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茅盾节选自《茅盾评论文集》原载1950年4月10日《文艺报》茅盾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与文艺批评家,也是著名的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子夜》。关于“文学评论”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文章,是议论文的一种。文学评论常采用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叙——析——评是文学评论的基本写作方法,也是文学评论的基本结构框架。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第一部分:1~4段,谈《水浒》的人物第二部分:5~7段,谈《水浒》的结构第三部分:8段,总结全文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研读课文作者对《水浒》的人物描写方面提出什么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些观点的?作者观点:(第二层次)人物“各有各的面目”(第一层次)“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第三层次)(总起)(分述)人物比较人物相同点不同点遭遇思想意识出身林冲杨志鲁达落草前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高衙内夺妻,被逼杀人落草失陷生辰纲,亡命江湖落草为仗义救人,杀人主动落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一无顾虑敢作敢为枪棒教师家庭三代将门之后贫农或手艺匠(举例论证)(比较论证)叙——析——评叙——林冲、杨志、鲁达三人经历第四段作者评论《水浒》人物描写的第二个观点,边叙边析,运用喻证法,仅用300多字,便使观点得到充分论证。析——分析比较林冲、杨志、鲁达三人落草原因反映不同的思想意识评——林冲、杨志、鲁达三人在遭遇、思想意识、出身三个方面不同的结论遭遇思想意识阶级出身行动人物的一切说明与被说明表现与被表现讨论1、《水浒》人物众多,作者在评论《水浒》的人物描写特点时,为什么就选取了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2、作者对林冲、杨志、鲁达三个人“落草”原因作了很详细的分析,这是为什么?3、作者在例举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事例时,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用这种表达方式?选材林冲、杨志、鲁达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性格不同《水浒》人物“个个面目不同”(逆来顺受)“要打尽天下不平事而终不能实现”“求苟安而不得安”“向上爬而未能爬上去”(一心想做官)(敢作敢为)概述有何特点?因为这是文学评论,原文是上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只能根据写作目的来概述内容,概述得精炼而生动。遭遇客观性概述思想意识主观性概述阶级出身主客观结合概述的目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小结1、见解精辟独到,两个观点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2、采用“叙——析——评”的方法;3、论据精心挑选,材料典型、生动,语言精炼。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巩固扩展研读课文第二、三部分,看看作者如何评论《水浒》的结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茅盾节选自《茅盾评论文集》原载1950年4月10日《文艺报》(第二课时)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阅读思考的基本规律写了什么——旨在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怎样写的——旨在弄清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为什么这样写——旨在透过思考文章的内容与表达之间的关系,探索作者的真实情意。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自我诘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就《水浒》的结构,作者提出什么观点?这观点是否自相矛盾?作者用哪些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水浒》的结构特点整体结构不是有机的,主要人物故事可独立成篇一、步步推进,疏密相间二、写作手法错综而富于变化。各个人物故事的结构是严密而有机的结构特点的评析一、步步推进,疏密相间(材料处理)二、写作手法错综而富于变化(写作手法)作者用粗线条的概述方式,概述林冲和杨志故事的整个过程。作者概述得详细些,从林冲故事中选取“与洪教头比武”一节、杨志故事中选取“失陷生辰纲”一节作为例子。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思考作者为什么从上百万字的小说中只抽出了人物和结构两个问题进行评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描写和结构。”偏见:原意是“偏于一方面的见解,成见”,文中是“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偏爱”。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小结1、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概述的精炼和生动。2、选例精当,运用例证法和比较法。3、恰当的运用形象化的语言。首页小结简介研读讨论巩固扩展1、借鉴本文写法,学习写文学短评。2、课外阅读《水浒》。
本文标题: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1254 .html