,青岛啤酒仍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贵族心态,産量一直在二、三十万吨徘徊。到1996年,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只剩下2%左右,可谓“有品牌、无规模”。面对既成的市场格局,青岛啤酒必须加快发展才能不被市场淘汰。2、外部环境的要求。随着国内啤酒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国外洋啤酒大举抢滩中国市场,使国内啤酒竞争逐渐演变爲国际啤酒大战;在许多中小啤酒企业纷纷破産、倒闭的同时,国内部分大啤酒集团迅速崛起,全国啤酒行业大集团割剧之势已经形成。在此形势下,不发展就要落後,发展慢了也要落後,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於不败之地。3、条件机遇的成熟。美国着名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1997年,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各级政府制定了鼓励兼并、促进联合的新政策,同时,一些濒临破産的中小啤酒厂急欲寻找合作夥伴,这些都给青啤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1996年,青啤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後,迅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1998年,组织召开了青岛啤酒“大名牌”发展战略研讨会,确立了以“名牌带动”式资産重组爲核心的“大名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青岛啤酒的品牌、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优势,走上了低成本扩张的规模经济之路。☆“低成本扩张”的做法青啤公司在发展扩张方面,早在1994年、1995年就有过尝试,先後收购了扬州啤酒厂和西安汉斯啤酒厂,但由於当时经验、管理、技术、外部环境等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1997年开始,青啤公司在吸取了前两次并购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了低成本扩张的步伐,通过破産收购、政策兼并、控股联合等方式,先後收购兼并了平度、日照、平原、泽、薛城、荣成、马鞍山、黄石、应城、蓬莱、芜湖、上海等地的近40家啤酒生産企业,使企业的生産规模迅速扩大到250万吨以上,跃居国内同行业前茅。(一)以科学、客观的分析论证爲前提青啤公司无论是在购并之初,还是在购并之後,都要对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购并的可行性、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有力地保证了购并企业的质量和集团整体的健康运作。(二)坚持以啤酒生産爲主业青啤公司虽步入市场经济较晚,但并没有“跟风转”,盲目进入自身不熟悉或不相关的领域,一直坚持以啤酒爲主导産品的扩张,近几年原则是不涉足其他行业。因爲青啤的自身优势在啤酒行业,所以要集中一切财力、人力、物力和技术在啤酒行业创造绝对优势,努力把“蛋糕”做大。(三)充分遵循扩张的四原则青啤公司成功购并30多家啤酒厂的过程中,始终遵循扩张的四原则,市场布局合理────每个企业要有半径150公里以上的“市场圈”,不能造成市场重叠;市场潜力大────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符合啤酒企业的市场拓展要求;有一定的人才资源────被购并企业有熟练的操作工人,有一定的管理基础;长短期利益兼顾────既要在短期内见到效益,又有适合长远发展的巨大空间。符合这四条原则才会成爲购并物件,否则,青啤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四)加强扩张後的管理1、派驻工作组。对於新购并的企业,青啤公司派出三个工作组,推行贯彻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一是青岛啤酒管理模式宣传贯彻小组,到子公司推广集团公司的“一个中心、六个体系、二个支撑”的青岛啤酒管理模式,重点推广应用干部竞争上岗、工人优化组合、大宗原材物料招标议标、营销模式以及成本控制体系等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二是工艺技术提高小组,推广青啤工艺操作法,指导子公司按青啤的工艺生産啤酒。三是贯彻ISO9000标准小组,推广应用以ISO9000标准爲指导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严格的规范化的管理。三个小组分别由分管副总等领导挂帅,通过“管理输出”,在短时间内使各子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2、建立事业部。爲防范快速扩张産生的失控风险,缩短管理链条,青啤公司实行了事业部制管理。按区域划分,先後成立了华南、华东、淮海、鲁中、北方等事业部,把周边距离较近的数个企业统一由事业部领导。事业部是集团在该区域的管理中心,对所属企业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市场策划、统一质量监控和管理、统一主要物资采购、统一资金调度、统一人事政策和管理,形成了集团公司─事业部─子公司的三层管理架构,使集团公司成爲决策中心、投资中心和资本运作中心,事业部成爲利润中心和区域管理中心,下属子公司则成爲成本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这样既可以缩短公司的管理链,增强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又可以使各个分散企业互爲补充统一协调市场,避免市场混乱,还有利於聚成拳头攻打关键市场。(五)保护措施1、注册独立法人。目标企业购并後必须成立一级独立法人企业,注册爲“青岛啤酒XX有限公司”,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子公司,以防给母体企业背上包袱。集团公司只负有限责任,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同时也使购并企业的生産经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2、派驻财务总监。财务总监直接向总公司负责,在协助当地企业总经理做好企业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协调等作用,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以资産爲纽带,以财务爲中心、收支两条线。3、品牌系列化。在品牌运营和保护上,严格控制使用“青岛啤酒”商标。被兼并企业仍使用在当地有影响的原品牌,由青啤注入工艺、技术、管理等成套模式,提高其産品质量和管理能力,然後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和青岛啤酒的图案标识等。这样,变“名牌嫁接”爲“名牌带动”,将“青岛啤酒”无形资産与地方优势充分的结合,提高了原有産品的市场竞争力。既不损害“青岛啤酒”这一知名品牌,又充分利用了“名牌效应”,形成“青岛啤酒”系列的家族産品,全方位地占有市场,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当购并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达到足够水平,条件完全成熟时,集团公司可以考虑在严格的监控下,将主品牌────“青岛啤酒”向外地移植。
本文标题:【企业管理】青啤扩张成功的“秘决”-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